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美國幾乎所有的政客,不分黨派,都把台灣當成遏制中國崛起的一個重要「抓手」,不斷派國會議員存取台灣,給「台獨」分子打氣。美軍更是把準備介入台海作為最優先的事項,企圖以武力來「威懾」我們不要武統台灣。但是在解放軍的實力迅速增強之後,美國政壇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最近美國【外交事務】網站發表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莊拿芬卡維利的一篇文章,揭露美國政壇長期以來存在的對台灣問題的錯誤認知,指出大陸統一台灣並不會威脅美國的全球性力量。因此,美軍不應該將台海作為未來作戰的重點,不應該尋求與解放軍進行決戰,而是應該透過別的方式來「威懾」中國。當然,他仍然堅持美國要支援台灣地區大量的武器,把台灣打造成「豪豬」以消耗解放軍的實力。但是,他又認為美軍不惜代價地幫助台灣是不可取的,應該把重點放在保衛日本、南韓等「盟友」上,以防止解放軍在占領台灣之後進攻這些「盟友」。雖然此人並未明確的說要「放棄台灣」,但比起美國政客和智庫鋪天蓋地的要「保衛台灣」的口氣,確實是退了一大步。
眾所周知,麥克阿瑟當年把台灣地區稱為美國「不沈的航空母艦」,二戰時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歐内斯特金稱台灣是「瓶子裏的軟木塞」,意思是靠台灣就能封鎖住被日軍侵占的中國大陸。近些年,美國政府為「保衛台灣」想了很多理由來說服美國民眾,什麽必須防止台灣的半導體技術落入大陸之手,什麽美國必須「保衛民主」,什麽「放棄台灣」會影響美國的「信用」,等等。但作者認為軍事原因恰恰不是美國必須「保衛台灣」的理由。解放軍已經擁有強大的太空、陸地、空中、海上和網絡軍事系統,足夠探測和摧毀遠離大陸海岸的美國及其「盟友」的海空裝備,不需要透過台灣這個小島來威脅美國。因為台灣海峽那一兩百公裏的寬度對於解放軍的遠端打擊能力來說沒有什麽意義,增加或者減少這點射程對解放軍來說影響都不大;雖然解放軍的作戰能力在某些方面仍然不如美軍,但是已經足以在家門口給美軍造成不可承受的損失。而且中國大陸擁有強大的工業實力,哪怕解放軍的損失超過美軍,也能夠快速補充新裝備持久作戰。這對於美軍來說就尷尬了:在台海與解放軍開戰,損失遠遠超過收益。這對於喜歡算經濟賬的美國人來說是相當的痛苦。
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多次宣稱他在任期內將努力避免戰爭,對台灣的政策主要是讓台灣花大錢買美國武器變成「豪豬」。雖然以「傳統基金會」為代表的美國共和黨保守派勢力制定了一個極端反華、主張武力「威懾」中國的「2025計劃」,但是這個計劃關於美國國內的政策由於過於極端而廣受批評,特朗普已經站出來與他們劃清界限,聲稱自己與這個「2025計劃」無關。另一個總統候選人哈裏斯本身並不善於外交,目前在公開講演中都盡量避免涉及台海問題、巴以沖突和俄烏沖突等問題,對中國台灣問題還沒有明確表態,但是她選定的副總統候選人、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卻不簡單。沃爾茲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來中國大陸教過書,此後幾十次存取中國,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對華友好,正相反,他支持各種獨立運動和反華勢力,完全有可能在台灣問題上制造麻煩。
所以,我們預計美國新政府上台後,不論誰當政,至少會繼續加強台灣的防務,這當然要台灣花錢,增強台灣以武拒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