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珍和姐妹們展示緙絲版【清明上河圖】。記者 李淵攝
本報訊(記者 李淵)10位繡工,1468天、1000種色線、數萬根絲線……匯聚成一幅緙絲版【清明上河圖】。昨日上午10點半,相城區緙絲織造技藝傳承人姚建珍剪斷最後第32400根絲線,完成了這幅長8.15米、寬0.42米的巨幅【清明上河圖】。
隨著最後一根絲線剪斷,姚建珍和同伴們緩緩開啟這幅卷著的緙絲作品——八米多長的卷軸讓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姚建珍不停囑咐夥伴,「當心,當心,慢點,慢點,小心拉絲。」
長卷慢慢開啟,姚建珍又緊張地閉上了眼睛,深呼一口氣,緩緩張開眼睛,「很激動!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正面。」四年來,盡管每天朝夕相伴,但是因為緙絲工藝的特殊性,姚建珍總是只能看著反面的數萬根線頭,再想象這幅作品的正面樣子,「有時候遇到難點,不好做,我們就用鏡子,一邊比對原作,一邊看著映像做。」
在姚建珍緙絲工作室,「加長版」緙絲機上沿,【清明上河圖】的樣圖擺放在了這裏四年。姚建珍也與九位繡工在這裏一起奮鬥了四年,「【清明上河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珍寶,是世界藝術史上的瑰寶,我做手工藝近四十年,如果能留下這樣的一件作品,就不遺憾了。」2019年6月,她與工作室的姐妹們商量一起織造一幅緙絲版的【清明上河圖】。姚建珍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但是困難也隨之而來,「最基礎的線,光顏色就需要1000多種。」看似平素的【清明上河圖】,其實色彩豐富,尤其是按照緙絲工藝進行復制,每根細絲之間的色調需要精準搭配。姚建珍指著長卷上的屋檐屋頂說,「你看這個屋頂,是最簡單的顏色,只有灰調,但是卻依然需要十二種顏色進行搭配。」姚建珍向記者介紹,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原則,「本色經細,彩色緯粗,以緯緙絲,只顯彩緯而不露經線。」她補充說,「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制作書畫作品。」
為了便於記者理解,姚建珍又繼續來到緙絲機上演示。原來,在緙絲的織造過程中,工匠每遇到一種不同的色彩,就會立即截斷原有絲線,更換另一種色彩的絲線——在緙絲作品中,圖案與素地、色彩與色彩的接合處形成了明顯的縫隙和孔點,細微之處猶如鏤刻而成,富有立體感,故稱「刻絲」——這是緙絲工藝的精妙之處,也是最難之處。古人形容緙絲「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
「我們十位姐妹,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歷時1468天,終於把它做出來了!」面對這幅作品,姚建珍感慨萬千,「在這幅作品中,緙絲技藝中的拼色、戧色、結、勾、繞等手法都能集中體現,希望這幅作品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這樣緙絲就有了傳承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