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台海

大陸用了6個月,讓金門明白一條硬道理,加速「金門去軍事化」

2024-08-14台海

從「2.14」惡性撞船事件後,大陸用了6個月時間,讓金門明白了一條深刻的道理,自己絕對不能成為兩岸關系中的那個「引爆點」,想發展就要積極配合大陸對兩岸的宏觀規劃。

所以這大半年來,金門一直在采取一系列措施「自救」。而最新的動向,是地方行政機構的兩個黨團發起聯署活動,對賴清德當局提要求,要對方全力支持建設廈金大橋,並將金門設立為「非軍事區試點」。

【金門非軍事化可以讓金門無法成為兩岸的引爆點】

而這一提議,獲得了金門政界人士的一致支持。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金門在兩岸關系間的微妙心態。聯署發起者就提到,金門、廈門近在咫尺,從以前開始就「相互依存」。

不過從我們的視角來看,「相互依存」四個字,似乎有點硬攀關系、自擡身價的嫌疑,因為現在是金門的基本生活水平,都需要靠廈門來維持,後續發展也深度依賴「小三通」。

【金門發起聯署活動,要求民進黨支持建設廈金大橋】

金門的基本生活肯定是離不開廈門的,但反過來就未必成立了。但必須承認的是,廈金合作,在兩岸關系中確實有一席之地。

換作以前,兩岸關系還沒有現在這麽尖銳時,金門還能心安理得地生活在舒適區,繼續享受「小三通」帶來的各種紅利。

但從「2.14」惡性撞船事件為起點,這大半年來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包括大陸海警在金門周邊開展的常態化執法活動。這些都在提醒金門,台海局勢一旦惡化,自己的處境就不容樂觀,要想安居樂業過生活,就必須要在兩岸關系中采取更積極的態勢。

【聯署活動得到了金門政界的一致支持】

所以這次聯署活動的召集人,後面幹脆挑明,,「小三通」啟動二十余年來,兩地經濟生活圈已經是「大環境趨勢」,特別是在大陸這裏,金廈大橋的建設工作是「如火如荼」,民進黨這邊也要有所表示,最好是合力促成這一專案。

金門政界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提案獲得透過,金門就不僅僅是「非軍事區試點」那麽簡單,也有望站在兩岸經濟建設合作的前沿,這顯然是相比站在「沖突前線」更好的選擇。

金門與廈門通水之後,接下來就是通橋、通電、通氣,而這些基本生活保障,島內給不了金門,畢竟金門離大陸更近,和廈門是隔海相望。

【金門的基本生活水平全靠廈門保障】

這裏補充一句,早些時候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柯文哲給自己造勢的時候,就邀請郭台銘到金門海邊散步,坐在長椅上看著燈火通明的對岸,之所以要擺出這種姿態,無非是這些政客深知,金門對兩岸關系的看法,與島內有很大不同。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與廈門長期保持深度互動,在「小三通」的框架下加速融合,對金門有莫大的吸重力。

特別是廈金大橋,大陸這邊已經開始動工,更加劇了金門的緊迫感。有一點是很確定的,金門要想繼續發展,繼續在兩岸關系中有所作為,就必須要與島內不健康的政治風向保持距離,主動將自己與大陸對兩岸的統籌規劃對接起來。

所以這次聯署活動能爭取到金門政界的一致支持,也就不奇怪了,畢竟這關系到金門的切身利益,由不得他們不務實。

【柯文哲當初在金門造勢,就沒忘記迎合金門對兩岸關系的訴求】

當然了,民進黨肯定不會輕易松口,因為這次聯署活動,等於是逼著民進黨承認,島內沒有讓金門發展起來的能力,金門從基本生活水平,到後續的長遠規劃,都離不開大陸。

而且以現在民進黨「逢陸必反」的調性,這份聯署提案估計後續是不了了之。我們也不難看到賴清德上台後,在兩岸關系上的所作所為,相比起前領導人蔡英文可謂是變本加厲。

近段時間兩岸的爭端頻發,金門不只是一個旁觀者,也是重要的當事方,但兩岸關系緊張對金門沒有一點好處。

在大陸與島內矛盾趨於激化時,金門現在絕對不想站在最前沿,更不想成為那個引爆點,所以才有了這次聯署活動。

【國務院去年提的【二十一條】,開頭就提出要解決台灣問題】

與其說這次聯署活動是給賴清德當局提建議,其實有一些「先斬後奏」的既視感,總不能說民進黨那邊不同意,金門這邊就要放棄大好的發展機會,即便非軍事區試點搞不成,通橋通電總是要繼續推進下去的。

民進黨所能做的,無非也就是用行政手段,拖延這個結果的到來,但無法改變最終的結果。因為金門與廈門的「小三通」,本來就可以視為統一後兩岸融合的示範性工程,而且不用非得等到統一之後,現在就可以推動。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去年國務院釋出了把福建省建設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二十一條意見,其中對台灣的幾個外島,已經有了完善的規劃,要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在金門和廈門,馬祖和福州打造兩個「同城生活圈」。

「同城」兩個字,可以說是意味深長。而現在看來,金門對這一規劃很感興趣,但感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同城生活」,終歸是在兩岸統一的框架之下。金門如果對「統一」兩個字避而不談,也有舍本逐末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