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富士康「賭輸」了!郭台銘做夢也沒有想到,「制裁」會來的這麽快

2024-09-07台海

前言

人生的磨難有多少,就會越興奮,郭台銘就是如此。在他的創業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難,但是他都一個個克服了,終於在眾多困難面前,迎來了光明的未來。

他的創業史可以用「跌倒再爬起來」來形容,但是沒想到他最後還是跌倒了,而且這次的跌倒還是他親手造成的,那麽發生了什麽事情呢?

為什麽會說富士康「賭輸了」?

郭台銘的創業路。

郭台銘是台灣人,家境十分模樣,父親在岸上一家工廠工作,而他的母親是一家批發店的小店主。郭台銘的父親是個樂天派的人,總是對未來充滿希望。

正是受父親的影響,郭台銘的性格中也有踏實肯幹這一點,腳踏實地去做每一件事情。

但是郭父的樂觀只能讓他們家暫時有飯吃,就比如郭台銘小時候生病的時候,父親沒有錢帶他去醫院,只能讓他和母親去走所謂的「偏方」,最後他們的選擇讓郭台銘差點病死。

之後郭台銘的父親再也沒有笑容了,不止是郭台銘,全家人都擔心以後的生活和生病,沒有錢怎麽辦,所以身為家中長子的郭台銘決定早早的出去工作。

郭台銘從小就有非常了不起的商業眼光和商業頭腦,他在12歲的時候就學會做生意了。他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就會主動去幫母親賣貨來換零花錢了。

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一直都在他的身上,就算他後來的道路走的艱辛,他也能很快的重整旗鼓。

郭台銘在初中畢業之後就出去找工作,進入到一家台灣省的商業單位中,擔任了三年的學徒工。

在此期間,他非常的努力上進,工作起來非常的勤勞,所以雖然在這裏工作了很長時間,但是薪金也沒有上漲。

這讓郭台銘感到十分失落,於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去美國發展。

郭台銘在1970年來到了美國,但是這時候他身上的錢已經不多了,本以為美國的工作機會會多,但是沒想到他在美國找了好久的工作,都沒有找到。

於是他只能回台灣繼續工作,在1974年,他才回到了台灣。在此期間,曾在美國的時候,郭台銘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制造業。

但是他選擇什麽呢?他在1975年決定投資生產塑膠膜的生產廠,但是這一決定還是不理想,郭台銘接連做了三次工廠都沒能成功。

此時郭台銘已經身無分文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他夢想,而是堅持了下來,這種堅持一直都在。終於他的新工廠在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之後,終於迎來了曙光。

郭台銘成立了鴻豐企業公司,而這一切都開始於他父母的支持。但是鴻豐企業也沒有紅火太久,第三年就因為其他的公司壓榨,讓他賺不到錢。

郭台銘還是有商業頭腦的,這也影響了他的決策。他選擇了代工行業,在1980年時成立了富士康,主要就是替他人代工生產零配件。

而且還根據客戶的需求提供相應的生產服務。郭台銘可以說是找到了一個「金礦」,因為他已經接到了國際知名的電子產品品牌——蘋果的代工訂單。

這個代工訂單非常的夯,很快就成為了富士康的「招牌」,也給他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但此時的郭台銘顯得格外的低調,「只想躲在黑暗中工作,不想過多的宣傳」。

富士康的崛起就是如此進行的,郭台銘憑借著敏銳的商業頭腦,抓住了市場的機遇。

但是郭台銘的野心還不止這些,隨著富士康的不斷壯大,他心裏的一顆野心種子也悄然生根發芽。

郭台銘做夢都沒想到。

富士康在郭台銘的帶領下,憑借著蘋果的代工訂單不僅將工廠落戶大陸,還在大陸建立了許多工廠。

富士康在大陸的建立也給大陸帶來了許多改革,同時也為大陸的經濟增添了許多活力。但是郭台銘還是有許多不滿,他在大陸雖然賺錢了,但是面對國內的薪水和待遇,他並不滿意。

因為他一直覺得大陸的勞動力昂貴,還不如其他國家的便宜。

他非常羨慕那些薪金比較低的國家,因為這樣收入就會大增,於是他就將目光投向了印度。雖然中國的薪金水平上升比較快,但是在郭台銘的眼中,中國的薪金還是比不上其他國家的。

但是有關富士康的報道爆出來了,讓我們看到了郭台銘的壓榨行為。

富士康的薪金比其他企業的薪金要低,而且有的工廠甚至還不按時發薪水,但是他們的工作強度卻是最大的。

然而這樣的工作環境還沒有結束,在富士康的過重的工作壓力下,有的員工甚至選擇了跳樓自殺,這讓郭台銘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員工的自殺給富士康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所以郭台銘只能做出改變,他對工廠的工作條件和員工的工作環節進行了改善,但是還是有許多人因為巨大的壓力選擇了離開工廠。

郭台銘壓榨人力的事情一樁樁發生在國內,外媒也對他進行了報道,當看到自己被報道後,郭台銘心裏十分不滿,於是就找出這家媒體進行了誹謗一案。

富士康在大陸發展已經有些不如從前了,因為中國逐漸實作了科技自主化,所以不需要富士康提供的代工訂單了。

富士康在大陸的市場份額也在逐漸的消散,所以郭台銘的目光又投向了印度。他準備將工廠遷至印度,但是在印度建廠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不好的事情。

雖然他將許多工廠遷至印度,但是並沒有讓他喜悅,反倒是讓他陷入了更加光明的未來。

在印度建廠的初期,他並沒有雄厚的資金註入,導致建廠的器材一直處於不完善的狀態。

所以工廠並沒有讓他想象中的產值那麽高,並且印度的員工素質也很低,有的員工根本不符合富士康的要求,這更加大的影響了生產。

所以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廠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這讓郭台銘變得更加煩躁。

富士康「賭輸」了。

富士康在大陸的工廠雖然有些不景氣,但是也不至於說要關停工廠,郭台銘自以為是的以為他將工廠遷至印度後,就能夠「收獲」了巨大的財富,便將工廠關停了。

原以為這樣會讓員工感激他,讓員工對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但是員工感受到的卻是無盡的恐慌和不安。

因為他們不知道富士康的工廠關閉後他們還有沒有工作,富士康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郭台銘以為員工會感激他,但是員工的壓力和恐慌的情緒讓他感到恐懼,於是就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段話:「富士康在大陸建廠,是給予大陸勞動力的機會,是還錢。」

這段話可以看出郭台銘的自私和無情,以為自己是在渡人,殊不知自己才是那個「受渡」人。 富士康關閉大陸工廠的訊息傳出後,許多富士康的工人「紛紛」倒在了富士康門口,造成了一起事故。

原以為是給員工一個「驚喜」,卻被員工當成了「噩耗」。

員工的生命是寶貴的,並且富士康的工人都非常年輕,但是他們的生命就這樣被抹去,是令人感到心痛的。而郭台銘也無法得到他想要的「保護」。

他認為自己是給大陸勞動力「創造」機會,是一種「還款」的行為,但是也隨之而來的就是經濟上的損失。富士康的大門一關,郭台銘存放在裏面的財富也隨之而來,失去的總是自己的。

結語

富士康如今不僅面臨著「缺錢」的現狀,還是「賭輸」的現象。

郭台銘當初考慮的問題並沒有想清楚就貿然作出決定,正是富士康的倒閉,才讓郭台銘看清自己的錯誤,挽回自己的所失。

但是卻改變不了富士康的現狀,郭台銘賭輸了,那麽他所要承擔的責任和風險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