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炎上「大禹治水」,「台獨」詐騙集團編造出的「神話」

2024-06-25台海

近期台灣有學生家長在網絡發文,指自家就讀台北明星高中的孩子對大禹一無所知,對中國歷史朝代順序也說不太清楚,他質疑「是不是108(2019)課綱在發威?」網絡輿論由此掀起一場大戰,台灣某位從外太空到內子宮什麽都精通的律師呼籲,「忘了大禹吧!現在的年輕人需要的,是記得對台灣或全世界有貢獻的歷史人物」;他還主張,與其學大禹治水的「神話」,不如在教科書裏多介紹八田與一。

這位律師的觀點,在「反中」勢力龐大的台灣網絡世界占了上風,不少側翼紛紛跟風發文,無不宣稱「夏朝」並不存在,「大禹治水」不過只是神話傳說罷了。 其實真正發威的不是「2019課綱」,而是「去中國化」主導下的反智思維。 類似的論戰已非首次,此前有作家吳淡如驚訝台灣很多小孩不知道孫中山是誰;這時就出現了一堆「鍵盤史學家」,言之鑿鑿孫中山就是個「戀童癖」,從而認為不需學習如此「變態」的孫中山。

早在2018年,專治中國上古史的台師大文學院前院長王仲孚便曾「預言」,這套新課綱會讓台灣下一代「沒有史觀」「中國文明起源的石器時代沒有了,夏商周三代也沒了,大禹治水傳說、甲骨文發現可以不知道嗎?」沒想到老先生的憂慮竟一語成讖,兩岸「互不隸屬」的「去中」之矛,在今天真的刺向了「大禹治水」。

最新考古研究證明大禹治水恐怕不只是「傳說」

台灣宜蘭大學博雅學部教授陳復投書台媒指出,質疑大禹是否存在的說法,突顯了他們「歷史知識尚停留在五四時期,只記得顧頡剛主編【古史辨】這類‘疑古派’的想法。」此話所言不假。近來中國大陸考古的進展,以及古代散佚的文獻出土,不斷強化了夏朝的存在,同時證明了「大禹治水」恐怕不只是「傳說」而已。

打從1959年71歲高齡的史學家徐旭生,其跋山涉水的尋找「夏墟」之路發現了位於偃師二裏頭村的遺址,至今歷經三代考古人的努力,二裏頭遺址實證為夏朝中晚期都城遺存,已逐漸成為學界共識。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裏頭工作隊領隊趙海濤表示,在中國早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裏頭都城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體結構和眾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間分布格局。」

勘測面積約有300萬平方米的二裏頭遺址,到目前為止僅發掘了1.6%,但其成果與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對於中國文化起源的「滿天星鬥」說,相互呼應。獲得第6屆唐獎漢學獎的史學家許倬雲,在其作品【說中國】和【經緯華夏】等書都根據考古資料提出,夏、商、周這三個復雜共同體的連續發展,都以後世所謂的「中原」地區(從黃河三角洲頂端到關中平原)作為基地,此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核心地帶。

此外,美國權威【科學】(Science)雜誌2016年曾發表一篇論文,作者為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教授吳慶龍,結合台灣、美國等研究團隊,在青海省黃河沿岸進行調查,研究滑坡壩的殘余壩體,以及堰塞湖和潰決的洪水遺留下的沈積物,還在廢墟中發現了三名死於公元前1920年兒童的骸骨。該研究顯示這裏曾發生過一場災難性洪水,是過去一萬年來地球上發生過的已知規模最大的洪水之一,與中國第一個王朝開始時傳說發生的特大洪水相符。英媒BBC加以報道,指「大禹治水可能不只是傳說」。

清華簡發現失傳文獻,走出疑古派對夏朝的懷疑

而在文獻材料方面,【詩經】【左傳】【尚書】等眾多先秦典籍均提及夏朝,司馬遷的【史記】中也清楚記載了夏商周三朝更替的歷史。近來最引人矚目的再現材料,為北京清華大學2008年7月入藏一批總數約2,500枚的戰國竹簡,被稱為「清華簡」。「清華簡」的研究人員從中判讀出一篇久已失傳的先秦文獻【參不韋】。據北京清華大學公布的研究成果,該簡文為夏代歷史研究提供了不少新的材料,主要展現在以下三點,有助於走出近代以來疑古學派對夏朝記述的懷疑:

一是故事發生背景與洪水有關,這與現有傳世文獻【尚書·洪範】和清華簡【五紀】類似,或說明夏朝的崛起與治水有很大關系。二是這篇文獻記錄了啟的祖父鯀治水失敗、遭到處罰,啟的父親禹治水成功、受到褒獎的過程,這與傳世文獻中對三人關系的記載也是一致的。三是這篇文獻講述啟如何建邦治政,這與傳世文獻中啟做為夏朝第一任君主的身分也是一致的。

按照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運用,夏朝的存在與大禹治水的流傳,就像陳復教授該文所說,「並非電洞來風」。當然,盡管考古與歷史證據不斷更新,對台灣某些人來說依舊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信者恒不信」。因為 自台灣當政者從「反共」走向「去中」,「新興國族」打造過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對於歷史認識虛無化,以助於政治人物改造、編織出一套橫空出世的「台灣國史」。

政治詐騙不放過歷史,造就「神話」與「神化」

這就是為什麽,雖然張光直等專家的研究都表明,南島民族極為可能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可是蔡英文還要特意跑去大洋洲小島展開「尋根之旅」。這就是為什麽,明明鄭成功父子之參軍陳永華在台南興教設學,可是曾任台南市長的賴清德,卻將台灣歷史閹割之後再嫁接到1624年荷蘭統治時期。這就是為什麽,蔣渭水無懼地在日本檢察官三好一八面前強調:「台灣人不論怎樣豹變自在,做了日本國民,便隨即變成日本國民,台灣人明白地是中華民族即漢民族的事,不論什麽人都不能否認的事實」,但當代台灣還是被「台日友好」的政治口號引導,自我幻想為日本的「國境之南」。

真要說「神話」不可信, 八田與一和嘉南大圳的「故事」,就是台灣社會最大的「神話」。 日據時期嘉南大圳的完工後,增產的農產品被以低價運往日本,台灣一般平民仍要以番薯簽餬口,無法食用白米飯。史實昭昭,硬生生被改編為「台灣的美好時代」,八田與一則被「神化」為「需要台灣人尊敬與記憶」的「治水之父」。

與「大禹治水」爭論爆發的差不多時間,新聞報道今年台灣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申請分發掛零,校方認為主因在於「AI浪潮沖擊」。其實完全沒必要讓AI背這個黑鍋,歷史在台灣被各種政治謊言與想象所踐踏,蹂躪到自我面貌已然模糊不清,「台獨」政治詐騙集團連歷史教育都不放過,造就出一只又一只對西方神話心向往之,卻對中國歷史不屑一顧的「青鳥」。

本文原載台灣【風傳媒】「張鈞凱專欄」,2024年6月24日。

#大禹治水不只是傳說# #台獨政治詐騙集團# #神化八田與一# #嘉南大圳神話# #台灣去中國化的反智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