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此碑一出,始見漢隸真實面目,原來我們學錯了

2024-03-19國風

【景雲碑】,為現代較少出土的隸書精品。通高240厘米,寬95厘米,厚33厘米,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2004年3月出土於重慶市雲陽縣舊縣坪遺址,據碑文首句「漢巴郡朐忍令廣漢景雲叔於,以永元十五年季夏仲旬己亥卒」,擬碑名為「漢巴郡朐忍令景雲碑」。

碑文主人公,名叫 景雲, 他的祖先由楚國遷入漢中和四川廣漢等地,景雲本人天資聰穎,被東漢朝廷任命為朐忍縣(今重慶市雲陽縣東)的縣令一職。

[qú] 忍縣,古代巴渝縣名。秦朝時置朐忍縣,晉曰朐腮,北周改為雲安,治今重慶雲陽縣東。

景雲擔任縣令時,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可惜 東漢永元十五年(公元103年), 中年景雲染病逝世。

景雲逝世整整70年後,另一位朐忍縣的縣令,名叫雍陟,與景雲為同鄉之人。他感念景雲前輩的為人和為官政績,為表達紀念,昭示後人,遂刻成此碑。時間為 東漢熹平二年(公元173年)。



陰刻隸書,凡13行,每行約30字,全文共367字。景雲碑成於隸書藝術成熟和鼎盛的東漢後期。在為人熟知的漢碑中,張遷碑與景雲碑在字型風格上最為相近。

景雲碑書風秀勁穩健,節奏分明,情質交融。作為迄今為止三峽地區唯一出土的漢碑,極富文物價值,其「雕飾、書法,即足以頡頏中原,堪稱漢代西南第一碑」。景雲碑深埋於黃土之下逾千年,因禍得福,字口鋒芒如新發於硎,神氣獨具,漢風撲面。

網友將張遷碑與景雲碑作了對比:

認為非常相近。

景雲的波磔還是十分明顯的。

說明景雲的運筆更為大膽。

景雲碑時間上雖早於禮器,乙瑛,張遷,但書寫上實在區別不大。可見當時書法是很規範的。

景雲碑長橫之波磔。是為破橫畫排疊生出的單調。


景雲碑原碑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