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中越劃界,為何邊境地區的越南人爭相歸附中國?
1887,三島歸來:一群「越南人」為何爭做中國人?
鹹鹹的海風裹挾著漁網的腥味,拍打在蘇光清黝黑的臉上。他瞇起眼,望著眼前這片碧藍,心中翻湧著難以言喻的激動。漓尾島的哈亭裏,剛剛掛上他親筆題寫的對聯:「古在南邦成原例山河之永固;今朝北國敬嚴村社稷之遺風」。 這不僅僅是一副對聯,更是他,以及島上所有京族人對未來的期盼,對新身份的認同。 1887年,中法劃界,京族三島——巫頭、萬尾(漓尾)、山心,正式歸屬中國。這訊息如同春雷,炸響在這片平靜的海面上,島上的京族人奔走相告,歡欣鼓舞,他們要成為中國人了!
這看似不可思議。京族,即越族,是越南的主體民族。為何他們會如此渴望成為中國人?這要從京族,以及這片土地錯綜復雜的歷史說起。
京族,並非一開始就是一個獨立的民族。 秦漢時期,越南北部便已納入中國版圖,在長達千年的時間裏,接受著中華文化的熏陶。唐代之後,當地居民已與漢人無異,都以漢人自居。五代十國,越南趁亂獨立,但仍視自身為「中國割據政權」,如同藩鎮割據,而非「外國」。這種認同一直延續到1174年,越南正式與中國建立宗藩關系。此後,越南的民族意識才逐漸覺醒,「京人」、「寨人」、「蠻人」等稱呼,開始有了新的含義。
京族三島的命運,也如同這民族認同般,經歷了漫長的漂泊。最初,這裏只是無人問津的荒島。明朝正德六年(1511年),越南漁民發現了這片富饒之地,開始移居至此,以漁業為生。由於中國並未實際管控,這裏形成了自治的局面。島民與鄰近的中國人交往,稱中國人為「唐人」,被中國人稱為「安南人」。他們使用越南年號,保留著越南臣民的意識。
然而,這片土地的歸屬,卻始終模糊不清。 名義上,它屬於越南永安州。 但永安州本身就是中越模糊地帶的產物,其歸屬在歷史上幾經變遷,如同一個被雙方拉扯的孤兒。明清時期,中越圍繞邊境問題齟齬不斷,越南不斷蠶食中國領土,造成大量「飛地」問題。京族三島,便是其中之一。
歷史的轉折發生在19世紀末。法國侵略越南,中法戰爭爆發。京族人被卷入這場戰爭,親身經歷了法國殖民者的殘酷統治。與此同時,清政府在中越邊境談判中,意外地占據了上風。 1885年【中法新約】簽訂,勘界工作開始。
這本是一場充滿爭議的談判。邊境地區錯綜復雜,中越居民混居,難以劃分。欽州的中國人去芒街經商耕種,卻送子女回欽州讀書參加科舉,中舉後又回越南做官。如此交織的社會關系,如何界定國籍?
然而,法國的侵略,卻意外地促成了京族人的選擇。他們親眼目睹了法國殖民者的暴行,對殖民統治充滿了恐懼和厭惡。 相比之下,他們對中華文化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對清政府也抱有希望。 因此,當劃界談判開始時,他們幾乎一致希望歸屬中國。
清政府也並非毫無準備。他們據理力爭,指出爭議地區自古屬於中國,只是被越南越界蠶食。最終,清政府以通商為代價,換回了東興、江平、白龍尾半島,以及京族三島的主權。
訊息傳來,京族三島沸騰了。 蘇光清飽含熱淚,寫下了那副對聯,表達了京族人對新生活的憧憬。他們不再是無根的漂泊者,而是擁有了祖國,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員。
1887年的劃界,不僅僅是一次領土的變更,更是一次人心的回歸。 京族人的選擇,並非簡單的改換國籍,而是對文化認同、對和平生活的渴望。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民族認同的力量,也為這段復雜的歷史,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如今,京族三島依然寧靜祥和,世代居住於此的京族人民,守護著這片土地,也守護著他們對祖國的熱愛。 這段歷史,或許會被時間沖淡,但那份對故土的眷戀,對和平的渴望,將永遠銘刻在京族人的心中,代代相傳。
本文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任何不良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