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無法融入的群體,還要強行融入嗎?

2024-01-20綜藝

你有過這種感受嗎?辦公室本來在熱絡地討論著最近的綜藝,昨晚的熱搜。你也嘗試著加入他們的對話。突然間氣氛就變得冷清,仿佛你的話瞬間凍結了空氣,一陣尷尬後,大家迅速轉換了話題。這種時候,你會想是不是我說錯話了,怎麽好像我每次都是話題終結者?我該怎麽辦?要繼續融入群體還是放棄呢?融入和放棄,這是個問題。但也許我們先探討為什麽融入群體那麽難可能更能思考我們能怎麽辦。

有的糖丸兒在後台私信,熱鬧是Ta們的,而我什麽也沒有。會苦惱想要融入群體,但是難以融入感到被排斥被拒絕被孤立。首先我們有想要融入群體的需要非常正常,這不僅源於我們作為社會動物的本質。要知道早期的人類在茫茫的野外,沒有團隊合作就很難生存下去。

那時,與Ta人團結一致意味著更好的食物獲取、安全保障,甚至是知識的傳承。這種合作和團結的力量深植於我們的DNA中,成為了我們共有的記憶。而當我們談論社會和文化時,這種渴望融入的需求更加明顯。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接納,這是我們作為人類的基本情感需求。我們在群體中尋找身份認同,透過與Ta人的聯系來定義自己。這些群體不僅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歸屬感,還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如何與Ta人和諧相處。

渴望融入群體,這是一種深深植根於我們人類本性的渴望。那為什麽有的人那麽難以融入群體,總是顯得格格不入呢?希望從心理學的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1 想要獨立的「甜」,又怕孤獨的「苦」

更加順利地融入群體的前提是一個人擁有自我分化的能力。所謂自我分化是指個體在保持自我完整性的同時與Ta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當我們努力融入一個群體時,內心可能會出現一種拉扯感。這就是自我分化尚在進行中,帶來的影響。一方面,我們渴望被群體接納,想要感受到與Ta人的聯系,這讓我們可能不自覺地開始模仿Ta人,放棄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行為,只是為了得到認可。

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害怕失去自我,擔心在融入的過程中遺失了那個真正的「我」。這種恐懼讓我們在群體中保持一定距離,害怕過度投入。 這樣的內心鬥爭讓我們在社交場合中顯得矛盾和不確定:我們既想靠近,又怕過於靠近;既想表達自己,又擔心自己的看法與眾不同。 因此,在群體中,我們可能會時而熱情參與,時而又忽然退縮,這種不一致的行為會讓我們感到更加焦慮和困惑,找不到合適的方式來真正融入群體。

2 嘀嗚嘀嗚~陌生環境高能預警器

有的高敏感特質的人,面對陌生情境中的壓力會更加敏感。這就好比,當你走進一個新的環境或與一群不熟悉的人相處時,內心可能會悄悄湧起一種緊張感。這種感覺就像是內心的高能預警器,時刻提醒你註意周圍的一切。在這樣的情境中,每一個微小的動作、每一句話,甚至是周圍人的表情,都可能被你放大解讀。

你可能會過度思考自己的言行,擔心自己的行為會不會顯得不合適,或者是否會被誤解。這種對環境的高度敏感,讓你在社互動動中感到更加緊張和不自在。結果,你可能在群體中顯得更加謹慎,甚至有些回避。在別人看來,你可能是在保持距離,但實際上,這只是你在嘗試保護自己,避免可能的負面評價或不愉快的社交經歷。這種對陌生情境的敏感性,雖然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但同時也可能成為融入新環境的一道障礙。

我們可以這樣來想象高敏感特質的人,有些人就像擁有一副更加靈敏的感知器官。Ta們能夠捕捉到細微的情感波動、察覺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 這就是所謂的高敏感特質。

當Ta們置身於一個全新的環境中,比如一個陌生的社交場合,Ta們的感知系統就會被開啟到最大,試圖捕捉每一個細節:人們的表情、語氣的變化,甚至是空氣中的微妙氣氛。這種高度的敏感性讓Ta們在新環境中感覺到更多的壓力。 Ta們不僅是在適應新環境,還在努力處理所有的感覺資訊。這可能讓Ta們顯得有些保留或猶豫不決,因為Ta們在內心進行著高速而復雜的處理過程。

但這並不是什麽壞事。這種高敏感性也賦予了他們深刻的洞察力,使Ta們能夠在人際關系中展現出極高的同情心和理解力。所以,雖然Ta們可能需要更多時間來適應新環境,但一旦適應,Ta們往往能夠建立深刻且有意義的聯系。

3 在群體中找不到位置?可能是與人聯結方式在作祟

個體的依戀風格,也是我們如何與Ta人聯結的方式,形成於早期生活經歷,影響著Ta們與Ta人建立關系的方式。安全依戀的人通常在群體中表現得更加自信和舒適;而焦慮或回避型依戀的人可能在群體中感到不安或疏離。這些不同的依戀風格可能導致個體在嘗試融入群體時遇到特定的障礙,如對被拒絕的恐懼或對親密關系的回避。

你可以想象,我們每個人在與Ta人建立關系的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就像每個人有自己喜歡的風格和顏色一樣。這種依戀風格,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它影響著我們與Ta人的互動,甚至影響著我們如何在群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有 些人可能像陽光一樣,自然而然就能和別人建立親密和諧的聯系,Ta們在群體中如魚得水。但也有人可能就像謹慎的貓咪,對親密關系持有一定的警惕,Ta們可能在群體中保持一定的距離,不是不想接近,而是擔心過分的親近會讓Ta們感到不安全。

所以,當有些人發現自己難以融入群體時,也許並不是因為Ta們不擅長社交,而是Ta們的依戀風格讓Ta們在建立群體關系時更加謹慎和矜持。了解這一點,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也能幫助我們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

1 我的自我價值我確認

能夠幫助我們自我分化的練習中,認知行為療法裏面有一個方法是「自我確認日記」。每天,花幾分鐘的時間記下一件你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事情,或者你認為代表了你獨特性的一點。這可以是一個小成就,一個善良的行為,或是你堅持的一個小習慣。這個習慣的目的是幫助你意識到,你的價值並不完全依賴於他人的認可或群體的接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你在群體中尋求認可時,暫停一下,翻看你的日記,提醒自己那些讓你感到自豪的獨特特質和成就。 這有助於你在群體中保持自信,而不是完全依賴外界的肯定。另外,試著在群體中分享你的個人見解或經歷,同時也傾聽和尊重他人的意見,以此來練習在保持個性的同時與他人建立聯系。 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時間和耐心,因為改變內在的思維模式並不容易。但透過持續的練習,你會逐漸發現,你可以在不失去自我的情況下與Ta人建立健康的關系。

2 社交小步舞曲: 小步伐,大改變

對陌生情境更加敏感的人在社交場合中可能會感到不安。為了克服這一點,可以嘗試「逐步暴露」的方法,主打一個循序漸進的原則。首先,制定一個逐漸擴大社交活動範圍的計劃。開始時,選擇一些低風險、短暫的社互動動,例如和一個不太熟悉的同事聊天五分鐘。 關鍵是要讓自己在這些活動中感到略有挑戰,但又不至於過度焦慮。每完成一次互動後,記錄下你的感受和體驗。重點關註實際發生的情況,而不是你最初擔心的可能性。

例如,你可能擔心會說錯話,但事實上對方可能並沒有註意到,或者根本不在意。透過這種方式,你可以逐步挑戰和改變那些導致焦慮的過度悲觀的想法。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增加社互動動的難度和持續時間。可能會有一些挫折,但重要的是要堅持不懈。隨著經驗的增加,你將會發現自己對陌生社交情境的敏感度逐漸降低,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

3 服下這粒關系藥丸,成分:溫暖信任安全

溫暖信任安全的關系就像一劑良藥,治愈在關系中受到的傷害。只是依戀風格是根植於早年,改變起來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方法緩解,首先重要的是要認識並接受自己的依戀風格,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一樣,我們的依戀風格也是構成我們自我身份的一部份。我們可以透過寫日記或者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的幫助來探索。

進行深刻的自我反思來探索這些模式,理解它們如何影響你的社交行為。這種自我探索的過程就像是在一面鏡子前,逐漸看清楚了自己的真實面貌。 建立支持性的人際關系至關重要。這意味著找到那些能夠理解和支持你的人。在他們面前,你可以無需偽裝,坦誠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擔憂。這些關系就像是你的避風港,讓你在面對外面世界的挑戰時有一個安全的歸宿。

另外,練習正念和自我接納能幫助你更好地管理社交中的焦慮感。透過正念冥想,你可以學會放慢腳步,感受當下,而不是被對未來的擔憂所困擾。學會接納自己,包括那些不完美的部份,可以讓你在社互動動中感到更加自在。透過這些方法,你會發現,雖然改變依戀風格不易,但是你完全可以學會如何在保持真實自我的同時,更好地與Ta人交流和融入群體。

面對融入的困難時,記得你的獨特之處正是你的力量。 不必急於融入每個群體。透過這種自我認識和接納,我們能夠找到那些真正懂我們、珍惜我們的人,與Ta們一起分享這個多彩的世界。 在這個探索過程中,每一步都是成長,每一次嘗試都是發現。勇敢地走你的路,擁抱自己,你的世界因此而豐富。

【安慰記心理小店,一個有超多實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歡迎來坐坐。】

同名公號:安慰記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體驗免費心理樹洞

回 平行世界 參與心理能力訓練

回 工具包 得免費心理自助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