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以史為鑒:清朝統一台灣只用了「這三招」,今天是否可以借鑒

2024-05-23台海

引言

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大肆宣揚一中一台,互不相屬,嚴重傷害兩岸同胞的感情,將台海局勢推向危險境地。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研究分析清朝統一台灣的戰略對今天我們處理台灣問題、實作兩岸統一,大有借鑒意義。

台灣島

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占台灣,台灣淪為殖民地,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這也間接造成了明朝滅亡後,台灣與大陸的分裂。

鄭成功收復台灣

為實作祖國統一,結束兩岸分裂局面,清政府先後采取和談、封鎖、戰爭等多種戰略手段,相輔相成、相互遞進。最終於1683年迫使台灣鄭氏集團無條件投降,實作兩岸統一。

以談促統

清政府最初的策略是以政治手段為主,希望透過和平談判的方式,結束台灣與大陸的分裂,畢竟明朝已經滅亡,台灣不過是困獸之鬥。但是雙方前後進行了11次談判均以失敗告終,原因是都想達到自己的目的,不肯退讓。比如,當鄭氏集團占據戰略主動時,清朝希望鄭氏軍隊結束沿海及其島嶼,雙方以澎湖為界,依照北韓事例遵守清朝禮制。鄭方則不願意放棄沿海已占領島嶼,清朝還需要給鄭方糧草用以養兵安民。當清朝占據戰略主動時,清朝則提出鄭式集團可以世守台灣,但必須俯首稱臣、遵制剃發,鄭方則希望,可以參照北韓,稱臣奉貢,但不剃發。雙方你來我往數個回合,皆因分歧而告終。

清朝的剃發

以禁促統

當我一時拿不下你,那麽我就封鎖你,當你被困得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再出手,自然水到渠成。為此,清政府對東南沿海實施嚴格海禁,「片帆不得入海」,有違者不論官民當即正法。到了康熙初年(1662),實施遷海令,海禁政策被推向高潮,沿海居民內遷50裏,房屋燒毀、田園荒蕪,「死亡載道者以數十萬計」,一時間慘況滔天。可以說,海禁政策雖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台灣的經濟危機,但也給東南沿海居民帶來了嚴重禍端。同時,也造成了閉關鎖國,阻礙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發展,從現在來看弊遠大於利。清政府的海禁政策僅僅切斷了台灣與大陸的往來,沒有切斷與海上其他國家地區的往來,因此成效也不是特別明顯。

清朝潮州府遷海示意圖

以戰促統

1683年5月,康熙見和平統一的路子已斷,於是下定決心向台灣進軍,遂命令施瑯以武力收復台灣。雙方在澎湖海面進行了多次對決,最終清軍大獲全勝,台灣主力損失殆盡。澎湖之戰結束後,施瑯立即慰問居民,安撫降眾,救治傷員,對鄭軍將領以禮相待,有想回歸台灣島的給予放行。這一系列舉措,使得台灣群眾抵抗之心漸消,不願再和清朝作戰。同時,清朝趁著戰爭取得優勢加緊對台灣的招降,以打促談取得了良好成效,最終台灣鄭氏集團在清軍強大武力的震懾下以及軍心民心厭戰的情況下,無條件投降,兩岸重回統一。

澎湖海戰示意圖

結語

今天的台灣局勢比清朝時期更為復雜,還摻雜著許多外部勢力的幹預,不能對清朝統一台灣的戰略照抄照搬,但也能從中得到許多啟示。清朝台灣問題的解決歸根是清朝實力的強大,在無法一蹴而就解決台灣問題時,我們首先要做的還是加快發展,提高自身的實力,讓外部勢力憚於幹涉中國內政;同時,也不能讓「台獨」勢力張狂,定期采取軍事演習等方式進行震懾,讓「台獨」知道我們有實力隨時可以收復台灣。最後,我們也要加大宣傳力度,表明我們和平統一的態度,讓台灣人民認同兩岸同根同源,讓「台獨」勢力失去土壤、不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