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台報社論:賴清德撼不動兩岸關系壓艙石

2024-06-03台海

參考訊息網6月3日報道 台灣【中國時報】6月2日發表題為【兩岸關系壓艙石 賴清德要把握】的社論。社論摘編如下:

5月30日後,島內各方原本期待兩岸觀光旅遊障礙能夠解除,但期望終究成為幻影。台當局和各機構部門從5月20日到5月30日,忽軟忽硬、相互矛盾的表現,一度讓人如墜五裏霧中,如今終於明白,柔軟的卓榮泰、鄭文燦、邱垂正,終究不敵強硬的賴清德、堅決「抗中保台」的安全團隊、好戰的民進黨立法機構黨團。

賴清德從5月20日就職到5月30日行政機構會議,短短10天就讓各方失望不已,「朝野」對抗激化、非核列車繼續急駛,賴清德當局前景艱困。

5月20日就職演說發表前,各方都曾有所期待,希望往有利兩岸恢復溝通對話、降低台海戰爭風險的方向發展,結果卻大異其趣。

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賴清德若要在兩岸關系上來硬的,就要在「朝野」關系上求穩,但賴清德卻一硬到底,立法機構內表決不過「在野黨」,就動員群眾包圍立法機構,企圖威嚇「在野黨」。只是民進黨慣用民粹虛張聲勢的戲碼,早已被人看穿,藍白通力合作下,立法機構改革相關「法案」三讀透過,藍白互信得以累積,將有助於長期合作關系的建立。

賴清德同時撕裂兩岸關系與「朝野」關系,意在刺激台海緊張以凝聚基本盤,再以所謂「反滲透法」等制造兩岸交流障礙,阻絕大陸對台灣的影響力,創造民進黨永遠當權的最大可能。但賴當局錯估情勢,大陸未放棄和統,台灣民意希望和平,美國不希望在東亞開啟第三場戰爭。民進黨「抗中保台牌」不好使了。

倒是大陸先後對台釋出和緩訊號,已對民心造成深刻影響。

從理性的角度看,軟的訊號代表大陸的戰略自信,有信心以實作兩岸心靈契合的統一完成中華民族復興,是對兩岸人民與世界繁榮最有利的選擇,但這並不代表大陸放棄「硬」的選擇。

所幸主流民意希望和平、支持兩岸交流,6月即將舉行的海峽論壇,今年報名爆表可見一斑。

兩岸關系有三個壓艙石:大陸對和統的戰略定力、中美不想打仗、台灣多數民意希望和平。這三個壓艙石,賴清德再硬也硬不過。過度「抗中」與非理性的非核政策,將對台灣經濟造成傷害,「在野黨」要有監督的勇氣,多數民意要勇於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