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秋意漸濃。
剛剛結束的巴黎奧運,在燃情了一個夏天後,也來到了「秋後算賬」的時刻。
先是舉辦賬。
這屆奧運看起來似乎「壕」味十足,LVMH集團豪擲1.5億歐元刷屏開幕式,連誌願者都穿上了LV。
然而看起來越「豪華」,赤字窟窿可能越大。畢竟超預算400%的東京奧運賬單,還歷歷在目。
縱觀歷屆奧運,能像2008北京奧運一樣實作盈余的少之又少。所以,這次預估花出去了118億歐元的法國,到底回沒回「本」還真不好說。
圖源:網絡
接著是參賽賬。
畢竟是去比賽的,自然拿回來的金牌(獎牌)越多越「劃算」。
比如,14金創下20年來最少金牌紀錄的英國,今年拿一枚金牌的成本達到了1755萬英鎊,屬實是有些「貴」了。
一筆兩筆帳算下來,大家忽然發現:今年金牌數第一的中國,是真正的「贏麻了」。
中國「贏麻」的,不只是金牌數
40金、27銀、24銅,創下境外參賽最佳戰績的中國代表團,算是實打實地「低成本」拿了金牌。
這筆賬,自然不用多算。
但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中國在這次巴黎奧運,其實還有一筆更大的「帳」需要算清楚:到底悶聲賺了多少「錢」?
相信很多人都刷到過「梁王組合」,討論賽場凳子品牌而出圈的影片——
王昶以為是LV的凳子,結果被梁偉鏗發現寫著大大的三個字,「紅雙喜」。
圖源:抖音@廣州日報
感慨我們00後運動員如此「耿直」的同時,大家也發現了巴黎奧運會上不少來自中國的「痕跡」:
戰神廣場競技場的柔道墊來自山東泰山體育,充氣運動排球來自東莞的佳恒玩具,吉祥物玩偶等紀念品產自義烏。
還有廣州造的乒乓球、上海造的乒乓球桌、江蘇造的足球、河北造的杠鈴……甚至連奧運村裏的懶人沙發,都來自中國。
圖源:微博@浙江文旅、中國藍新聞
中國不僅出了上述這些體育用品,還出了不少人力以及技術。
滑板等專案的4個場館、近6000座拆裝看台的建設來自深圳領先體育,宇通客車、安凱客車以及蘇州金龍車企帶著雙層觀光巴士等環保電車提供出行服務。
開幕式的無人機表演,以及奧運會期間凡爾賽宮的無人機表演等,來自中國的無人機編隊。還有奧運主場館以及開幕式無處不在的巨幕LED顯示器,通通都展示了中國的「深圳速度」……
我們看見的是巴黎,看不見的是背後默默提供一切支持的中國企業。
千裏之外的巴黎奧運,看似很遙遠,卻和中國每個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圖源:微博@南都周刊
中國「智造」,文化出海
從巨幕LED顯示器,以及絢麗奪目的無人機表演,都能看出要強的中國人,在巴黎展示的不只有中國「制造」,更多的還有中國「智造」。
巴黎奧運,也被很多人稱為史上首屆AI奧運會。因為在比賽的判罰等多種場合,巴黎奧運都配備了的AI技術。
其中,就有來自中國的企業阿裏雲研發的「子彈時間」特效,可以像科幻電影一樣,多角度展現運動員比賽的關鍵瞬間。
圖源:微博@36氪
在「子彈時間」等AI技術加持下,我們可以透過慢鏡頭強化以及時間靜止等效果,還原乒乓球比賽中,例如「誰打出的球轉速最大」「誰的球速度最快」等,很難透過人工測算的問題。
透過這些轉播技術還原,坐在螢幕前的我們,仿佛也穿越到了賽場,身臨其境地生動感受每個運動瞬間的精彩與激動人心。
圖源:微博@新華社
可以說,作為巴黎奧運79家贊助商中的一員,阿裏巴巴讓旗下的阿裏雲拿出了AI的「中國智造」硬實力。
雖然聽上去是「贊助商」,但實際上能被選入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的企業,條件肯定異常苛刻。
因為中國這麽多企業中,也只有兩家能夠入選其中——一家是阿裏巴巴,另一家是蒙牛。
和阿裏巴巴不同,蒙牛此次出海,選擇拿出的是文化出海的「軟實力」。
一條如時間河流一般的乳白色幕布,從內蒙古草原緩緩向前流淌,流經群山、高山、海洋、荒漠等祖國的大好河山。
在這條幕布上,我們看到了各種要強運動員的剪影,他們就像央視的點評一樣「超越想象」:
「在沙漠上騎馬,以巴黎建築物為乒乓球台打球,騎行穿越凱旋門,每一個光影、人影,可以是運動員的身影,也可以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身影,中國企業展示民族文化風采,走向世界……」
就像一個個中國健兒、一家家中國企業,帶著自己過硬的本領、技術、能力,跨越地域、時空,抵達千裏之外的異域:
「要強,是每一個夢想的序幕,我們由此出發」。
世界是個大舞台,我們從四面八方啟程,最終為了一個要強的夢想而相聚。
不想著標新立異、奇奇怪怪出圈的流量思維,而是堅持站在民族高度,不愧是張藝謀團隊的手筆。
而蒙牛和張藝謀團隊的這次合作,在打破常規、釋放想象力的視覺光影美感之外,還用聽覺等手法進行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學的藝術呈現。
低沈的蒙語呼麥,隨著幕布的流動緩緩響起,打破寂靜的同時,進一步喚醒民族主義美學感知——
它對於大眾來說,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在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會接觸或者有意識地欣賞蒙語呼麥這種民族音樂形式。
熟悉在於,它來自中國,來自我們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能夠觸摸到我們的心靈、激起我們集體記憶與文化認同的原始印象。
「草原的風,吹醒了一個夢
望向遠方,此刻就要啟程
山海重重,影破長空
廣袤天地,任我獨行
一次次超越,一次次重生
不朽的信念,在心中翻湧
沒有渺小的生命
沒有生來的英雄
讓你的故事被世人傳頌
用你的力量把世界撼動
要強的夢不會熄
要強的心永跳動
嶄新序幕,書寫你的光榮
整個世界,為你響起掌聲」
恢弘、神秘,卻能不分國界瞬間擊中聽者的內心。
不用讀懂背後的歌詞,更無需在意其中的內涵,因為音樂本就是無國界的語言。
【開幕】這支品牌大片巧妙之處在於,張藝謀團隊在畫面進入巴黎後,將原本低沈的音樂推向高昂的節奏,從男性的低聲呼麥緩緩加入了女性的高聲吟唱。
在這一刻,我們的民族音樂與世界語言相容,我們的文化內涵與全人類的情感相連線。
當民族文化風采,走向世界
奧運會作為國際重要賽事,中國這一波的表現,可以說有成績、有成就,贏得不是一點半點。
從制造到智造,從硬實力到軟實力,都讓世界看見了中國人的要強。
根據行銷科學產學研行業機構秒針釋出的【2024巴黎奧運會品牌數碼資產10強】來看,10家企業裏有8家都是中國企業。
通俗來說,這個和拿金牌一樣。能在巴黎奧運期間在社交媒體等「露臉」「刷屏」更多的企業,無疑也是「悶聲發大財」、以小博大的贏家。
哪怕是豪擲1.5億歐元、在開幕式頻頻露臉的LVMH集團,對於中國普通人而言,就像央視轉播時的那幾句解讀一樣,只是「工廠、工人、裝獎牌的箱子……」
甚至都沒有倪夏蓮奶奶中場休息時,手裏的那瓶可口可樂來的「親民」,更受普通人關註。
正如秒針指數在釋出相關數據時的解讀一樣:
「走遠離普通人生活的奢侈品高端線,遠不如張藝謀團隊的美學大片與普羅大眾同頻,更深入人心(蒙牛在【2024巴黎奧運會品牌數碼資產10強】中排名第一)。」
親民,才是能獲得大家關註的王道。
圖源:秒針行銷科學院
有人可能會問,但張藝謀團隊和蒙牛的這支【開幕】品牌大片,看起來也高級感滿滿,難道和我們之間的距離很近嗎?
的確,這支品牌大片裏處處體現著中國文化出海的美學意韻,且非常具有國際視野。
可是,只要細細品來,就能感受到它是如此貼近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心靈——
我們從這條時間長河一般的乳白色幕布,仿佛看到了曾經,看到了來路。
那是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時,遭遇甲午戰爭潰敗的清政府,無暇在意體育的無奈;
是上海英國人辦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上,那句字字錐心的「東亞病夫」,以及後來演變成對中國人「體質虛弱」的嘲弄與譏諷;
是1908年倫敦奧運開幕式前夕的「奧運三問」,問出「中國,什麽時候能夠派運動員去參加奧運會」「我們的運動員什麽時候能夠得到一枚奧運金牌」「我們的國家什麽時候能夠舉辦奧運會」……
那乳白色幕布上的剪影,代表的是一代代中國運動健兒,自強不息、奮勇向前的決心與鬥誌。
就像「營養世界的每一份要強」的蒙牛,旨在「讓世界看見中國人的要強」。華夏民族從未孱弱過,只是積貧積弱、內憂外患的彼時,我們無法向世界證明我們的要強。
如今,中國健兒已經在巴黎奧運奪下最多的金牌,書寫下全新的歷史篇章,試問誰還再敢嘲笑我們「不夠強壯」「東亞病夫」?
圖源:抖音
我們依靠自己,撕掉了「病夫」,補足了「營養」,展示著「要強」。
更何況,如今不僅有中國健兒代表中國每一個普通人要強出征,更有許許多多如蒙牛、阿裏一樣的中國企業,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我,讓世界看見中國人的要強。
這或許就是,蒙牛和張藝謀團隊的【開幕】品牌大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高關註與聲量的真實原因。
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世界,看到了賽場,更看到了自己。
要強,不只在賽場,在文化出海等倡議和理論中,更在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夢想和構成的大國民族精神之中。
當我們的健兒,拿回來了最多的金牌,我們卻不再強調「金牌唯一論」,反而關心他們比賽過程中的表現、他們背後付出的每一份辛苦。
因為巴黎奧運可以結束,但沒結束的,是繼續要讓這世界看到中國人的要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