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何為「道」?「道」謂何?

2024-08-29國風

東方既白 著

關於什麽是「道」的問題,老子在【道德經】第二十五章給出的定義是: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

【易傳系辭上】給出的定義是「 一陰一陽之謂道 」,並進一步論述到:「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禮記】【大學之道】給出的近似答案是:「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

具體什麽是「道」呢?按鄙人粗淺的理解,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說的:「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就是「道」最通俗的表現形式,就是馬列主義關於辯證唯物主義最原生態的表述形式。

在老子的觀念中,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音和聲、前和後都是對立統一性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性的綜合性關系。他認為,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單一的存在形態,一切都是對立統一的、變化的、流動的綜合態。它們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的各種現象。有無相生,前後相隨,既強調了世間萬物之間的相互依存和轉化的關系,又表達了它們之間蘊含的對立統一性關系,進而整體表達了老子哲學中的綜合辯證法思想。

這種對立統一性的觀念表明了老子對世界構成整體性、全域性、綜合性的探索和理解,也為後世的聖哲大賢及當代的我們,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和認識萬物的本質,更直接更明了地解構和重構這個世界,提供了一種行之有效地重要工具和體系架構。

比如北宋時期的周敦頤,就以【太極圖】和【太極圖說】的方式進行了整體性論述的探索與嘗試。抗戰時期的金嶽霖,也在【論道】等書中,將無極太極、動靜、無有、混沌等範疇組成一個嚴密的邏輯系統,全新地改變了傳統形上「道論」的內涵和面貌。

所以,到底什麽是「道」呢?按鄙人粗淺的理解,及世人和時人可接受的程度:

「一陰一陽之謂道」,是道;

「有無相生,前後相隨」,亦是道;

「混沌無極,生生不息」,更是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是道;「混沌無極,生生不息」,是道,這很好理解,前人也都有專題論述。為什麽「有無相生,前後相隨,」,也是道呢?我們接著往下講。

本文節選自【 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的終極智慧,助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完美落幕!助力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專題,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敬請賞析與雅正。

上一篇:以道馭術,術必成。離道之術,術必衰。

作者 | 東方既白

簡介:十年學易,一朝悟道,獨創「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國學和哲學研究新體系。

致力於【易經】和【道德經】系統架構體系的開創者

本文部份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系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