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灣以人口2300萬,創造出5.3萬億GDP,放在中國大陸是什麽水平?

2024-05-26台海

| 文淵的歷史書

編輯 |文淵的歷史書

前言

作為曾經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台灣地區在經濟發展最輝煌的時候 其GDP總量占了大陸的43%。

可以說在當時, 大陸沒有任何省市區的GDP能和台灣相媲美。

但再看如今的台灣地區, 以區區2300萬人口創造出5.3萬億的GDP總量 ,這放在中國大陸是什麽水平呢?

而且明明 台灣人均GDP是大陸的2.5倍 ,已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 但為何其生活水平不高呢?

昔日輝煌:台灣曾是亞洲經濟奇跡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正當大陸處於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之際, 台灣經濟卻已蓬勃發展。

大陸剛剛改革開放時的台灣

憑借廉價勞動力和出口導向型產業政策, 台灣的制造業得以迅速崛起,成為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

電子、紡織、塑膠等 勞動密集型產業 率先開啟了國際市場,接踵而至的是機械、鋼鐵等 資本密集型產業。

有數據顯示,台灣出口制成品所占比重在1952年僅為 12% ,但到了八十年代後期則飆升至 90%以上。

制造業的高速發展使台灣成為 亞洲第一批新興工業化地區之一

進入20世紀80年代, 台灣制造業版圖進一步擴充套件, 半導體、電腦等高科技產業開始壯大,為經濟轉型升級註入了新動力。

憑借高度開放且出口導向的經濟模式,台灣很快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一躍成為亞洲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體之一。

GDP總量更是在上世紀90年代達到頂峰, 一度占據中國大陸GDP的驚人43%。

當時台灣 人均GDP也是名列前茅 ,生活水平遠高於大陸地區。

各種數據都昭示著台灣曾經在亞洲乃至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

而支撐台灣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自兩個層面。

一是台灣積極鼓 勵出口導向型經濟, 制定相關優惠政策推動出口。

二是台灣得天獨厚的 地理環境和人力資源稟賦。

台灣四面環海,交通便利,有利於開展出口貿易,而人力資源方面,台灣教育體系較發達,勞動力整體素質較高,人口紅利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這些有利條件的配合下, 台灣經濟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過渡到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制造業實作跨越式發展,一度被視為"亞洲經濟奇跡"。

經濟地位逐漸下滑

但21世紀初期之後,台灣經濟的領先優勢開始逐漸消失, 發展態勢也趨於放緩。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 從根本上說是台灣所依賴的發展模式陷入困境。

首先,台灣高度依賴外需拉動、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使其面臨風險加大。

台灣主要出口產品集中在電子、通訊等幾個領域, 產業結構趨同 ,對外貿環境的變化缺乏應對能力。

一旦出現貿易爭端或者外需下滑 ,必將對其經濟造成沈重打擊。

例如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台灣經濟遭受重創,GDP增速出現大幅下滑。

之前都是平均保持在 8%-9% 的增速,但那一年台灣GDP增速僅有 0.12%。

其次,雖然制造業實力雄厚, 但台灣多年來仍滯留在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發展階段 ,轉型升級之路艱難曲折。

台灣產業發展長期停留在中低端環節,缺乏提升到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內生動力。

在全球一體化和供應鏈重構的大潮中,台灣制造業面臨產能外移和利基被蠶食的嚴峻形勢。

再次,台灣本土市場狹小,經濟發展 缺乏內需拉動力。

作為一個人口僅2300萬的地區, 台灣內部消費市場無法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難以形成良性的內迴圈。

而且台灣的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容易受外部環境影響, 一旦外需大幅下滑,台灣經濟將陷入困境。

於是,伴隨著大陸經濟的持續發展,台灣這個曾經的"亞洲經濟奇跡"漸漸失去了往昔的光環。

從上世紀90年代GDP總量占大陸43%的最高峰, 到了2023年已經降至僅占4%左右。

可以說,台灣經濟的相對地位正在逐漸下滑。

台灣人均GDP是大陸的2.5倍

但生活水平卻低

盡管如此,放眼全國來看,台灣目前的經濟實力仍較為雄厚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台灣地區GDP總量約為5.3萬億元人民幣, 大陸GDP總量是其24倍左右。

按照人均計算台灣地區約為3.3萬美元, 是大陸的2.5倍 ,盡管 已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但生活質素並不高, 台灣許多普通民眾的生活狀況仍較為拮據。

具體來看, 2023年台灣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單位中GDP總量 排名第九 ,僅次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等經濟大省,與湖北、福建相當。

可見,台灣的經濟總量已經落後於多個內地省份。

而且差距並將進一步拉大,以福建為例, 2023年其GDP總量已經反超台灣 ,達到5.43萬億元,高於台灣1081億元左右。

除了總量逐步下滑,台灣經濟的人均水平也開始受到擠壓。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 台灣2023年人均GDP約為23萬人民幣 ,雖已達到中等發達經濟體水平,但與上海、北京、浙江等發達地區相比,差距仍在持續拉大。

而台灣民眾的收入水平更是與其整體經濟實力嚴重不符 ,2023年台灣全體受雇員工平均每月經常性薪資僅為 1萬元人民幣。

造成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在於 台灣長期存在較大的貧富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問題。

雖然台灣整體經濟發達,但財富主要集中在少數富人手中。

大多數普通民眾的收入較低,受教育程度有限, 難以分享到經濟發展的碩果

加之台灣物價較高,生活成本高企,民眾的獲得感自然難以提升。

盡管如此,半導體、電子產品仍然是台灣最具優勢的產業, 其中大陸從台灣進口的眾多商品中光機械電子、音像、光學醫療器材及零部件就占了 89.2%。

在集成電路制造等領域,台灣已經躋身全球領先行列。

不過,台灣制造業整體上仍缺乏創新動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較為緩慢。

此外,台灣企業開拓腹地、完成全產業鏈布局的能力亦較為有限。

兩岸經濟發展差異

相較之下,大陸經濟的發展則如虎添翼,對台灣的追趕態勢愈發明顯, 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各省市地區經濟騰飛,實力不斷增強。

以福建省為例,2023年GDP總量已經反超台灣,達到5.43萬億元,比台灣 高出1081億元左右。

而且,福建的人口和面積都遠超台灣,未來趕超台灣人均GDP水平也只是時間問題。

除了福建,廣東、江蘇、山東等經濟大省更是遙遙領先於台灣。

就連人口相對較少的上海,經濟總量和人均GDP都已臨近台灣水平,兩年內有望全面反超。

由此可見,大陸各地經濟實力的整體增長態勢已遠超台灣。

造成兩岸經濟發展差異的主要原因, 一是產業結構的差異。

大陸產業門類齊全,工農業並重,制造業正朝高精尖方向轉型升級;而台灣產業單一,制造業仍滯留在較低層次發展階段。

二是市場規模的差異。大 陸有14億人口的龐大內需市場,發展潛力巨大;而台灣本土市場狹小,發展空間受到限制。

三是體制機制的差異 。大陸持續深化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日益完善;而台灣則長期受困於僵化體制的制約。

大陸持續發力的核心動力, 在於始終堅持貫徹改革開放的基本方針。

從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沿海經濟特區和開發開放,再到加入世貿組織後全面擴大開放,大陸改革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與此同時,國家更加註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日臻完善。

在這種體制優勢的驅動下,大陸經濟得以持續保持著高質素發展的強勁動力。

兩岸經濟發展必將走向融合

縱觀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兩岸曾同屬一體,都是炎黃子孫,血脈相連。 從血緣上講,兩岸同胞都是命運與共的家人。

因此, 兩岸經濟發展最終還是要走向融合的道路, 這也是實作祖國統一、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未來兩岸經濟一體化必將釋放出巨大的協同效應。

台灣在 先進制造業、金融服務業 等方面具有優勢,大陸則在 基礎設施、內陸腹地 等方面占盡風頭。

兩岸經濟要素的整合將孕育新的增長動能,推動產業跨越式發展。

同時,兩岸人才交流、技術互鑒也將為實作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科技創新註入新的活力。

可以預見,兩岸經濟融合一體化後, 台灣制造業有望擺脫困境,甚至借助內地廣闊市場重塑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

而大陸則有機會借鑒台灣先進經驗,推進現代服務業跨越式發展,形成工農業並舉、制造業與服務業互為支撐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無論從哪種角度看, 兩岸經濟融合都將成為雙贏的大好局面。

所以兩岸統一不僅是民族復興的當務之急, 更是實作共同富裕、推動經濟振興的必由之路。

參考資料:

(1)論台灣產業結構的演變及其原因(1)--中國台灣網

(2)台灣2023年實質總薪資7年來首見負增長--中國新聞網

(3)以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高質素發展--中工網

(4)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是民心所向--中工網

(5)融合發展是兩岸互利共贏的必由之路--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