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大陸強調和平統一,要解放軍做好海上鬥爭準備,這話的玄機是什麽?

2024-09-18台海

大陸再一次在講話中對台海局勢定調, 和平統一仍然是我們的首選,這讓台當局直接就樂壞了,認為「危機」解除了。

但大陸同時也明確表示, 要求我軍官兵做好海上鬥爭的準備。 這一番話使得民進黨當局剛剛放下的心又懸起來了。

台當局本以為形勢緩和了,沒想到大陸這次看似「緩和」實則「升級」,那麽 我們這次「和平統一」這四個字中到底蘊含著怎樣的資訊?

「以台制華」就是幻想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我們對於台海問題有了新的表述。

總結來看, 雖然「和平統一」還是首選,但是我們也給解放軍下了新的任務,即全面加強備戰練兵,統籌軍事鬥爭的準備,尤其是海上鬥爭的準備。

近些年來台軍在台島西海岸持續加強所謂的防禦部署,甚至認為「統一戰爭」一旦開打,台軍可以憑借自身的地理區位優勢和我軍打「不對稱戰爭」,就是和我軍打城市戰、巷戰、搶灘登陸戰,這一觀點可謂是荒謬至極。

要知道現代戰爭不管是以什麽樣的形式來打,歸根結底都是在爭奪制空權和制海權。 我軍的第五代戰機殲20、四代半重型戰鬥機殲16、新一代重型艦載機殲35,幾乎將台島領空完全掌握。

當然,台當局也有自己的「應對方法」,那便是南北搞愛國者防禦系統,中間再搞自研的「天弓3」防禦系統。 那台當局將我軍的東風導彈部隊和火箭炮部隊置於何處呢?

如果戰鬥一旦開啟,這些目標就是我軍各式導彈和火箭彈優先狙殺的目標,因此台軍自稱所謂的「層層防禦」,不過是哄騙以及的招數罷了。

最基本的戰鬥優勢都沒有,台軍談何「撐100天」,打「不對稱戰爭」?

那麽既然制海權的優勢在我們這邊,為什麽我們還是要說「海上鬥爭」?

實際上站在我軍的角度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大局已定,二是防範周邊國家的介入,三是為未來做鋪墊。

先說第一個,一旦開打,我們的軍事實力,在島內拿下台軍實際上已經不成問題,但是海面上我們必須要註意,如果我軍沒有在開戰初期迅速拿下台海軍,形成了力量空洞,那麽台獨分子的外逃基本上的板上釘釘的事情。

而且 雖然台海軍並沒有幾艘大型艦船,可是我們要註意,台軍的主力艦船還是以美國的導彈驅逐艦為主力,我們必須有迅速擊潰的實力。

再說外部,周邊國家諸如韓日美菲,在開打時絕不可能坐視不理,尤其是美國曾發表聲明,如果我們對台動手,他們將封鎖巴士海峽,也就是封鎖台南部,使得我軍艦船只能從台北部繞行至台東,無法形成合圍。

而且, 如果我軍主力艦隊均選擇從台北部繞行,美日韓三國會不會對我軍形成圍堵?這都是未知數。

可以說,我們就是要透過海上鬥爭加強自身海軍軍力,突破美國及其盟友們的封鎖,讓美國及其盟友們的計劃破產,進一步保障統一大業。

最後一點就是戰後問題,正所謂「打江山易,守江山難」,解放台島之後,我們就相當於正式「破除」美軍的第一島鏈封鎖,我們的軍力部署調配也必須要隨之改變。

屆時,台島作為中國東部的「突出部」,勢必要面對防禦新形勢,如果我們不提早做好海上鬥爭的準備,屆時突如其來的格局變化只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因此海上鬥爭歸根結底就是三個大方向,戰前、戰中、戰後。

那麽 我們「和平統一」的背後,到底蘊含著什麽意思?

和平統一不等於不會動手

我們要明白的是, 我們一直說的是「強調」和平統一,不是必須和平統一,和平統一始終是我們的首選大方向。

而「和平統一」是有很多種實作形式的,我軍很早就有關於「和平統一」的鬥爭經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解放戰爭中的「平津戰役」中的「北平模式」,就是就是把刀架在傅作義的脖子上,逼其和平交出北平政權。

可以說, 不論是「以武促談」還是「北平模式」,其本質都是和平統一的一種。

而且和平統一從來都不是我們坐在談判桌上,等著民進黨當局來談,等我們自然是能等的,但是我們不能只是等。

我們最終要達到的是「統一」,而「和平」是我們最想看到的,所以說這次「和平統一」的同時準備「海上鬥爭」,其實並不矛盾。

我們沒有動手也並不是像台當局所說的,畏懼「不對稱戰爭」、畏懼「背後的美國」,正相反如果要拉開陣仗正面對抗,這些對於我軍而言都不是大問題。

而唯一的問題就是島內的人民群眾,可以這樣說, 一旦戰爭的壓力真的來臨了,究竟有多少台灣民眾會跟隨台當局負隅頑抗,還是個未知數。

但需要我們關註的是, 如果台獨分子拿著台灣民眾當擋箭牌怎麽辦? 如果我軍的行動造成了島內的社會秩序混亂怎麽辦?

這是我們必須要上心的問題,畢竟「戰爭是政治的延伸」。

可以說, 我們這次一席話的玄機就在於,如果賴清德及其爪牙還是要頑抗到底,打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