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釋迦牟尼佛度化兒子出家,助兒子成就阿羅漢果位

2024-03-30國風

根據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在還沒出家之前貴為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太子,名為悉大多。太子先後從迦毗羅衛城的東西南北門出行遊玩,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的現象後沈迷人生問題的思考,29歲便逃離王宮出家求道。

悉達多太子出家求道的那一年,兒子羅睺羅才剛出生不久,羅睺羅從小失去父愛,由母親耶翰陀羅撫養長大,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指責悉達多太子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

悉達多太子出家長達六年苦行,最終於農歷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伽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菩提伽耶位於印度比哈爾邦迦耶城南10公裏,距印度東部最大城市加爾各答607公裏,因為太子在菩提伽耶得道成佛的緣故,這裏便成為了佛教信徒心目中最神聖的地方。

悉達多太子成道後,在波羅奈國鹿野苑初轉法輪度化了阿若憍陳如、阿說示(又譯馬勝)、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五位比丘。由此僧團成立,而後被弟子們尊稱為釋迦牟尼佛、世尊、佛陀。

第二年,釋迦牟尼返回家鄉迦毗羅衛國傳經授道,這時的羅睺羅也在漸漸長大,第一次見到了他的父親。他不敢想象,此時的父親已是圓滿了佛道的聖者。

釋迦牟尼剛家鄉弘法就受到了各門各派的排擠和打壓,但是他卻以慈悲感化眾生,運用無上智慧征服對手,先後引導釋迦族、婆羅門眾多善男皈依佛門,此時的僧團也在發展壯大。

隨著僧團在本土的影響,釋迦牟尼每天都在忙碌為大眾講經說法,根本就停不下來。羅睺羅想念父親的時候,經常會跑到精舍與父親見面,本想和別的孩子一樣得到更多的父愛,可是父親卻對他說:「我已是出家之人,世俗的情情愛愛早已放下,如願你也願意親近我,不如剃度出家跟隨我吧」。

此時,釋迦牟尼在沒有得到父親凈飯王以及妻子耶翰陀羅的同意,就將兒子給剃度了,之後讓羅睺羅禮拜大弟子舍利弗為師修習佛法。

羅睺羅自幼在王宮裏長大,頗受爺爺凈飯王寵愛,這也讓他在性格上任性妄為,難以管教。

出家後的羅睺羅不但不遵守僧團制度的約束,反倒肆意妄為,經常說假話欺騙來往的信徒。有時釋迦牟尼佛在竹林精舍弘法,他就說佛在鷲峰山;若在畢缽羅窟,便告知在西尼迦窟,使得這些信徒奔波疲憊,無法如願的去禮見佛陀。

羅睺羅欺瞞信徒的訊息傳到了佛陀的耳中。有一次,佛陀弘法回來身體疲勞,羅睺羅便打水給佛陀洗腳,佛陀藉此因緣對他進行教化,指責他的行為就如同洗完腳的臟水以及翻倒在地上的洗腳盆一樣,佛陀的慈悲教誨讓他領悟深刻,銘記於心。

後來,羅睺羅一路奉行佛陀的教誨刻苦修行,持戒精進,於二十歲證得阿羅漢果位,被尊稱為「密行第一」。與阿難、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等為佛陀的十大弟子。

佛陀眾弟子當中,當數羅睺羅的「忍辱」境界造詣高深,有一次他跟隨恩師舍利弗托缽行腳,在途中不幸遭到了惡霸的襲擊,惡霸使用木棒敲破了他的頭,血流不止,而他卻甘於忍耐,心中不起任何瞋恨,真正的修到了穩如泰山的境界。

羅睺羅尊者自幼性格放縱,難以管教,佛陀以慈悲救度眾生,助兒子出家成道,由此體現出了為人父親,為眾生導師的責任。佛陀為普度眾生的因緣降臨於世,引領人們從生活困境中走向解脫,他是慈悲的覺者,亦是偉大的慈父。

這是一個父親教導孩子的故事,釋迦牟尼引導兒子出離,並非出於偏心,而是他在獲得了快樂的同時,將快樂建立在兒子的身上,讓兒子接觸到正法,熄止了惡習,由此走上光明的道路。

我們可能沒有釋迦牟尼的一生那麽的偉大,但是要重視孩子的教育,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影響到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