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為什麽說年輕人不要過度沈迷哲學?

2024-09-05國風

而且,一個整天處於焦躁不安、被反復壓抑自我意識的人去學哲學,就是對社會最大的貢獻了。

這個回答是我認真逐自逐句讀過的最好回答。[贊][贊]

我原本以為你過了一年應該能看出以前的自己是怎樣的,結果,點進去一看,你的簽名[飆淚笑][飆淚笑][飆淚笑]

人的談吐和自信更多是來源金錢和背景還有長相,跟學不學哲學關系不大,學習哲學的人本身就是對現實迷茫找不到答案才去碰的,不是為了裝逼,更不是為了做答題家,對每個哲學家的話都能讀懂,我想很多哲學家自己可能都不會懂他曾經說的某句話。

以前正確的東西,會被自己長久形成的錯誤邏輯同化,得到自認為合理卻實際錯誤的解釋。簡單理解:看山是水

喜歡這句「哲學最有價值的部份,就是教會你批判性思考和分析問題的科學方法。」可是哲學不需要學啊,[思考]本來就靠理解,懂了就會了,就像語言[微笑]

這是學習的必經之路罷了,沒有所謂的人應該做什麽不應該做什麽。在「歧路「上走了多遠,在正路上才能走多遠。你覺得呢?

哲學與科學的關系,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科學是兒子,哲學是老子,老子沒啥本事,兒子發跡大富大貴,別人一說老子不如兒子,老子就只能說我是他爹,來避免討論他自己到底行不行這個問題

你所謂的前程和人生也不過是建立在社會主流價值觀上,建立在大多數人的肯定的基礎上,但我的快樂建立在思辨上,難道只有財富和地位才能代表成功嗎。而且你在回答裏所表現的也不能囊括所有哲學,不能因為藥物吃死了人就說沒用,也許是不恰當的人了解了不恰當的思想,並不能因此否定它。經歷也不能起決定作用,它確實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但是經歷確實不能代表一切,很多哲學家作家經歷的都很平凡,重要的是從經歷中剖析問題深入分析

認同,同樣的現象也出現在其他學科中,除了少部份天才,大多數人的認知學習過程都是由淺入深,由一個個的例到通用規律。

指望直接學習通用規律(比如某些數學書一開頭就甩一大堆定理),來快速掌握一門學科是不現實的,至少對於大部份人是這樣。這些定理應該是學完以後,放在最後,用來總結貫通全域的。

哲學才是最該沈迷的學科,當然要把馬哲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