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最自豪的事是聽著國歌一次次奏響」

2024-08-14國風
▲ 小海豚合唱團參加紐西蘭世界合唱比賽戶外大巡遊 小海豚合唱團供圖

這是一次中國合唱團隊向世界合唱界「奧林匹克」進發的榮耀之旅。7月10日至7月20日,中國97支合唱團跨越高山大海,來到紐西蘭奧克蘭市,參加第十三屆世界合唱比賽,與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支合唱團體以及為數眾多的合唱愛好者同台競技、交流。

世界合唱比賽由國際文化交流基金會創辦,每兩年舉辦一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合唱比賽。今年在奧克蘭市共舉行了49個類別的活動,除比賽外,還包括慶祝音樂會、工作坊、世界合唱民族巡遊大聯歡、日間友好音樂會等活動,創造了紐西蘭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國際音樂盛會的紀錄。

合唱界的「奧林匹克」

這次合唱比賽,中國參賽團隊裏有平均年齡60多歲的老年合唱團,有來自高校的青年合唱學子,還有戴著耳蝸或助聽器的聽障兒童合唱團。隊員們說,最自豪的事是聽著國歌一次次奏響,內心的澎湃之情無以言表。

「中國國旗在這個賽場升起來很多次,耳邊好像隨時能聽到國歌的前奏響起,這和十幾年前我參加世界合唱節的感覺不同。」雲南大學滇池學院滇之源合唱團指揮張冰回憶,「過去參加國際合唱比賽,最發愁的是沒作品,到處找譜子。現在各種合唱作品都有,指揮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合唱團的能力做選擇。」

這是張冰第四次參加世界合唱比賽,前三次他的身份是鋼琴伴奏。他這次作為指揮帶領的滇之源合唱團,是一所民辦高校的師生組成的隊伍。這是隊伍第一次出國比賽,獲得了O26無伴奏民謠組的金獎。

世界合唱比賽分公開賽和冠軍賽,只有獲得資格才可以進入冠軍賽。在冠軍賽的頒獎典禮上,一家名為「中國·無錫山禾合唱團」(簡稱「山禾合唱團」)的女聲合唱團和老年合唱團分別獲得「女聲室內合唱組」和「老年混聲合唱組」冠軍,是總決賽中唯一的雙料冠軍。

「這是我們第二次參加世界合唱比賽,上次獲得了公開賽的兩個金獎、一個銀獎,沒有參加冠軍賽,此次就是為了圓夢而來。」山禾合唱團團長徐佩華說。她今年82歲了,仍親內建領著近90人的團隊奔波十幾個小時來比賽,她的全程陪伴給了隊員很大的動力。

山禾合唱團奪冠的背後,是20多年來全國多位指揮家精心指導的成果,國家一級指揮閻寶林是合唱團的首席專家。此外,在政府的支持下,山禾合唱團還擁有自己的音樂廳、排練廳以及琴房,其軟硬件條件令不少合唱團羨慕不已。

只要站上舞台就是勝利

本屆合唱比賽規模最大的合唱團來自東道主奧克蘭,有176名歌手;規模最小的來自印度尼西亞,有6名歌手;最特別的一支是來自中國的天津小海豚聽障兒童合唱團(簡稱「小海豚合唱團」),孩子們是戴著人工耳蝸或助聽器來唱歌的。

「我們沒有抱著得獎的目標,比的不是音準、音色,更看重的是孩子們能夠克服自卑心理、戰勝發音上的種種困難所表現出的拼搏精神。只要他們站上了舞台,無論得不得獎,都已經勝利了。」小海豚合唱團團長肖玲表示。

小海豚合唱團首次參加世界合唱比賽是在2016年,那時的孩子們只能做到把一首歌唱整齊、不跑調,遠遠談不上分聲部演唱。當時也沒有適合他們的作品,因為難度都太高了,天津歌舞劇院作曲家張如昕專門為小海豚合唱團創作了一首【小鯉魚跳龍門】,幫助他們完成表演。

8年後再次站上這個舞台,孩子們有了新突破,帶來了一首二聲部作品。「孩子們首先要知道自己唱的是哪個聲部,在聽到另一個聲部時還不能被幹擾,最後兩個聲部要合到一起,難度非常大。」肖玲說。

聽障兒童聽到和處理聲音的過程跟普通人不同。「聽第一遍不可能聽得很準,一句歌詞可能只聽出來幾個字。孩子們往往要先讀歌詞,理解了其中的感情後再聽示範演唱,然後學譜子,再把歌詞揉進去,哪怕少一個步驟都可能學不會。」肖玲說,孩子們聽到聲音比普通人略慢,所以指揮的指揮棒每次總要早起零點零幾秒,這樣孩子們才能跟上指揮。

這次合唱,小海豚合唱團獲得了民謠組銀獎,充分證明了聽障兒童借助耳蝸或助聽器,透過專業的合唱教學,完全可以擁有欣賞合唱和展示合唱藝術的能力。

對小海豚合唱團的聽障孩子來說,在國際舞台發聲、拿獎,給了孩子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堅定了家長的信心。「現在,他們落落大方地站在那裏唱歌、與人交流,家長的心就踏實了。」肖玲說,這次合唱團出國比賽的費用來自社會愛心企業和個人的捐贈,希望孩子們繼續好好唱歌,不辜負社會的信任。

做更自信、更有見識的歌者

▲ 滇之源合唱團用歌聲展示雲南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 滇之源合唱團供圖

這次合唱比賽,本國民族文化的展示是加分項。滇之源合唱團演唱了【猜調】【月亮今晚要出嫁】【春天來啦】3首具有代表性的雲南民歌,展示雲南多元的民族音樂文化。

「雲南少數民族眾多,現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合唱作品了。」張冰自豪地說。

比賽間隙,滇之源合唱團跟同組的紐西蘭和烏拉圭等國家的合唱團交流。大家穿著各自的民族服飾演唱,但是都把美好、熱情的感情表達出來了。合唱團成員還走進奧克蘭大學的校園,每天在這裏進行4個小時的排練,讓歌聲在校園裏回蕩。

一所民辦院校的合唱團為什麽要走出去參加國際比賽?在合唱團回國那天,張冰找到了最有說服力的答案。雲南大學滇池學院院長馬傑見到合唱團的第一句話不是祝賀,而是「大學生就是應該走出去!」。

「帶著這群孩子走出去開闊視野,是我們的使命。對他們的人生來說,大學只是一個階段,要想收獲更美好的未來,視野決定了他們的世界。希望這些學生借助比賽看到更多、更好的東西,這樣他們的世界會更大,人生就有更多可能。」張冰說。

作者: 李雪

責編: 勾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