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國民黨老兵,與家人失聯48年,89年回大陸見老婆:真傻等我一輩子

2024-05-28台海

"國民黨老兵,與家人失聯48年,89年回大陸見老婆:真傻等我一輩子",這個標題讓人浮想聯翩,令人好奇其中的故事情節。一位國民黨老兵在內戰時期隨部隊退守台灣,與家人失去音訊長達48年之久。令人驚訝的是,盡管如此漫長的時間流逝,他的妻子竟然一直在家裏等待他的歸來。難道她就這樣默默地守候了近半個世紀嗎?在這48年裏,她經歷了怎樣的艱辛和無助?最後老兵是如何與妻子團聚的?他們重逢時會是怎樣一番場景?這其中必定蘊含著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命運的捉弄:戰火紛飛中的別離

1938年秋,抗日戰火正在國內蔓延,炮火連天的硝煙四起,曾經寧靜祥和的山東鄉野也不免遭受波及。就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一名熱血青年毅然離鄉參軍,誓要驅除日軍兇徒,匡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基業。

這名叫作屈光傑的青年,當年才19歲芳華正茂,他出身於榮成富戶人家,本該衣錦還鄉,安享其成。但熱血沸騰的心卻久久無法平靜,面對和平歲月驟然被戰火吞噬的現狀,屈光傑無法淡然視之。

就在1938年的一個深秋之夜,幾名熱血青年敲開了屈光傑的家門,二話不說便把他拽了出去。其中一人開言道:"國難當頭,我等豈能閑適之?"屈光傑點點頭,毫不猶豫地拿起被裹好的旅行包跟了上去。

旅途正是反抗日軍的第一步,從此屈光傑就這樣頭也不回地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妻子張芳華的身邊。臨行之際,張芳華正在熟睡,就這樣錯過了最後一面的機會。

從山東威海出發,一行人踏上了漫漫征途,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了四川成都的黃埔軍校,開啟了一段嶄新的軍教生涯。可就在這段意氣風發的歲月裏,一個令人痛心的訊息也隨之傳來——屈光傑的妻子張芳華在老家接連遭受了沈重的打擊。

張芳華自屈光傑參軍後,一直等待著他的音訊。然而日子一天天過去,信件寥寥無幾。就在她還抱有希望時,令人沮喪的噩耗接踵而至:嶽父去世,公公也因思念過度而抑郁身亡,連一語未能道別屈光傑的名字;娘家人對屈光傑的不辭而別耿耿於懷,生怕張芳華就這麽白白錯過人生;街坊鄰裏也對這個落單的少婦或同情或冷嘲熱諷......

一連串悲傷的變故,讓張芳華的內心像被暴風驟雨狠狠擊中,瀕臨崩潰的邊緣。就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卻發現娘家和公婆家都不想她回去。於是,這個年紀輕輕的妻子,只得暫時寄人籬下,在外人眼裏過著可憐又可笑的生活。

二、坎坷歲月:妻子"英勇"守候家園

日子一天天過去,張芳華的處境卻沒有半點好轉。抗日戰爭硝煙滾滾,張芳華這個年輕妻子不得不獨自一人扛起整個家庭的重擔。

公公去世後,張芳華只得去投靠丈夫的弟弟。弟媳體弱多病,幾乎所有家務活全壓在張芳華一個人身上。洗衣做飯,照看孩子,張芳華拼盡全力也難以應付日益增多的家務重擔。好在四個侄兒都很聽話,把張芳華當成親娘一樣敬重。

就這樣,在張芳華被迫承擔起了一個家庭主婦的所有責任。白天,她忙於照看四個年幼的侄兒;到了晚上,則是為弟弟和弟媳料理家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屈家的這個年輕媳婦硬是撐起了整個家的重擔,把這四個孩子拉扯長大。

可是,國家的形勢卻讓張芳華時常陷入艱難境地。由於屈光傑參軍的緣故,張芳華不但遭受了戶口被剝奪的懲罰,就連丈夫的弟弟在單位也屢受牽連。生活的重壓,加上來自權力的迫害,簡直讓張芳華活不下去。

為了不連累親人,張芳華決定暫時離開青島,回到自己的娘家高密老家。沒想到當她回到家鄉時,父母早已去世,兄弟姐妹也都另覓高就,只剩下一間破舊的老宅。村裏原先屬於自己家的地也早已分了個幹凈。

於是,張芳華就在荒山野嶺間開墾土地,靠著一點微薄的收成度日。勤勞質樸的她,始終沒有放棄對丈夫的等待。每當有外鄉人路過,她都會追問屈光傑的下落,可惜這48年來,一點訊息也沒有。

直到有一天,張芳華的小侄子騎著單車,硬是從青島騎到高密老家來看她。這個由張芳華親手拉扯長大的孩子,對她有著無微不至的眷戀。等到侄兒長大,經濟條件好轉後,他們就把張芳華接回青島,好好孝敬這位曾經全心全意照顧他們的姑姑。

自那以後,張芳華就在姐妹四個家庭之間輾轉照應,幫忙帶孩子、做家務,過著她最後的晚年。往事歷歷在目,張芳華對丈夫的思念卻早已消磨殆盡。整整48年過去,她的心已經由最初的迷惘和苦苦期盼,慢慢走向了釋然。

三、滄海遺珠:平凡老兵內心世界

與妻子張芳華在家鄉經歷坎坷命運的同時,屈光傑本人也在戰火洗禮中飽嘗艱辛。

1938年離鄉參軍後,屈光傑一路輾轉來到位於四川成都的黃埔軍校,開始了他人生的新篇章。在這裏,他接受了嚴格的軍事訓練,磨礪了意誌品質。課堂中老師諄諄教導:"國家才是永恒,個人的生死則是短暫。"屈光傑由衷地被這種愛國情操所感染。

1941年,屈光傑順利從軍校畢業,獲編入國民革命軍第74軍。接下來的幾年裏,他跟隨部隊輾轉作戰於湖北、河南等多個前線,親身體會了戰火紛飛的殘酷。槍林彈雨中,他曾不止一次置生死於度外,但最終卻總能僥幸逃生。

直到1949年,國民黨在內戰中遭重創,只得放棄沿海城市,向台灣撤退。屈光傑的部隊也被迫退守金門,與大陸徹底隔絕。對於這個才僅30歲出頭的年輕軍人來說,分隔兩岸的局勢無疑如一場夢魘,他再也回不了山東老家,也聯系不上妻子的訊息。

眼見國民黨在台灣的處境一日比一日艱難,不少曾經的軍人都選擇了"老殘遊擊"回大陸。然而,作為軍人的屈光傑沒有這樣的自由,只能硬扛下來。1950年,他們被安置在台灣的金門、馬祖一帶,從事防務工作。

雖然生活拮據,但在戰火年代磨礪出來的意誌力,讓屈光傑仍舊堅持著希望。他牢牢地相信,總有一天兩岸的局勢會好轉,他一定能夠重新踏上祖國的土地。這種夢想似乎也成為了他茍延殘喘的動力。

為了維持家徒四壁的生活,屈光傑不得不從最底層做起。白天,他在馬祖戍守;晚上,則在當地一家小作坊打工維生。隨著年齡漸長,他也曾嘗試過做小生意、開小賣部等勉強度日。盡管生活窘迫,他卻從未忘記過妻子張芳華的面容。

老兵的眷戀終究無法完全拋之腦後。隨著時光流逝,屈光傑已步入古稀之年。在這個人生的最後階段,他對故鄉的眷戀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馬祖這個小島上,他常常會凝視著海的另一端,那一望無際的地平線。

歲月終將老去,但骨子裏的家國情懷卻永不磨滅。這份執著的眷戀,或許也讓老兵在漫長歲月裏仍保有一線生機。從辛勤勞作中汲取力量,期待著有朝一日能重返故裏,也是支撐著屈光傑活下去的信念。

四、驚世一瞥:同鄉前來捎信

就這樣,一去就是48年。歲月如梭,光陰荏苒,張芳華和屈光傑這對佳偶好像已經永隔天涯,音訊全無。直到有一天,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讓他們的生命重拾了曙光。

那一年,一位和屈光傑同鄉的老人突然找上了張芳華。那位老人原本也曾參軍,後來下落不明。幾經周折,他終於摸清了屈光傑的下落,專程從台灣來到了山東青島。

"芳華啊,你可知光傑的訊息嗎?"老人一開口就問道。張芳華心中一驚,面露驚疑之色。

"你說的是我先生屈光傑嗎?他當年不是參軍了嗎?"

"正是,正是。"老人連連點頭,"當年他也是隨我一起參的軍,後來就失去了音訊。這些年我四處查訪,終於發現他如今下落在台灣馬祖一帶。"

張芳華靜靜聽著,眼裏噙滿了淚水。48年了,她從未放棄等待,而命運終於給了她一線生機。

老人繼續說道:"光傑托我帶個口信,說他一直在馬祖戍守,生活清苦。當年兩岸分治,他也不得不留在那邊。只是一直沒有回來的機會,也無法給你送信。"

張芳華聽罷,眼淚奪眶而出。48年了啊,她的心中百味雜陸。既慶幸先生還安在天之靈,又無限感慨這漫長的等待和分隔。

"可是,光傑他說,他現在已經年紀太大,連路費都湊不齊,也無法過來探親。"老人無奈地說,"不過他托我轉告你,讓你節衷約束,好自為之。"

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屈光傑至今仍想著自己,只是境遇艱難,無力回鄉而已。而她呢?48年來,她不也是一直在默默等候著嗎?思及此,張芳華的眼淚在臉上肆意滾落。

老人見狀,亦是垂淚。"要不,你跟我一道回台灣看看他?至少能見上一面。"

"我們守望了48年,又何懼多等幾年!"張芳華擦了擦眼角的淚水,語氣堅定地說,"只要他還在人世,我都會等候他歸來。"

從此,張芳華又重新生出了希望。她開始整理家園,打理家務,為有朝一日與丈夫團圓而做起了準備。要知道,分隔48載,她想和屈光傑說的話,可太多太多了。

五、破鏡重圓:漫漫歸途終有期

1989年,時值春暖花開之際,一個振奮人心的訊息傳遍了整個大陸——兩岸將恢復航空直航,分隔38年的親人終能團聚。

這個喜訊無疑讓張芳華的心為之一振。雖然她已年過八旬,但當年那位老兵捎來屈光傑訊息的一幕,仍歷歷在目。如今,她終於有機會再次見到自己的夫婿了。

5月21日,首班兩岸直航航班從台北起飛,直撲上海虹橋機場。航站樓大廳內,一位花白頭發的老婦人獨自坐在角落,眼神中透著無限期盼。

她就是張芳華,今年84歲高齡。為了這一天,她已等待了48載。48年的光陰,足以讓一個年輕女子老去,但她卻始終心系丈夫的音信。

"芳華,芳華!"一個遙遠的聲音打斷了張芳華的沈思。擡眼一看,一位同樣風燭殘年的老人正向她走來,身影有些飄忽。

"光傑?真的是你!"張芳華激動地站起身來,眼淚已汪汪而出,雙手不住地顫抖著。

"等很久了吧,芳華。"眼前這個曾經意氣風發的軍人,如今滿頭白發,身影佝僂。他慢慢朝妻子走去,雙手與張芳華的纖纖玉手相扣,緊緊地握住。

張芳華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只是止不住熱淚盈眶。48年了啊,她等了48年,就為了這一天的重逢!

"對不住啦,讓你久等了。"屈光傑開口,聲音嘶啞,"當年我隨軍離開山東後,便再也回不了家鄉。後來又遭遇兩岸分治的變故,音訊全無,萬萬沒想到會等這麽多年才能見你一面。"

張芳華搖了搖頭,用手帕拭去眼角的淚水。這一別,終於以團圓作結。雖然年紀已高,容顏逐漸失卻當年的風采,但就在今天,她終於實作了當年最心心念念的願望。

"你瘦多了。"屈光傑端詳著妻子滿是皺紋的面容,心裏不免感慨萬千。果然是兩個世界啊,他在馬祖那邊勉強度日,而妻子卻在大陸獨自扛起了一個家的重擔。

"我們回家吧,光傑。"張芳華攙扶著丈夫的手臂,朝出口走去。88歲的她,終於有了暮年的依靠。48年啊,48年的煎熬和等待,終於得到了圓滿的結局。

此後,這對老伴便在青島定居下來。他們每天相依偎,細數著當年的種種遺憾與不舍,也暗暗慶幸上蒼仍留給了他們一線生機。夕陽無限好,只缺曾經的伴侶,如今終於是與昔日重逢了。盡管兩人的生命已進入最後階段,但至少在有限的時間裏彼此可以互相依偎,傾訴無盡的相思之苦,彌補曾經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