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春晚"搶C位"風波:流量時代,飯圈文化的狂歡?

2024-02-19綜藝

2024年春晚落下帷幕,卻留下了「白敬亭搶C位」的爭議話題。這場風波不僅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再次將「番位」問題推到了大眾面前。雖然目前眾說紛紜,央視也釋出了一些證明「春晚走位完美執行」的言論,但很多人並不買賬,這可能與之前娛樂圈發生過多次的「手撕番位」的現象有關。

「搶C位」事件始末

在春晚【上春山】節目中,白敬亭、魏大勛、魏晨三人合唱。有網友指出,在演唱過程中,白敬亭多次站在舞台中央,搶占了C位。此外,白敬亭身穿黑色服裝,與魏大勛和魏晨的白色服裝形成對比,也引發了一些爭議。

上春山節目

事件背後的深層原因

「搶C位」事件的背後,是流量時代飯圈文化的盛行。在飯圈文化中, 「番位」代表著藝人的咖位和人氣,被視為重要的衡量標準。為了爭奪「番位」,粉絲之間常常展開激烈爭吵,甚至互撕謾罵。

流量時代,畸形的"番位"文化

"番位"本是演藝圈內的一種行業術語,指的是演員在片頭或海報中的排列順序。但在流量時代, 「番位」被賦予了過多的意義,成為粉絲攀比和爭鬥的工具。

撕番位

這種畸形的「番位」文化,不僅不利於演藝圈的健康發展,也對社會風氣造成了負面影響。它助長了浮躁之氣,扭曲了價值觀,引發了無謂的爭吵和對立。

如何破除"番位"魔咒?

破除"番位"魔咒,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演員合照

行業自律: 演藝圈應建立健全的行業規範,明確「番位」的定義和標準,避免過度炒作。

理性追星: 粉絲應理智追星,不應將「番位」視為衡量偶像價值的唯一標準,更應關註藝人的作品和實力。

媒體引導: 媒體應正確引導輿論導向,弘揚正能量,抵制飯圈文化的不良風氣。

「搶C位」事件,只是流量時代飯圈文化的一個縮影。破除「番位」魔咒,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只有當我們回歸理性的追星觀,才能推動演藝圈健康發展,創造更加清朗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