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藝苑百花青春篇|黎雨荷:演奏者要對自己誠實,要傾聽不同的聲音

2024-07-18國風

黎雨荷

演奏者要對自己誠實

要傾聽不同的聲音

中國藝術報記者 蒲波

人物簡介

黎雨荷

小提琴演奏家、博士

現任中國音樂學院管弦系副主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23年當選北京市優秀青年人才、「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弦樂人才。作為獨奏家與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德國漢堡新愛樂交響樂團等國內外知名樂團合作。在保利院線、中演院線等劇院舉辦近百場個人音樂會。釋出5張個人演奏專輯並獲出版獎項。獲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和多個單項獎。

中國藝術報: 對於演奏家而言,技術特點、演奏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但最終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演奏風格。您覺得自己的演奏經歷了哪幾個階段的變化?為什麽?

黎雨荷: 首先,作為一個演奏者來講,演奏風格一定是在不停變化的,但這種變化很難說,是不是稚嫩就是退步、成熟就是進步,這是一個很難講的問題,這種變化會隨著人生閱歷而改變。在年少青春充滿活力的時候,演奏風格一定是火力全開的。我看到自己8年前演奏的一個影片,就覺得那個時候的演奏比現在更多了一份激情澎湃的、青春的活力,這種特質是沒有辦法裝出來的,那是在當時的人生階段特有的一種狀態。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表演肯定會越來越成熟,可能有社會身份的改變,可能有更多的角色,音樂風格也會隨之有明顯的變化。每一個人生階段、年齡段,演奏上都會有自己的特色和魅力。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一個誠實的人,當下是什麽狀態就展現什麽樣的演奏風格。只有對自己誠實,演奏的音樂才可能有魅力。

中國藝術報 您演奏的中國小提琴作品【梁祝】【英雄奏鳴曲】【金色的爐台】【玉觀音】【拉木納錯】【愛蓮說】等,深受業界認可和聽眾喜愛。請您談談您和中國小提琴作品的緣分,以及有怎樣刻苦銘心的感受和收獲?

黎雨荷: 【梁祝】是中國經典的小提琴作品,在國外享有聲譽。迄今為止,我演奏【梁祝】已將近60場了。【梁祝】的作曲家之一陳鋼老師的一席話,曾讓我非常感慨。他說,【梁祝】沒有哪個版本最好,每個人的演奏都是不一樣的,甚至每一次演奏都是不一樣的。演奏者今天可以嘗試這種方式,下次可以嘗試另外全新的演繹,要一直突破,一直探索,在可能已經演了上百遍的作品中去挖掘最新的靈感。這正是我一直以來的探索方向,我的每一場【梁祝】可能都跟上一場有細微的區別,我甚至因舞台上的靈光乍現,做一些與眾不同的處理。有的改變我是很喜歡的,有的改變可能回頭聽覺得需要更多推敲。但的確,我每一次都在進行創新的嘗試。

葉小鋼老師的作品【玉觀音】和譚盾老師的作品【英雄奏鳴曲】等新作品緊扣新時代文藝主題,紮根本土文化,深植時代,貼近人民生活,深受大家喜愛。對於新作品的演奏,首先要了解創作背景,包括講述的故事、作品的精神內核、傳達的思想等,在此基礎上,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感悟,完成對曲目的二次創作。新作品能參考的版本是非常少的,它的錄音、錄像版本,由於版權問題,作曲家不願意放在網上,所以對於新作品的演繹,可供參考的前輩演奏家的經驗是比較少的。那就需要自己去挖掘作品強大的內核力,並結合自身的演奏經驗去表達、去呈現、去講述。

著名作曲家葉小鋼小提琴隨想曲【玉觀音】首演現場

指揮:楊洋

小提琴獨奏:黎雨荷

樂團:杭州愛樂樂團

中國藝術報 當前,中國小提琴民族化創作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時代。作為中國小提琴演奏家,需要融通中西,您覺得其中的挑戰有哪些?

黎雨荷: 首先,我是中國人,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是天經地義的事情。第二,我一直有一個觀念,小提琴雖然來源於西方,但它不隸屬於任何一個民族或者國家,只有它演奏出來的音樂才代表了某種文化內容,它是一種藝術的媒介,演奏者透過小提琴講述想要講述的故事。所以說,演奏中國作品還是演奏西方作品,對我來講都是去傳達一種文化理念、音樂審美。我非常熱愛和認可本民族的音樂,我爺爺黎英海對我的影響很大(編者註:黎英海著有【漢族調式及其和聲】【五聲音調鋼琴指法練習】),他常在家裏彈奏鋼琴曲目,創作的時候我都在旁邊,所以對我來講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熏陶。近些年,我演奏很多中國作品,不能說是刻意而為之,反而是一種很任性的喜好。我非常喜歡演奏中國作品,所以就致力於這方面的發展,更好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黎雨荷和爺爺黎英海

其實我們的民族文化一直都非常前沿,而且也百花齊放。我覺得我們更多要考慮的是怎樣以創新的方式去弘揚民族文化的瑰寶。這種創新不僅是在曲目本身上創新,還要在曲目的內容上、形式上進行創新。比如,之前關於小提琴的樂曲多是小提琴與鋼琴合作,我近些年在嘗試小提琴與室內樂團的合作,改編的經典名曲也更加豐滿、飽滿,深受觀眾喜愛。對於民族文化的創新展現,是新時代文藝的一個核心。

中國藝術報 去年,您在【中國音樂】上發表了研究文章【中國五聲調式小提琴作品常用左手演奏技巧與訓練】,文章非常細致,實操性極強。在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的人才培養上,您有怎樣的建議?

黎雨荷: 從教學上講,第一就是立德樹人、因材施教。我對中國音樂學院的學生有一個非常基本的要求,就是每學期必須完成一定曲目量的中國作品,我要求他們廣泛瀏覽各種曲目風格的中國作品。音樂是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的,這種育人功能貫穿學生的一生。所以說培養專業型人才,除了提升他們演奏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以什麽樣的出發點去提升他們的演奏專業才能。這是我們一直在說的一件事情——框架體系。演奏中國作品,就要了解中國音樂的審美文化,要達到中國音樂審美的高度。要達到這種高度,需要長年累月的文化積累——上的課程是什麽,看到的是什麽,學習到什麽……這些都跟文化底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其次,在演奏人才培養細節上,要根據學生的演奏特點因材施教。

黎雨荷: 我會關註觀眾朋友們對我的演奏的反饋。首先,當我看到積極的留言會很高興,會覺得受到了激勵。當我看到一些並不是很積極的留言,我會反思,會思考網友說的這個問題是否存在,這個問題是怎麽產生的。我覺得無論怎樣的留言都是一種鞭策,我們需要不同的聲音。當有一刻所有人都說你好的時候,我覺得這是非常危險的時刻。不同聲音的存在對我來說是鞭策:要清醒自己所處的位置,不能忽略存在的問題。這是作為一個演奏者必須面對的,什麽樣的聲音都要學會接受,因為我們是站在舞台上的人。誇獎的聲音讓我很高興,但很快就會過去;建議的聲音會讓我思考,也很快會過去。這些聲音讓我變成更好的自己,不斷提升自我。

「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青年,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對廣大青年的諄諄囑托。5月7日起,由 中國文聯國行內絡部、中國藝術報社 聯合推出的中國文聯 「藝苑百花·青春篇」 專案,正是積極回應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

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中國文聯國行內絡部、中國藝術報社具體實施中國文聯「藝苑百花」專案,共推出50期深度長篇專訪,宣傳了一批德藝雙馨、成就卓著的優秀文藝工作者與文藝界先進典型,營造了文藝界見賢思齊、崇德尚藝、奮發有為的良好氛圍,有力弘揚了德藝雙馨精神,有效涵養了文藝界清風正氣。同時,透過融合傳播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藝苑百花」品牌。「藝苑百花·青春篇」將依托「藝苑擷英——全國優秀青年藝術人才展演」活動選拔培養機制,重點展現各藝術門類優秀青年文藝工作者的風采,激勵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積極追求德藝雙馨、勇攀藝術高峰,不斷為新時代文藝事業繁榮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是事業的未來。只有青年文藝工作者強起來,我們的文藝事業才能形成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對青年文藝工作者寄予殷切期望。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國文聯的引領團結下,更多青年文藝英才將會不斷湧現,新時代文藝事業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生動局面將會更加動人,廣大青年文藝工作者必將更加自覺地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