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聖人家鄉孔孟故裏的「年味」,純純的中國年,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

2024-02-10國風

過年啦!過年啦!

山東省濟寧市,「川嶽鍾靈,聖賢攸萃」,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發祥之地」美譽。春節,鄒魯文化散發出的濃濃年味,吹的是中國風,過的是百姓年!

且看孔孟之道的中國年!

一. 辭 竈

農歷臘月二十三日,在民間是送竈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俗稱「辭竈」。白天,打掃屋內庭院,清除障物;晚上,要給竈王爺上供,供品主要有麥芽糖、芝麻糖之類。意在粘住竈王爺的嘴,上天後不說壞話。

竈王爺的神位一般在廚房鍋台正中的墻上,墻上貼竈君牌,兩旁對聯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祭竈時,焚香上供,祈求竈王爺上天多說好話,保佑全家平安。由是日始,新年的氣氛逐漸濃厚,俗語「三祭竈,四掃屋,五蒸饃饃,六殺豬,七八九裏磨豆腐」(指臘月二十三、四、五、六、七、八、九日)。

二 . 除 夕

農歷臘月三十(小月二十九,俗語「忙的沒有年三十」),為一年的最後一天,「除夕」便是三十之夜。是日,家家貼春聯、門神、竈君,堂屋門旁左首是香台子,香台子後面房墻上貼著天地牌,堂屋正中靠北墻條幾上供奉先祖牌位或「家堂」。有倒貼「福」字之俗,謂之「福倒(到)了」。

年輕女子、兒童都換上節日盛裝,喜氣洋洋,歡度新年。在此之前,都要去理發、洗澡、換洗衣服,謂之過一整年要幹幹凈凈。舊時,貼春聯之前要到祖墳(或路口)「招請」先祖回家過年,稱之為「請老的」。返回家門後,要在大門口橫放一根門棍,謂之「攔門棍」,意在既防遊鬼闖入,又防自家財氣流出。

年夜飯要吃白面肉陷餃子,叫「辭歲餃子」,喝「辭歲酒」,且飯菜要全部吃光,不能剩。子時之前要包好大年初一淩晨吃的餃子,這頓餃子要包素餡的,取意一年素凈,並且不能全部下鍋,壓鍋三天留生再煮吃。

除夕之夜,闔家團聚,有的通宵達旦,叫「過整年」或稱「守歲」,小時候見過堂屋火盆中架起柏樹墩,守歲取暖,又叫「熬夜」「熬材(財)。

子時(零點)一到,首先要上香擺供,有的地方還要將供品即雞、魚、大肉、油炸食品之類放到籠裏在鍋上蒸一會兒,冒著熱氣兒端上來,祀神、祭祖,家家戶戶竟相燃放鞭炮,稱為「發紙」。從此時一直到黎明,鞭炮聲接連不斷,此起彼伏。

三. 拜年

隨後開始「拜年」。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輩份、長幼依次向長輩、年長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孫三代,孫子(女)先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然後給爸爸、媽媽拜年。受拜者發給晚輩「代歲錢」,也稱「壓歲錢」。

接著,全家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食用好酒好菜,吃團圓餃子,俗稱「包子」、「扁食」。餃子一般都是素餡的,取「素靜」之意。

吃過年夜飯,除留長輩在家以照應前來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著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男女各聚,由大帶小,先從本門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鄰、街坊以及平日有來往的。舊時拜年興磕頭,現時農村對長輩、本門近族也有磕頭的,一般關系只是坐坐,問「過年好」、「過整年(或長年)了沒有」,或相互拱手「見面發財」,禮到為止。

大年初二,青年男子要偕妻子兒女去嶽父母家送禮拜年。此外,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沒出來)不能從井中汲水,不能打掃庭院和室內,白天即使掃也要從門口往裏掃,且垃圾不能往外倒,吃過飯的碗筷不洗,洗臉水須待太陽出來後才能潑掉。這些習俗現多已不從了。

四.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俗稱「小年」,過了這天,「年」才算真正過完。城市居民吃元宵,鄉村居民仍以吃水餃為主。白天,城鄉組織玩獅子、高蹺、龍舞、旱船、蛾子等娛樂活動,花花綠綠,鑼鼓喧天,好不熱鬧。

晚上,家家祭祖先,「送老的」,即把除夕從祖墓請來的祖先再送回去,也有大年初三晚就把「老的」送走的。

燃面燈和蘿蔔燈。元宵節又叫「燈節」。男女老少出門沿街觀燈遊樂,謂之觀點,兒童們則竟相比燈。農村大多是用胡蘿蔔和紅蘿蔔挖制的。紅皮蘿蔔是孔孟之鄉特有的一個品種,皮為水紅色,制作燈籠效果好。把蘿蔔中間掏空,安上燈芯,倒點菜油,有的在外皮還刻劃出各種文字或圖形。老年人要挑燈照遍住宅內外,意為「不生蟲豸」;孩子們互相照燈,這樣不害眼病。

元宵節晚上,要把過年沒有燃放完的煙花爆竹全部搬出來,尤其以燃放禮花筋、地老鼠、鉆天猴(俗稱「氣火」)的居多。文革後,城區及鎮區舉辦元宵燈會和焰火晚會,從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全城火樹銀花,天空五彩繽紛,熱鬧非凡。

次日,即正月十六日,民間還有出嫁閨女回娘家和「走百病」的習俗。農諺說:「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戶戶叫‘妮子’」(接女兒)。「走百病」(意消除百病),原在正月十五日,清末演變為十六日。

五. 二月二

二月二前都是年。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民間有「二月二,龍擡頭」的說法。一是自此萬物(百蟲)復蘇,適宜耕作;二是說龍施雨水,祈求五谷豐登。

民間傳統習俗,二月二這一天要趁太陽沒出來做好兩件事,一是要炒「料豆」(即黃豆,俗稱「蠍子爪」),並有鹹、甜之分;二是要「圍倉囤」,用簸箕盛上草木灰,在院中、大門口、場院內撒畫幾個,少則三圈,多則五圈,圍單不圍雙,同心圓圈(或囤梯),並在圓心處挖一小坑埋入五谷,寓意為糧食滿囤,同時可以看什麽種籽先生根發芽,則預兆此年收什麽莊稼;三是「撒青灰」,將草木灰撒於房院各個角落,並且邊撒邊念叨「二月二,撒青灰,蠍子、蚰蜒死成堆」;四是要煎魚吃,寓意「熏蟲」。

這塊土地上,孕育出兩位聖人。孔子誕生於鄒,定居於魯,創立了儒家學說。孔子名丘,字仲尼,其誕生地尼山,歷史上長期隸屬於鄒城市,直到20世紀60年代,因修建尼山水庫,才把尼山劃歸曲阜境內。而孔子歿後,儒學漸趨衰微,孟子說「楊朱(道家學派楊子)、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值儒學瀕於滅絕之際,鄒人孟子挺身而出,繼道統,辟楊墨,著【七篇】,繼承並行展了孔子的學說,形成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飲譽四海、光耀華夏的儒學思想體系——孔孟之道。孔子被後人尊稱為至聖,孟子則被尊稱為亞聖,韓愈譽孟子「功不在禹下」。因此,邾鄒即成為鄒魯文化的復興之地。

年關將至,前些天陪鄉友老母親聊天,一下子回到了懵懵懂懂的幼年時光。

話題先從生火做飯拉起。史大嬸給我講,四十年多前,鄉下人還用不起「洋火」(火柴),火種取自打火石。取火少不了三樣東西:打火石、火鐮刀、咯菪瓤子(秫稭桿內芯)。用火鐮猛烈擦擊鵝卵石之類的硬石頭,石頭會碰出一串串火星,火星落在咯菪瓤子上面,時間不長就會引燃咯菪瓤,把已經引燃的咯菪瓤放在柴禾裏用嘴一吹,咯菪瓤就會由暗火變成明火苗,可以輕松引燃竈底柴禾。如果用於點旱煙,就更方便一些。以前,也有做飯時間到鄰家借火種(大概就是古代的「乞新火」吧),多是用火紙卷成火悶子,再到家引竈火。

史大嬸當年參加過馬河水庫、西葦水庫的修建會戰。那時候,男當黃忠,女學穆桂英,為了過上「鐵牛不吃草,燈頭朝下著」的好日子,沒有大型電腦械,全靠人力就建成了大型水利工程。

史大嬸生在舊社會,所幸趕上八路軍開辟(家鄉人的表述方式,指解放),沒有裹腳,很是慶幸。「腳大臉盤俊,不會揍活買著穿」「腳大走路穩,崴進泥裏不陷人」中國婦女盼解放,放腳長天足就是一大渴望。

史大嬸感嘆,百貨大樓那麽些衣服,多少人能穿完呢?過去興布票,一人一年一尺三,六口人才能湊夠八尺,做出一個人的褂子。老百姓只有家家織布,染布不舍得送染房,就用石榴葉、高粱葉著色,然後投進泥裏漚。那時候染匠走四鄉收布,布印子、竹墜子區分開各家各色各花式,生意好得很。

史大嬸小我母親三歲,這是地地道道的家鄉聲音。夫人在一旁一臉茫然,我卻聽得津津有味。

母親下世後,很難聽到再這樣接地氣的拉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