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軍突然中止發射?裝備6款反艦導彈,若效仿胡塞武裝該如何對付

2024-08-23台海

在海峽對岸的島內台軍進行的種種「日常操練」中,「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以往均集中在每年八九月份。只不過,今年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才剛開始,事情就有些不太對頭了……

島內自研的「雄風-3」反艦導彈

據島內媒體報道稱,22日是今年的「海空精準彈藥射擊操演」第三天,台軍九鵬基地和台「海巡署」巡邏艦「八裏艦」的導彈發射訓練卻突然被叫停。按照計劃,九鵬基地將發射島內自研的「雄風-3」超音速反艦導彈,「八裏艦」則會發射同為島內自研的「雄風-2」型亞音速反艦導彈。至於此次發射訓練被叫停的原因,目前還眾說紛紜,尚未有明確說法出現。 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島內台軍頗為倚重的導彈類反艦武器,便不難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型號相當「齊全」,甚至是「齊全」到了搞重復投入的程度

美制「魚叉」反艦導彈

在導彈類反艦彈藥方面,台軍的手中既有島內自研的「雄風」系列反艦導彈中的「雄風-2」和「雄風-3」,還采購了來自美國的「魚叉」系列,且足足買了4種型號,即由水面艦艇發射的艦對艦「魚叉」、由潛艇發射的潛對艦「魚叉」、由戰機發射的空對艦「魚叉」,以及由發射車發射的岸對艦「魚叉」。 而一個冷知識是,台灣地區是目前全球唯一將4種美國「魚叉」反艦導彈「買全了」的使用者

用以取代「魚叉」的NSM

雖說從綜合效能來看,問世多年的「魚叉」亞音速反艦巡航導彈早已並不先進,在美軍中屬於瀕臨被淘汰的武器,美軍正以「海軍打擊導彈(NSM)」和「遠端反艦導彈(LRASM)」對其進行替換。 但在暫時無法買到NSM和LRASM的情況下,身為上一代產物的「魚叉」依然是台當局能搞到手的「最高端的美制反艦導彈」 。即便「魚叉」的整體作戰效能同「雄風-2」十分接近,乃至島內不少人都認為在列裝「雄風-2」反艦導彈後還繼續買「魚叉」,乃是不折不扣的「重復投資」,但台當局依舊對對這件事樂此不疲。

台海的寬度並不大

究其原因,購買美制裝備是一筆「不得不花的錢」,即「繳納保護費」和「政治投效」。雖說是花冤枉錢或浪費,但好歹能換來美國的所謂「支持和保護」。 在政治需求壓倒一切的情況下,台當局自然不會舍不得揮霍島內納稅人辛辛苦苦繳納的稅金 。不過,僅從反艦作戰的角度來看,台當局和軍方高層頗為浪費且是為討好美國才買的各類「魚叉」導彈,再加上已有的「雄風-2」和「雄風-3」,以及台灣海峽獨特的預設作戰環境,卻可能歪打正著地踩中了「相對有效」的反艦戰法。

胡塞武裝的導彈類武器

對此,我們不妨參考一下也門胡塞武裝和美國海軍在紅海展開的「海上拋接球遊戲」。雖然胡塞武裝在「襲船戰」中動用的彈藥並不很先進,主要為老式亞音速反艦巡航導彈、無打擊移動目標的普通彈道導彈,以及飛行速度較慢的自殺式無人機/巡飛彈,但得益於發射平台和彈藥的數量都很多,它們依舊給執行海上防空反導作戰的美軍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和威脅。 這是典型的透過對「低水平彈藥」的海量運用,實作「高烈度威脅」的效果,是「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素」的體現

胡塞武裝實施「襲船戰」

在始終不願出動地面部隊攻打胡塞武裝控制區的情況下,美軍只能以空襲和導彈襲擊的方式,盡可能地搜尋和摧毀胡塞武裝的彈藥庫、發射車和發射架等,但卻收效甚微。 時至今日,美軍始終無法徹底杜絕來自胡塞武裝控制區的反艦火力威脅,仿佛胡塞武裝有用不完且炸不盡的彈藥和發射平台 。而在島內台軍這裏,情況也與之相似,甚至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美軍的防空反導壓力很大

暫且先不論島內自研的「雄風-2」和「雄風-3」,光是可由4種平台發射的4款美制「魚叉」系列反艦導彈,就能從水面、水下、空中和陸地上實施帶有飽和效果的反艦作戰,若是只是一味地搞海上反導攔截,那居於守勢的一方恐相當吃力。 即便「魚叉」的綜合效能已不再先進,但只要來襲導彈數量多且是從多方向、多維度發射的,那防守方或仍會陷入同如今的美國海軍相類似的較為被動的境地 。於是,面對此類對手時該怎麽做呢?應對手段或許有兩個:

台軍「雄風-2」反艦導彈發射車

其一,在盡可能多地掌控此類對手各發射平台的部署位置和活動方位資訊的情況下,對這些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殺和封鎖。 先透過摧毀港口碼頭、機場跑道和道路等基礎設施,讓諸如水面艦艇、潛艇、戰機和發射車等無法有效使用,盡力困住此類發射平台,然後予以打擊 。至於已經那些在基礎設施被摧毀前就「跑出來」的發射平台,則要持續予以搜尋,並以「露頭即打」的方式消滅此類高時敏性目標。其二, 加快地面攻勢進度,以地面部隊攻占敵機場、碼頭、發射陣地和物資集散地的方式,一勞永逸地消除威脅

掛載「魚叉」的台軍戰機

總之,台當局和軍方高層在反艦導彈采購一事上的舉動雖然並不高明,但卻仍可能在狹窄的台灣海峽內造成極大的威脅,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