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軍新船不裝導彈不裝大炮,卻是少見的救命船,收台時須優先除掉

2024-08-19台海

台軍雄心勃勃,計劃打造10艘潛艇組成的水下艦隊,和12艘輕型護衛艦組成的水面艦隊。台軍於2016年公布的12項軍艦自造專案中推出了安海計劃,首艘新型救難船被命名為大武艦,近日完成首次試航返回高雄港。

大武艦作為軍艦救生員,是為軍艦保駕護航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軍艦發生事故或戰損,需要承擔從海裏撈人撈船的重任,在台海軍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武艦首次試航歸來)

大武艦自身戰力基本等於0,不裝導彈和大炮,但是能給軍艦回血回藍,專業給軍艦當輔助,是首戰需要優先打擊的重要目標。

交船時間要看外商臉色

台灣地區海軍擁有的古董艦數量在全球都位列前茅,除了佩裏級、諾克斯級這些年邁的主戰艦艇,其輔助艦隊的大字號遠洋拖船和救難打撈船,更是以近80歲的高齡成為當代二戰活化石。

隨著備件的消失、機械的老化,台海軍深知救援船隊到了不換不行的地步。

大武艦舷號ASR-571,於8月11日上午從高雄港二港口出海,13日下午返回高雄港。據台船公開的數據,該原型艦全長87米、寬15.5米,滿載排水量約3250噸,航速18節。

大武艦可執行拖帶、救難、救火任務,並配備水深100米的潛水作業系統和水下無人遙控機器人等,由台灣國際造船廠承建,2021年8月正式開工,總金額是29.75億新台幣。

大武艦僅僅在首部安裝一座T75型20毫米機關炮作為防禦武器,這是一種需要人來操控的小口徑武器,殺傷力很有限,最多只能驅趕小艇或者海盜。

大武艦在前甲板有兩座油/水補給站用來在航行期間接受橫向補給,艦體中部平台可設定兩座移動式的海上幹貨補給站,艦尾甲板可接受直升機垂直補給。

(安海計劃早期設計外形)

最初台海軍的設計是在艦橋前面的甲板設定直升機起降平台,但這種布局會增載入重平衡難度,再就是直升機所配備的輔助降落系統等會導致成本預算大幅增加。

最後只能取消直升機著艦能力,加大後甲板空間,讓直升機能懸停進行吊掛、補給作業即可,算是無奈之舉。

大武艦原本設想是今年1月交艦。但拖到8月才剛剛首航,最主要原因就是外購的部份裝備未能在合約期內交貨,導致艦上包括平台管理系統等無法順利進行整合測試。

為此台船與台海軍還就雙方違約責任歸屬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但不論雙方如何著急,也還是要看供貨商臉色。

(大武艦側面全貌)

專案遭質疑,島內專家指出「捷徑」

安海計劃作為重點專案,在島內遭到了不小的質疑,原因就是大費周折搞出來的大武艦水下救援能力有限。

大武艦搭載的無自航能力吊放式潛水鐘,是目前島內主要的、且唯一的潛艇救援工具,但作業深度僅100米,遠低於常規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不過短期內台方也無法獲得妥善的解決方案。

大武艦主要功能是對一般水面艦艇及一定淺水深度的失事艦船進行救援與拖帶,深水救援手段有限,除了作業深度達100米的無動力吊放式潛水鐘,還有可在水深500米作業的水下遙控機器人,不過這對潛艇救援這種深海任務的作用並不大。

台海軍規劃的自造潛艇數量是8艘,加上經過效能升級的2艘劍龍級,未來潛艇規模可達到10艘。台島的東部海域又是深水區,海鯤號及其後續艇質素如何,連島內自己都沒底,建造專業潛艇救援艦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台方自造潛艇「海鯤」,目前正在進行碼頭系泊試驗)

島內專家曾指出,向美國購買MH60R反潛直升機等軍購計劃未能如願,就應先將這部份的預算用在攸關人員性命、特別是潛艇救援的相關裝備上。

台海軍的「海鯤」號潛艇目前已經進入系泊試驗階段,按照計劃9月底就有望出海試航,令台海軍最為著急的就是相配套的專業潛艇救援器材目前根本沒有。

台灣地區的身份不可能在國際上尋求到合適的專業深潛救生艇,即使能買到,恐怕面對高價也是囊中羞澀。

針對這種情況,島內還有提議就是借鑒民間鉆油井、深海打撈等技術,結合商業領域的深水飽和潛水專案,自行培訓潛艇救援人員,或與民間打撈公司簽約,以此增加水下打撈救援能力。

(大武艦模型)

另外,也能結合聲納搜尋、可精確定位的無人遙控潛水器、以及深海潛水鐘等,走「捷徑」在較短時間內建立可靠的潛艇救援能力。

暫緩後續建造,大武艦成「雞肋」

專家的提議雖是中肯,但要是執行卻也相當有難度,不論如何與民間、商業專案結合,都難逃預算的不足和無法保證達到滿意效果的期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因此在今年年初,為配合自造潛艇專案,提升潛艇救援能力,台海軍正式規劃籌建專業潛艇救援艦1艘,依照艦艇自造原則在島內建造,連同相關深海救援器材和人員培訓在內,預估總經費要101億新台幣;

該船已批準納入其五年兵力整建計劃內。這對台軍的潛艇來說肯定是好事,但也意味著大武艦還沒交付,地位就變得尷尬起來。

(大武艦後視)

根據島內目前預算資訊來看,今年還尚未列入潛艇救援艦設計建造費用,但有500萬元的預算先用於潛艇救援艦的水池船模阻力與耐波性試驗,顯然是設計選型的準備工作已經開始。

此外,台海軍在2025年的軍事裝備規劃中,將潛艇救援艦原型艦列為優先專案,而大武號的五艘後續艦建造計劃則被暫緩擱置,這就宣告大武號還沒服役,就已經不受待見成為「雞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