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綜藝

尋找大陸親人17年的台灣女孩46歲到了北京,親人痛哭:我也在找你

2024-09-24綜藝

2018年8月5日,北京【等著我】節目現場。年僅46歲的陳湘華緊張得手心冒汗,手緊緊握住父親的印章和一沓泛黃的家書。

誰又能想到這位看起來普通的台灣阿姨竟是「尋親狂魔」呢?17年來,她走遍大江南北,只為尋找素未謀面的親人。

其他人在竊竊私語:

"這個老人還在尋找親人嗎?"

"這人有點傻吧?"

"她要是我的話,早就放棄了。"

別急,聽我慢慢說。這個故事的起始時間是69年前,我先給你講講那個時候的故事吧……

1949年,25歲的陳金南跟隨部隊來到了台灣。然而,這一別之後,他與家鄉的親人們就再也沒能團聚。

1972年,48歲的陳金南有了女兒,於是她取名為陳湘華。她的名字包含兩個寓意,一個是表達對故鄉湖南的深深眷戀,另一個是象征著華夏子孫的驕傲和希望。

小湘華自幼便知道,她的根在大陸,根在湖南武岡。在她爸爸雜貨鋪的墻上,有一塊小黑板,上面寫著"湖南武岡"四個大字。

在小女孩8歲的那年,爸爸向她講述了家鄉的故事,告訴她「離開家鄉,我們是活不下去的。」

"爸爸說,"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根!"小湘華懵懂地點頭,卻不知這句話將對她的一生造成很大的影響。

1984年,陳湘華12時收到了第一封家書。那一刻,選邊兒遙遠的親人突然真實起來。

她整夜因興奮而無法入眠,夢見什麽都會笑出聲來。

然而好景不長,1988年,父親回到大陸探親,帶回來一個令人悲痛的訊息:爺爺奶奶和大伯都已經去世了。

這個訊息,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陳家人的心上。

從那以後,爸爸變得更加沈默寡言。每天晚上,他都會抱著收音機,聽著湖南的天氣預報。

他然後坐在門檻上,靜靜哼唱著【瀏陽河】,心裏充滿了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但誰也沒有料到,天有不測風雲,1992年,陳金南突然中風,並留下了後遺癥。

陳湘華只有20歲,卻要面對嚴重癱瘓的父親,她忙得團團轉,甚至連給大陸的親人報個平安的時間都沒有。

2001年,陳金南去世了。

陳湘華失聲痛哭,她幾乎把整個屋子翻了個遍,尋找那些珍貴的家書。

但是那些信突然間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怎麽找都找不到。

"沒有地址,陳湘華怎麽才能找到親人呢?"這位女士坐在滿是雜物的房間裏,不禁放聲痛哭。

但是陳湘華沒有放棄堅持的信念,在2002年首次啟程踏上了尋找親生父母的漫漫長路。她前往湖南武岡,像一個無頭蒼蠅般在各地探尋線索。

遺憾的是,結果並不理想。

就這樣,她開始了長達15年的尋親馬拉松。每年放假,她都往湖南跑。

我找遍了大街小巷,翻找了所有的戶籍檔案,但仍然沒有找到關於親人的線索。

有朋友曾勸她:"這麽多年過去了,就放棄吧。"

她固執地搖頭:"不可以,這是我父親的遺願,我已經答應他了。"

時光荏苒,陳湘華的鬢角已悄悄長出了白發,但她仍然堅持不懈。

但是每當想起父親臨終前的眼神,她就咬牙堅持了下來。

"爸,您放心,我一定會找到他們的。" 她向著父親的遺照立下誓言。

這段尋親之路步步艱難,讓陳湘華多次萌生了放棄的念頭,然而每每此刻,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將她拉回來。

那聲音帶著血脈的呼喚,根的牽引。

她的堅定不移感動了無數人,促使富有同情心的人們主動尋找資訊,旁觀者們也紛紛參與尋找。

可惜的是,線索總是在關鍵時刻斷了。

陳湘華以為自己找到了目標,興致勃勃地跑去,結果發現是同名同姓的人。

她當時的心像玻璃一樣破碎了。

她沒有放棄。對向她還懷有希望,她不能離開。因為她知道,在大陸的某個角落,一定有人也在思念著她,等待著她。

陳湘華走過了湖南的每一條街道,留下了無數辛酸的眼淚。她的故事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

大家都在支持她,希望她能早日尋得親人。

陳湘華經常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找到他們。」這件事情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的爸爸。

2017年,事情發生了驚人的轉變。陳湘華在整理舊物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塵封已久的盒子。

"老天有眼啊!"陳湘華激動地快要暈過去了。

她急切地拆開了信封,找到了親人的地址。接下來第二天的清晨,她就啟程前往湖南。

然而現實卻給了她沈重的打擊。即使地址沒有錯,但實際的環境已不是她熟悉的樣子,因為行政區劃的調整,她的老村子已經不復存在。

陳湘華正如往常一樣陷入了絕望。她緊緊抱著那堆泛黃的家書,眼淚抑制不住的流下,哭得兩眼紅腫,如同一個失去心愛之物的孩子。

「難道我真的這輩子無法再見到我的親人了嗎?」她開始懷疑,自己是否註定像父親一樣,帶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峰回路轉的事情發生了。2018年的年初,陳湘華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個名為【等著我】的節目。

"這簡直是為我量身客製的啊!"她眼前一亮,毫不猶豫地填寫了報名表。

讓人意外的是,節目組很快就與陳女士取得了聯系。「陳女士,我們已經聯系到了您的親人。」

誠邀您赴京出席節目錄制事宜。

陳湘華聽到這個訊息後,淚如雨下。

那一刻,陳湘華仿佛回到了12歲那年收到第一封家書時的興奮。

她心跳加速,手心冒汗,整夜無法入睡。

在她準備行李的時候,她把父親的印章和那些家書小心翼翼地放進了包裏,因為它們承載了太多的記憶和情感。

陳湘華對著父親的遺照說道,聲音裏充滿了悲痛:「爸,您放心,我一定會把您的心願完成。」

坐在去北京的飛機上,陳湘華的心情無法平靜。她回想起這些年的尋親經歷,有歡笑,有淚水,有失望,也有希望。

終點就在前方,即將到達。

"他們長什麽樣子?我會不會被認出來?"陳湘華擔心與期待並存。

17年的漫長等待,終於將要畫上句號。陳湘華知道,無論結果如何,她都將毫無怨言,甘心承受。

她因為履行了對父親的承諾,找到了自己的根。

"爸,您一定保佑我啊。"在陳湘華的心裏,已經默默啟動祈禱模式,靜靜地等待著飛機的降落。

2018年8月5日,【等著我】節目的現場,46歲的陳湘華緊張到快要窒息地站在台上。

主持人倪萍溫柔地問道,「請問,您是陳湘華女士嗎?」

陳湘華不禁點頭,眼淚已經在眼眶裏打轉。她掏出父親的印章和那些家書,聲音哽咽地說:"這是我父親的印章。"

就在這時,一個中年男子快步走上台,激動地叫喊:"表妹!我是你表哥啊!"

陳湘華驚呆了,看著眼前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她一時楞在那裏,不知所措。

當下一秒,她像找到家的孩子,迫不及待地撲進表哥懷裏。"終於找到你了!終於找到你了!"她聲嘶力竭地大哭,淚水肆意地打濕了表哥的衣襟。

表哥溫柔地拍打著她的背,眼裏閃爍著淚花:"我也一直在找你啊!一直在找!"他們搬家後,兩人失去了聯系。

父親為了陪伴你們,選擇了戒煙戒酒的方式,希望能夠多在你們身邊停留幾年。

陳湘華哭得更傷心了,因為她得知二伯也離世了。她將父親的印章交給表哥:"這是父親的遺物。"

他生前最大願望就是能回到故鄉。"現在,就讓它和二伯永遠在一起吧。

全場觀眾的眼淚被這對失散多年的表兄妹的感人故事所打動。

陳湘華等這一刻已經等了一輩子。她想起父親生前常說的話:"妹兒,我們的根在大陸啊......"如今,她終於找到了這個根。

表哥緊緊地抱住陳湘華,仿佛要將這些年來所有的思念都融入這個擁抱中。

他用顫抖的聲音說道:「表妹,歡迎回家。」

陳湘華泣不成聲:「對不起,我來晚了。對不起。」

表哥惆悵的搖了搖頭:"不晚,一點都不晚。你來了,二伯在世時一定會很欣慰。"

兩人相擁而泣,台下掌聲雷動,這一幕感人至深,溫暖了無數人的心。

69年的尋找和兩代人的期盼終於畫上了句號,陳湘華不僅找到了自己的根,也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爸,您看到了嗎?我們終於回到了家。"她擡頭望向天空,仿佛看到父親在微笑。

這個故事展示了親情的力量,它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分散的家人連線起來,重新凝聚在一起。

也許有人會問:為了那些從未謀面的親人奮鬥半生,這樣做到底值不值?

陳湘華的回答很明確:值得!

因為這不僅是她個人的尋親之旅,更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見證。

陳湘華的故事,就像一片落葉找到了自己的根。它告訴我們,無論相隔多遠,親情的紐帶永遠不會斷裂。

盼望未來,海峽兩岸的親人不再需要尋找對方,因為我們本就是一家人,從未分離。

這場勝利既是陳湘華個人的勝利,也是兩岸人民親情的勝利。

它讓我們看到只要保持希望,總會有相聚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