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功(1912——2005),自稱「姓啟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號苑北居士,北京市滿人。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此幅【赤壁賦】應為啟功先生晚年所書的多幅【赤壁賦】中的一件,並附有完整的「自題跋」。根據作品中題跋應為1989年入夏所書,時年啟功先生78歲,作品卻毫無遲暮之氣!他是如何讓每一個字都充滿生命力的呢?這種生命力,無疑就是他書法藝術的獨特魅力,其用筆之法與用筆之妙,更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首先,啟功先生的用筆之法,深受傳統書法精髓的影響,同時融入了他個人獨特的理解和創新。他的筆法既穩健又靈動,既有深厚的傳統根基,又展現出強烈的時代氣息。在【赤壁賦】中,啟功先生運用楷書的筆意較多,使得整幅作品顯得規整而富有傳統韻味。同時,他又巧妙地融入行書的流暢與草書的奔放,使得每一個字都充滿了生命力。
其次,啟功先生在用筆上的妙處,體現在他對線條的精準掌控和巧妙運用上。他的線條沈實而有力,既有韌性又充滿彈性,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在【赤壁賦】中,啟功先生透過對線條的精細打磨,使得整幅作品既大氣磅礴又細膩入微。他巧妙地運用粗細對比,不僅在一個字內部形成鮮明的層次感,還在字與字之間營造出一種和諧統一的整體效果。
此外,啟功先生在【赤壁賦】中的結字也極具匠心。他善於運用字形的變化和筆畫的穿插避讓,使得每一個字都顯得生動自然,富有動感。同時,他還註重字與字之間的呼應和聯系,使得整幅作品氣韻生動,渾然一體。
值得一提的是,啟功先生在此幅【赤壁賦】中附了一篇「自題跋」,更加精采,更是充分體現了先生治學之嚴謹。啟功先生在「自題跋」中主要談及了以下兩點:
一,文徵明跋的真偽問題:啟功在後跋中提到了【赤壁賦】前有部份文字缺失,而文徵明跋稱已補其缺文。但經過啟功的仔細審辨,他認為跋字實際上出自文彭之筆,而非文徵明本人所寫,並指出補字松散,亦非文徵明的風格。
二,對書法的見解:雖然後跋主要聚焦於文徵明跋的真偽問題,但啟功作為書法大家,其跋文本身也體現了他對書法的獨到見解和嚴謹態度。他透過細致入微的筆跡分析,展現了自己深厚的書法功底和對歷史文獻的尊重。
(註:需要註意的是,由於後跋的具體內容並未在公開資料中完整呈現,以上資訊是基於啟功對文徵明跋真偽的質疑進行歸納的。如需更詳細的後跋內容,建議參考啟功先生相關的書法作品集或文獻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