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10首元曲,有意境內涵

2024-03-26國風

不寫雞湯,只有大大的好 字

【01】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

那個不去紅塵鬧?

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

今日少年明日老。

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元】陳草庵【山坡羊·晨雞初叫】

從早晨雄雞初叫,到黃昏烏鴉不停地聒噪。世上有哪一個人,不在名利場上來回奔波?

作者在上闋以晨雞的鳴叫,昏鴉的聒噪,來以物喻人,刻畫人世間為功名不斷爭奪的醜態,但是爭個你死我活又有什麽意義呢?

人生道路是漫長的,那些渴求功成名就的人奔波幹遙遠的國都,最終的結果還不是把少年變成了白發老者,白白葬送的是自己珍貴的青春。

山河還是依舊那樣,但是昔日的人卻因此而變得憔悴了,把精力都耗盡了,這樣做又有什麽益處呢?

作者沒有發表任何意見,但是用青山和人的憔悴作對比,足以引起那些沈迷於功名利祿的人的警醒。

以晨雞的鳴叫,昏鴉的聒噪以物喻人,巧用反問,增添了質問的語氣,對世間追求功名不擇手段的做法表達了強烈的不滿之情。

一將功成萬骨枯!和尚立功怕也是圖這寺廟的千載基業香火繁榮。不過都是沽名釣譽,為名為利而已。

榮譽和財富,藝術境界或豐功偉業,都太虛妄,都如鴻毛。

盡自己的力量,讓父母平靜度完殘年,直至謝世,才是真的人生境界。

【02】

筆頭風月時時過,眼底兒曹漸漸多。

有人問我事如何,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元·姚燧【陽春曲·筆頭風月時時過】

筆尖輕舞,風月流轉,時光在筆墨間悄然滑過,無聲無息。

我擡頭望去,只見眼前的孩子們漸漸長大,不禁感嘆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有人問我近來過得如何,我微微一笑,指向那廣闊的人海。

人生如海,無日不風波,有起有伏,有喜有憂。這便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現實。

兒孫滿堂是很多人所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作者在看到兒女增多的同時,更多的是想到了時光的流逝,年華的消逝,誌向的落空。

作者以「有人」一句,借用別人的口吻表達了自己對世態的擔憂和對人世如海,時有風險相伴的無奈。

許多的事情都是不盡如人意的,關鍵是如何去看待,看淡一切方可找到自己的位置。

相同的季節,同樣的景致,有人見之則喜,有人見之則悲!心境不同,悟性不同,對待人生的方式亦是不同。

【03】

幹荷葉,色無多,不奈風霜銼。

貼秋波,倒枝柯。

宮娃齊唱采蓮歌,夢裏繁華過。

——元·劉秉忠【【南呂】幹荷葉·其二】

幹荷葉,那曾經鮮亮的色彩如今已黯淡無光,殘荷終於經不住風霜的侵襲。

葉子已經完全幹枯,老柄也已經枯折,致使枯幹的葉子貼在秋波之上,不再挺出水面。最終枯死在秋波之中。

那些宮中的少女們,曾齊聲唱著采蓮的歌謠,歡聲笑語回蕩在荷塘之間。然而如今,那繁華的夢境已逝,只留下這幹枯的荷葉,在風中搖曳。

荷葉的晚景已經夠淒涼的了,但是作者以「宮娃齊唱采蓮歌,夢裏繁華過」作結,以昔日的繁華對比今朝的衰敗,更襯托出今朝的淒涼。

「萬事萬物一場夢」人生亦是如此,曾經的輝煌與榮耀,終究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

我們應該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不要過於追求那些虛無的繁華,雖說平炎,但真的少了很多煩惱。

【04】

意馬收,心猿鎖,跳出紅塵惡風波,槐陰午夢誰驚破?

離了利名場,鉆入安樂窩,閑快活!

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閑將往事思量過。

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麽?

——元·關漢卿【四塊玉·閑適】

意馬已被馴服,心猿也已被鎖住,我終於跳出了紅塵中那洶湧惡浪般的紛擾波折。

午後在槐樹下的夢中,是誰打破了我的寧靜?如今,我已遠離名利場,躲入了那安樂的小窩,享受無盡的悠閑與快活。

我在南邊的田地裏耕作,偶爾也在東邊的山坡上小憩。

世態人情,我已然經歷了許多,閑時,我細細回味那些過去的點滴。

有些人看似聰明,有些人似乎愚笨,但在這紛繁的世界裏,我們又何必去爭個高低勝負呢?

作者悠哉悠哉的跳出了紅塵,一切都那麽樸實無華,一切都那麽古拙恬淡。

這裏沒有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是以誠相待,生活是和諧安謐,恬然自得。

曲中參照了東晉謝安的歷史典故,來表明自己不入仕途的原因。作者在「閑將往事思量過」後,終於下定決心遠離官場。

對於別人對於人生價值的爭執,他以「賢的是他,愚的是我,爭甚麽」反唇相譏,堅定地走自己的道路,不去理會別人的議論。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放在這裏,不為過也。

【05】

無窮名利無窮恨,有限光陰有限身,也曾附鳳與攀鱗。

今日省,花鳥一般春。

——元·張養浩【中呂·喜春來其二】

張養浩歸隱之後,對自己回歸田園,脫離官場表示慶幸。

他說名利如同無邊的深淵,但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終結也是不可抗拒的事實。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因此在有限的生命過程中追求名利只會帶來無窮的恨意。

作者說到了自己,「也曾附鳳攀鱗,今日省,花鳥一般」。

張養浩自二十歲做官,到五十二歲辭官隱退,一生中可以說是官運亨通,因此他說自己「附鳳攀鱗」;

我也曾追逐過那些浮華的榮耀,攀附過高貴的權貴,如今回首,卻覺得那些都是過眼雲煙。

但是一個「省」字將筆鋒一轉,對以前的「我」完全否定了,直到今天我才醒過來。

人生苦短,即使官居高位,死後仍然是進入墳墓了事,不如像春天裏的鮮花一樣盡情開放,像鳥一樣自由飛翔。

光陰似箭、人生短暫,只要過得舒心快樂,名利這些東西,追求的太多,人也受罪。

人啊擁有一顆淡泊之心,該有的,上天都會安排,比如健康,壽命。

【06】

絕頂峰攢雪劍,懸崖水掛冰簾。

倚樹哀猿弄雲尖。血華啼杜宇,陰洞吼飛廉。

比人心,山未險。

——元·張可久【中呂·紅繡鞋】

絕頂峰上,積雪如劍,尖銳而冷峻,直刺雲霄。懸崖峭壁間,水流如簾,晶瑩剔透,掛滿了冰晶。

倚樹而立的哀猿,在雲尖之間嬉戲,發出淒厲的叫聲。杜鵑啼血,聲聲泣血,淒美而動人。

陰洞深處,狂風怒吼,如同飛廉的咆哮,震撼人心。然而,這險峻的山川,卻不及人心的復雜與險惡。

天台山的險峻已讓人望而生畏,但比起人心的險惡,這山也就算不上危險了。

人說: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余地於人,留些口德於己。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其實想想真的很有道理;品,你細品。

【07】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元·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於烏江岸,那一刻,歷史似乎凝固了。戰火曾經肆虐赤壁山,留下滿目瘡痍。而將軍在玉門關老去,曾經的英勇與豪情,都隨風而逝。

想起那秦漢的傷心往事,生民在戰火中塗炭,無數家庭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讀書人在此時,只能發出一聲長嘆,感慨歷史的滄桑與無情。

項羽、曹操、班超,這三個秦漢時期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功業英名雖然流傳萬古,但,這些都是以「生民塗炭」為代價的。

如今,當我們站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是否應該更加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轍?是否應該更加關註人性,尊重每一個生命?

【08】

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宜掛。

那裏也能言陸賈?那裏也良謀子牙?那裏也豪氣張華?

千古是非心,一夕漁樵話。

——元·白樸【慶東原·嘆世】

忘憂草搖曳生姿,含笑花綻放笑顏,勸誡人們早早放下世俗的枷鎖,掛起那頂無憂的冠冕。簡單點不是忘卻憂愁,笑口常開。

可是,人生在世,煩惱無數,怎麽樣才能做到這樣呢?

一切煩惱憂愁都是因功名利祿而起,如果想擺脫人世間的煩惱,只有及早辭官歸隱,離開那種提心吊膽的生活,過一種清靜悠閑的生活。

陸賈能言善辯,姜尚足智多謀,張華一身豪氣,可是如今這些人都在哪裏呢?

作者連用了三個相同的句式,列舉了三個歷史人物,非常具有說服力。

最後一句話可以說是對前面三個問句的回答,千百年的功過是非,不過是漁夫樵夫茶余飯後的笑料罷了。

在這紛繁復雜的人世間,我們或許無法成為陸賈、姜子牙、張華那樣的偉人,但我們可以學會放下世俗的紛擾,追尋內心的寧靜與自由。

這就是人常說的「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你所有的輝煌,或者所有的落寞,最終也只是他日別人茶余飯後的談資而已。

【09】

恰離了綠水青山那答,早來到竹籬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開,村酒槽頭榨。直吃的欠欠答答。

醉了山童不勸咱,白發上黃花亂插。

——元·盧摯【沈醉東風·恰離了綠水青山那搭】

剛剛離開了自己居住的綠水青山之地,早早地來到竹籬茅舍人家。

路畔的野花開的正旺,村頭開著一家酒家。直吃得我酩酊大醉。

即使喝醉了山童也不會嘲笑咱。摘下路邊的菊花,在白發上亂插。

元初染指散曲的作家,很多是位高官顯的文人,盧摯即其一。

這只小令是飲酒遣懷之作,寫作者郊野獨酌的情景和感受。

「自然笑傲」,活潑爽朗,時而綠水青山,時而竹籬茅舍,飲村酒,簪黃花,顯得瀟灑閑適之至。

但這畢竟是白發上黃花亂插,是借酒忘憂,因此,不難看出,作者於曠達之中,又流露出一些自傷衰老、強以為歡的情緒。

上了年紀的人對於光陰的快逝特別敏感,不經意間會無端感觸,於是會整個人都不好。

但是,當你再靜下來想想,千百年來的那些帝王將相,文人,名人,凡夫俗子,不也難逃歸去的定律嗎?

於是,又觸發了自我修復的機制。。。

【10】

林泉隱居誰到此?有客清風至。

會作山中相,不管人間事。

爭甚麽半張名和紙!

——元·馬致遠【【雙調】清江引·其三】

隱居林間,誰曾踏足這片凈土?唯有清風,不請自來,成為這裏的常客。

我願成為這山中的宰相,不理會塵世的紛擾,只願與清風明月為伴,與自然和諧共生。

名和利,不過是半張紙的爭奪,又有何意義?在這靜謐的山林中,我找到了內心的寧靜與自由,何必再為那虛無的名利而奔波勞碌。

這首小令抒發了作者的隱逸情懷,同時也表明了作者視功名為糞土的思想。

首句既是一句設問句也是一句反問句,第二句看起來是回答了,但是實際上並沒有回答什麽人要來做客。

沒有人與之為伴,有的只是山中的清風,孤獨的意境隨之而來。這兩句話把詩人的孤寂心情推向了極致。

願意做山中的宰相,棄官歸隱,不管人世間的俗事,不去爭什麽名利,這就是人間清醒。

人的一生,守住財富可能不難,但是,要守得住平淡,可是要達到一定的境界才能駕馭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聯系我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