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3·15」曝光陶瓷餐具存在安全隱患?專家教你快速辨別

2024-03-22國風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厲亦平 施涵予

你在購買餐具的時候,會關註它們的材質嗎?剛剛過去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不少媒體和消費者關註到了生活中餐飲器皿的安全問題。據傳不合格的「釉上彩」陶瓷餐具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還有公益組織在淘寶等3家電商平台隨機購買仿瓷餐具送檢,均檢出三聚氰胺超標、無產品標示等問題。

陶瓷工藝中的「釉上彩」和「釉下彩」有何區別?如何辨別陶瓷餐具的安全性?選購餐具需要註意什麽?美術報專訪浙窯總策劃、杭州大運河畫院副院長、中國美院風景院藝術中心主任司文閣,回答大家的疑問。

位於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浙窯創意園

「釉上彩」為何有安全隱患?

司文閣的工作室位於京杭大運河沿岸的浙窯創意園,記者走進房間,形態各異的陶瓷器皿擺滿了書桌和陳列架,一張張水墨寫意藝術形象「大運魚」遊弋其中。司文閣拿起面前的幾件器皿作為範例,介紹起陶瓷的制作過程。

釉上彩和釉下彩是陶瓷加彩的不同技法。釉下彩工藝始於東漢,釉上彩始於南北朝,有悠久的歷史。兩者的區別主要在上色步驟順序和燒制溫度:釉下彩是在坯胎制成後,在泥胎上用色料繪畫,再施透明釉或淺色釉,以1200-1400攝氏度高溫燒制;釉上彩是在已燒成的白釉或色胎瓷器上,再用色料進行彩繪,然後經過600-900攝氏度的二次燒制。

釉下彩經高溫燒制後,堅固穩定。釉面形成一個難以入侵的保護層包裹住色料,色料中的物質基本不可能滲出。

相比釉下彩,釉上彩的優點在於顏色還原度更強,易於掌握,呈現的色彩更豐富。但由於燒制溫度相對較低,如果器物使用不當,外層釉面會受到磨損或腐蝕,色料中的重金屬物質就可能溶出,產生一定危害。

工作室一隅

如何分辨釉上彩、釉下彩?

司文閣告訴我們,釉上彩和釉下彩的陶瓷制品,最容易區分的一種方法是觀察有色區域的表面平滑度。釉下彩的色料被釉麪包裹,其表面晶瑩溫潤,平滑柔和,沒有凹凸和粗糙的地方;而釉上彩的陶瓷摸起來會有比較明顯的凹凸不平,如果使用不當,磨損比較多,色料可能會暴露在外。

但大家也不必過度擔心,他表示,無論是釉上彩還是釉下彩,通常情況下都是比較安全的。即使是釉上彩,只要沒有磨損得太厲害,對人的影響極其微小。

總而言之,釉下彩陶瓷餐具是最安全的;對於釉上彩,可以選擇彩繪在外壁的產品,只要碗盤內側、邊沿等與食物、口腔接觸的地方沒有圖案,那麽也不會產生危害。

前排兩件為「釉上彩」瓷器;後排三件為「釉下彩」瓷器

餐廳裏常見的「仿瓷」餐具安全嗎?

在陶瓷餐具的「風波」中,安全隱患最大的,其實不是真正的陶瓷,而是一種「仿瓷」餐具。

「仿瓷」的主要成分是密胺樹脂,過三聚氰胺和甲醛在高溫條件下熱固化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密胺樹脂餐具的手感像陶瓷,又不易破損,在生活中被廣泛使用,例如在快餐店、小吃店就很常見。

實際上,嚴格按照國家標準生產、質素合格的密胺樹脂餐具在正常使用時,幾乎不會產生有毒的、遊離狀態的三聚氰胺及甲醛單體,因此不會對人產生危害。

但這種材料不耐高溫,若在其上再印制圖案,在遇急冷急熱、表面磨損、承裝酸性液體等情況時,容易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此外,一些質素低劣的不合格產品,也會釋放出有害物質。

仿瓷和真陶瓷很容易區分,仿瓷的密度較低,拿起來明顯比陶瓷要輕。而且正常商家在銷售時也會標註仿瓷的材質,讓消費者知情。大家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司文閣建議消費者在購買餐具時,最好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企業,留意檢視它的質檢報告;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分辨陶瓷質素的方法,並根據它們的不同特點,正確得當地使用。

陶瓷的多種工藝體現了自古以來勞動人民對自然的觀察、對器物審美的提升,漫長的歷史文化底蘊悄然浸潤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能夠放心地使用陶瓷,也是我們共同的希望。一方面,我們期待自律的行業、嚴格的監管;同時作為消費者,我們也需要擦亮雙眼,明智選用,讓美麗的器具在手中發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