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三月初二:拜湘妃+祭龍母+遊北帝等!祈福:愛情美滿+家宅兩旺!

2024-04-04國風

中國歷史悠久,幅員遼闊+56個民族組成一個大家庭!因此,各地區、各民族傳承了眾多具有地區和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有的已經透過非遺驗收,進而成為中國極具地方底色和中國特色的豐富多彩民俗文化!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三月初二各地民俗吧!

農歷三月初二是山西洪洞縣會人們舉行「接姑姑迎娘娘」走親的習俗日+ 是廣東省河源市「北帝公三月初二巡遊節」+ 是山東一些地區祭拜龍母的生日趕山會的日子+是道教陸敬修真人誕辰+是台灣高山族雅美人舉行傳統習俗「豐魚祭」的日子!

一、 娥皇女英(湘妃)

(一)娥皇女英(湘妃)

湘妃,相傳為帝堯之二女,帝舜之二妃,名曰娥皇女英。相傳二妃沒於湘水,遂為湘水之神。然這二位帝女在歷史上自與瀟湘結下不解之緣以後,卻以湘妃的意象出現的頻率更為多些,並以舜妃的形象為後人稱道。自屈原【湘君】、【湘夫人】以來,她們一直是文人們筆下寄托情感的理想物件,在中國很多的古典文獻中,如記錄上古之事的【尚書】,先秦史籍【山海經】,儒家著作【孟子】等,都有對其故事的直接記錄。

(二)娥皇女英傳說

舜帝晚年時巡察南方,在一個叫做「蒼梧」的地方突然病故,明代王象晉的【群芳譜】記載說,娥皇和女英聞訊前往,一路失聲痛哭,其情形很像孟姜女和韓娥,而她們的眼淚灑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美麗的斑紋,世人稱之為「斑竹」。她們在哀哀地哭泣了一陣後,居然飛身躍入湘江,為偉大的夫君殉情而死,其情狀之壯烈,真是曠世罕有,顯示她們自始至終都是忠於丈夫的模範妻子。

(三)紀念廟、祠等

二妃與舜這淒婉而偉大的愛情故事,使得後人對湘妃二人的高潔品質十分推崇;又因二妃最後殞身於湘江,化為湘水之神,湘水流域的百姓時常向她們祈福,因而湘江流域修建了不少湘妃廟。湘妃廟又有二妃廟、湘妃祠、湘山祠、湘夫人廟、堯女祠、英皇祠、黃陵廟、瀟湘廟等多種稱法。

(四)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二,在山西洪洞縣會有「接姑姑迎娘娘」的走親習俗

接姑姑迎娘娘:每年的農歷三月初二,在山西洪洞縣會舉行「接姑姑迎娘娘」的走親習俗。每逢此日,人們會準備一支100多人的走親隊伍,從洪洞縣羊獬村出發,越過汾河,走過十多個村莊,一直走到汾河西岸的萬安鎮古歷山,請出娥皇、女英的神像返回羊獬村,謂之「接姑姑迎娘娘」。 人們祭拜娥皇女英,祈福二位女神護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愛情美滿、、家宅兩旺、財源廣進、幸福安康、大吉大利!

二、北帝公巡遊日

(一)北帝公

北帝 (真武大帝)一般指真武大帝(道教神仙中的尊神)。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佑聖真君、玄武大帝等,亦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發祖師等,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尊神,湖北武當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場。

(二)北帝公的神性

1、是北方之神。 【楚辭·遠遊】註雲:「玄武,北方神名。」【史記·天官書】曰:「北宮玄武,虛危,危為蓋屋。」【重修緯書整合】卷六【河圖】:「北方黑帝,神名葉光紀,精為玄武。」而漢代人認為北方之神不只一位,而有三位,【淮南子·天文訓】稱其為顓頊、辰星、玄武,因較為復雜,民眾不易把握,故仍以玄武為北方之神。

2、是水神。 根據陰陽五行來說,北方屬水,故北方之神即為水神。五逸【九章懷句】雲:「天龜水神。」【後漢書·王梁傳】曰:「玄武,水神之名,司空水土之官也。」【重修緯書整合】卷六【河圖】:「北方七神之宿,實始於鬥,鎮北方,主風雨。」因雨水為萬物生存所必需,故玄武的水神內容,深受人們的信奉。

3、是陰陽交感演化萬物的象征。 東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曰:「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獨處,雌不孤居,玄武龜蛇,蟠虬相扶,以明牝牡,畢竟相胥。」就是利用龜蛇纏結的例子來說明陰陽必須相合的觀點。

4、是司命之神。 龜因其壽命長而成為長壽和不死的象征,【史記·龜策列傳】稱其能導引咽氣。【抱樸子】亦稱其能導引,並曰:「城陽郤位少時行獵,墜空冢中,饑餓,見冢中先有大龜,數數回轉,所向無常,張口吞氣,或俛或仰。乃試隨龜所為,遂不復饑。」此外,北方玄武首宿即為鬥宿,俗稱南鬥。【星經】曰:「南鬥雲星,主天子壽命,亦宰相爵祿之位。」晉幹寶【搜神記】中參照管輅的話曰:「南鬥註生,北鬥註死。」繼而人們相信祭拜南鬥就可以增壽。

(三)「北帝公三月初二巡遊節」

廣東省河源市「北帝公三月初二巡遊節」於2015年2月28日成功申報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該非遺專案是河源江東新區古竹鎮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始於明萬歷年間,已經有400多年歷史,主要是當地的黎氏族人為了感恩祖宗庇護和北帝的收留之德,做出的一系列紀念活動。祈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身體健康、財源廣進、幸福安康!

每年農歷三月初二,全族人擡著北帝神像巡遊,向鄉人展示北帝的神明與大德。這天,黎氏族人會從全國各地聚集古竹參加巡遊,參加巡遊活動的還有鎮上其他姓氏人家。巡遊隊伍在東江邊龍王閣畔北帝廟前集結後,首先舉行祭拜北帝和祖宗儀式,然後到「聰」「明」「睿」「智」各祠巡遊,全程七八公裏。巡遊隊伍鼓樂開路,鞭炮齊鳴,旗幡招展,龍獅狂舞,沿街巡遊,共慶升平。路人簇擁觀看,熱鬧非凡。巡遊結束後共進族宴。「巡遊節」每年舉辦一次,逢三年一次加秋祭(九月十二),逢十年一次大祭(即打醮)。

三、祭龍母

(一)關於禿尾巴老李的傳說

禿尾巴老李的民間傳說故事在山東廣為流傳,版本很多!與現在流傳故事相似的文字記載,見於清朝袁枚的【子不語】:「山東文登縣畢氏婦,三月間浣衣池上,見樹上有李,大如雞卵。心異之,以為暮春時不應有李,采而食焉,甘美異常。自此腹中拳然,遂有孕。十四月產一小龍,長二尺許,墜地即飛去。到清晨必來飲其母之乳。父惡而持刀逐之,斷其尾,小龍從此不來……」

由於黑龍經常幫助當地人民,還幫助人們打敗了人們極其憎惡的白龍,保佑地方風調雨順,因此,當地人民十分推崇黑龍!而且,小黑龍十分孝敬母親,每逢母親誕日(三月初二),她都會回鄉看母親,因此,人們就舉辦大型慶祝活動,祈福黑龍護佑家鄉!

2008年,山東省即墨市、莒縣、文登市、諸城市申報的禿尾巴老李的傳說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莒縣文化館、青島聖龍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威海市文登區文化館(威海市文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諸城市文化館獲得禿尾巴老李的傳說專案保護單位資格。

(二)龍母的傳說

在百姓心裏,每年三月初二是龍母生日,李龍爺必回鄉拜母,虔誠的鄉親們便紛紛蒸上大餑餑祭典龍母祈福,上山燒香上供,祈求李龍爺保佑風調雨順,漁民、船工則要求神龍保佑平安。從明、清到20世紀三十年代,回龍山長年香火不斷,遊人數萬,山會十分興盛。

(三)龍母的生日趕山會

每年這一天,方圓百裏的群眾都來趕山會。山上戲樓演出京戲,各村趕會節目繁多,有開道鑼、震天鼓、旗幡隊、高蹺隊、節鞭隊、棍棒隊、打擊樂隊、絲竹樂隊、高擡閣、龍門楸、騾馱大元寶、耍龍、舞獅子、武松打虎、龍王架、龍母架、金瓜、鉞斧、朝天蹬、日月扇等。自清晨開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的表演隊伍從四面八方趕來,聚集在回龍山上,活動直到掌燈時分才結束。

會外,耍槍弄棒、賣膏藥、拉洋片、賣唱說鼓書等,五花八門,應有盡有。初三日至初五日,進行物資交流,遠自東北三省以及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客商趕來做買賣,日用百貨、生產資料、穿戴布料和家禽牲畜等一應俱全,飯館及小食鋪也到山上開竈設點……山會規模之大,時為膠東之最。

四、陸修敬真人誕

(一)陸修敬真人

陸修靜(406-477年),字元德。道教上清派宗師、三國吳丞相陸凱的後裔。南北朝時吳興東遷(今浙江吳興東)人。道教上清派宗師。三國吳丞相陸凱的後裔。

篤好文籍,窮究象緯。早年出家修道,好方外遊,遍歷雲夢山、衡山、羅浮山、峨眉山等名山勝地。元嘉末約(453年)「市藥京邑(今南京)」。宋文帝聞其名,「慕其風」,命左仆射徐湛延請入宮講道。不願囿於束縛,固辭不就,「遂訴江南」,繼續周遊四方布道。大明五年(461年)來廬山,「愛匡阜之勝」,構築精廬居處修道,是為太虛觀。自此,以太虛觀為大本營研經傳道授徒長達7年之久,為劉宋天師道勢力的發展和影響的擴大作出了極大貢獻。宣和元年六月,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禦寇為「致虛觀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對陸修靜或賜「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二)陸修敬真人成就

陸修靜主張儒、佛、道三教合流,認為齋醮是求道之本,然後復以禮拜,課以誦經,即能成道。他曾因為【洞玄靈寶】諸經真偽混淆,進行過刊正,並撰【齋戒儀範】一百余卷,以為典式。南方道教齋儀因而初步完備。為辨別道家典籍的真偽,他又將所得之道教經訣,總括為【三洞】:【洞真經】(【上清】諸經)、【洞玄經】(【靈寶】諸經)與【洞神經】(【三阜】諸經),編纂了第一部道教經書總目【三洞經書目錄】。經陸修靜改革後的道教成為南朝天師道正宗。 卷,使道教儀禮初步統一和完備。經他改造後的天師道,後世稱為南天師道。

陸修靜為道一生,「大敞法門,深弘典奧」,創立了大行於世的南天師道,使之成為與寇謙之創立的北天師道相抗衡的道教重要道派,令「朝野註意,道俗歸心」。隨後,南天師道經他高祖孫遊嶽和再傳弟子陶弘景大力鼓吹和傳布,而繁衍出著名的茅山道派,大顯於唐代。究其根源,應歸功於陸修靜所創立的豐富而完備的三洞經書。所以【道學傳】中如是說道:「道教之興,於斯為盛也。」也正因如此,陸修靜在死後獲得了比生前更崇高的地位和榮耀。就在他死後不久,宋後廢帝便賜之謚號「簡寂先生」。及宋徽宗上台,又再度拔高,加封為「丹元真人」。

而自梁代以來,對道教稍有好感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也傾巢出動,紛紛來觀,立碑撰記,賦詩題詠,對陸修靜獨到建樹的弘道生涯,特別是在簡寂觀的為道宏舉大加贊譽,多方捧揚。陸修靜兼通儒釋,學識廣博。在他羽化成仙後,廬山流傳著大量有關他的傳說。從這些傳說背後我們或多或少可以尋覓到陸修靜風流俊雅、文才橫溢的一面。這其中影響最大、流傳最廣、最具代表性的傳說便是「虎溪三笑」。

(三)農歷三月初二恭祝陸修敬真人誕

在農歷三月初二道教會組織恭祝陸敬修真人誕法事活動,祈福真人護佑人間:平安喜樂、孩子學有所成、才華出眾、事業順利、官運亨通、財源廣進!

五、 農歷三月初二是台灣高山族雅美人舉行傳統習俗「豐魚祭」的日子

每年農歷三月初二是居住在台灣島以南蘭嶼之上的高山族雅美人舉行傳統習俗活動「豐漁祭」的日子。每逢此日,出海捕魚的人在一起共宿,吃當地特產的芋頭和魚,並求神靈保佑豐收。然後在一位持一根長木棒魚網,另一位持一把 木槳的兩個主祭人的帶領下,來到船邊,各人都抓一把沙投入自己的木船, 默祝打到的魚如同沙子一樣多。又以海水灑進大船,祝禱大海將船帶到飛魚最多的地方。各人回家後,還要撫摸專曬飛魚的竹竿,預示今年要捕很多飛 魚曬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