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四大菩薩為啥坐鎮在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四座道場?

2024-10-24國風

菩薩是梵文「Bodhisattva」的音譯,「 菩提薩埵 」之簡稱。 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 ,以智上求無上菩提,以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密行,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大乘佛教傳入中華後,匯融儒道之學慢慢衍生出地位僅次於佛,有具體司職的菩薩信仰。

隨著佛教中國化行程的不斷完善,菩薩信仰的日益深入,人們不斷地遴選出更能夠寄托他們的現實苦難, 幫助他們實作圓滿夢想的大智、大勇、大行、做大犧牲的菩薩,從而形成 文殊、觀音、普賢與地藏這四大菩薩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全稱文殊師利,是梵文Maňjuśr的音譯,略稱「文殊」,意為「妙德」「妙吉祥」等。其典型法像是頂結五髻,手持寶劍,坐蓮花寶座,騎獅子,表示智慧與辯才銳利及勇猛。 傳說中的文殊菩薩在諸大菩薩中以智慧辯才第一而著稱。

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全稱「觀世音菩薩」, 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譯,也稱「觀自在」「觀世自在」。此乃大慈大悲的菩薩,能現三十三化身,救十二種大難。凡世人有難,呼觀音名皆可獲救,由於世間受難者甚眾,對觀世音俗定的典型法像是千手、千眼,持各種法器,表示法力無邊,專司對人苦難的拯救。觀世音主張 「隨類化度」 不分貴賤賢愚,要救一切人的苦難,故稱「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梵文Samantabhadra ,也曾譯為遍吉菩薩。他主一切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與「行」。據說他有延命之德,發過十種廣大行願,要為佛教弘法工作, 所以他的美名尊號是「大行普賢」。其坐騎白象是他願行廣大,功德圓滿的象征。

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為梵文Kṣitigarbha的意譯,【地藏十輪經】中稱其「 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也有「地藏王菩薩」 的稱謂。據佛經故事,他受釋迦牟尼佛囑咐,在釋迦牟尼入滅而彌勒尚未降生世間這一段時間度世。 據【宋高僧傳】記載,他原是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覺,削發後於中國唐玄宗時期來華入九華山,數十年後圓寂,時肉身不壞,竟以全身入塔。 現九華山有肉身殿,傳說是他成道之所在。

金銀銅鐵四座山
四大菩薩職守各異,以表大智的文殊師利菩薩據山西五台山,表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據浙江普陀山,表大行的普賢菩薩據四川峨眉山,表大願的地藏據安徽九華山為四大應化道場。民間將四山分別稱之為金、銀、銅、鐵,用以標示其行願道行的精神內涵,所謂「 金五台 」是喻文殊菩薩智慧有如金子,對映著佛的精神,光耀四方。「 銀普陀 」則是將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心腸比作銀子般潔白無瑕。而「 銅峨眉 」是對普賢菩薩願行廣大,無處不在的況喻。」 鐵九華」 是以鐵的堅硬比喻地藏菩薩發願如鐵,要盡度六道輪回中眾生,拯救各種苦難,方能成佛的恒心。

五台山——文殊菩薩道場
文殊師利菩薩坐蓮花寶座,騎獅子,手持寶劍,顯其智慧、辯才和威猛,道場置守於山西五台山,這是泱泱中華幾支主要民族文化的交匯地。 文殊道場顯示中國佛教消弭兵禍戰亂, 求四方吉祥,以德化眾,理喻萬方,推行文化一統,爭取民族團結,祈求國家統一和完整的理念

普陀山——觀世音菩薩道場
觀世音菩薩戴天冠,一般為手持楊柳枝凈瓶,立於蓮花中。道場在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其海天一色,碧浪滔天, 喻苦海無邊,亦對應佛法無邊。觀音的道行——大慈大悲, 其滿足世俗民眾心理需要的程度可以說是無限的, 佛教稱之為「無盡意」, 其「慈悲」 是面向哀苦無告廣大民眾,融匯中華文化精粹的「仁愛」「兼愛」而直指人心。

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
普賢菩薩道場地處中華內陸的四川峨眉山,其「 普是遍一切處,賢是最妙善意。謂菩提心所起願行,及身、口、意,悉皆平等,遍一切處,純一妙善,備具眾德, 故以為名 。」從普賢所具德行看其立道場於中華內陸四川的原因,乃在於這裏特殊的地理環境,社會經濟與社會環境趨於相對穩定,自然為多種文化不斷沈澱的良好區域;而其從最早成型、完善的農耕文化中生成出的較為普遍的生活方式,則為大乘佛教準備了得以充分想象的空間。

九華山——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則屬另一種情況,地藏菩薩與地獄、苦難同義。他的道場在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地處中國腹地。在古代無論是改朝換代,還是社會動亂,這裏多首當其沖。封建統治者對這一區域的統治,從來要嚴酷得多;人們的生命及生活所累要比其他區域沈重得多。 地藏菩薩因發大誓願,要救度六道輪回眾生,救各種苦難,否則決不成佛,由此它獲得了「大願地藏」的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