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一位德國人來到中國學武嫁給中國人,打算回德國開武館教中國功夫

2024-07-21體育

一、安娜,一個80後的德國女孩,從小就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中長大。她的父母都是俄羅斯人,早年來到德國發展,父親是軍人,母親是醫院高管。

盡管是獨生女,但父母從不溺愛她,而是鼓勵她追隨自己的興趣。安娜的武術之緣始於小學時期。一天,她在報紙上看到了附近武術學校的廣告,興致勃勃地去試課。

當她看到師傅帶領學生們練習武術時,那一招一式的力量深深吸引了她。她纏著父親為她報名,開啟了她的武術之旅。

在努力讀書的同時,安娜對武術的練習也異常勤奮。她心中懷著一個夢想——有朝一日能去中國武術發源地參觀。終於,在13歲那年,她獲得了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機會。

踏入少林寺的那一刻,安娜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莊嚴肅穆的大殿,形態各異的塔林和佛像,深深震撼著她年輕的心靈。

她回憶道:"沒想到之前一直停留在電影裏的少林寺此刻會出現在眼前。"唯一的遺憾是時間太短,還沒待夠就不得不返回德國。

這次短暫的參觀之旅,在安娜心中種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回到德國後,她的思緒依然留在中國,心心念念著少林的武術、中國的美食和大好河山。

她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再次與中國相遇。2007年高中畢業時,安娜覺得時機已到。她向父母表明了想去中國學習的心願。

一向尊重她選擇的父母支持她追尋夢想。懷著對中國文化的憧憬和熱愛,安娜踏上了她的中國之旅,開啟了一段改變她一生的奇妙經歷。

安娜帶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開始了她的中國之旅。然而,現實並不如想象中順利。她的第一站是上海,在上海財經大學報名了為期一年的漢語班。

但是,班裏都是外國人,除了老師,大家都是雞同鴨講,最後幾乎什麽都沒學會。面對這個挫折,安娜並沒有放棄。她毅然決然地來到了河南登封的武術學校,這裏是她武術老師的故鄉。

在這裏,她與當地學生同吃同住,度過了一年刻苦學習的時光。這段經歷不僅讓她的武術技能更加精進,更重要的是,她終於能夠用流利的漢語與人交流了。

正當安娜沈浸在武術和中國文化的學習中時,她被德國的一所本科大學錄取了。雖然猶豫再三,但她還是決定暫時回國繼續學業。

然而,她的心始終惦記著中國的一切。機會很快就來了。安娜獲得了到上海交通大學做留學生的機會,學時兩年半。她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正是這個決定,讓她在緣分的安排下遇到了她一生的伴侶。2008年的一個暑假,安娜又一次來到了武術學校。這次,她註意到一個男孩子正在給學生上課。

他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深邃憂郁的眼神吸引了安娜的註意。這個男孩叫詹金龍,比安娜大三歲,從6歲就開始在武術學校寄宿學習。

安娜被詹金龍的沈穩和專註所吸引。她回憶道:"他不像其他男生那樣花裏胡哨,從他的話語間能感受到他的善良與真誠。

"兩人開始了一段純真的感情,常常一起看【功夫足球】,坐在學校附近的草坪上看星星。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的感情越來越深。

二、2011年2月14日,詹金龍在一家金店裏向安娜求婚。安娜笑著回憶:"他很自然地說'你挑一個吧',我驚訝地問'這是結婚了嗎?'他連連點頭。

"就這樣,他們接受了訂婚的事實。2011年2月22日,安娜和詹金龍舉辦了婚禮。雖然是簡單的鄉村婚禮,卻因為"詹金龍娶了個洋媳婦"而引起了當地不小的轟動。

2012年9月,他們在合肥領取了結婚證,正式成為了夫妻。安娜由此完成了從留學生到"洋媳婦"的蛻變,開啟了她在中國的新生活。

安娜和詹金龍的婚後生活並非一帆風順。2012年,他們經營的武術館效益大不如從前,每天入不敷出。面對這個艱難的局面,他們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決定,放棄了武術館。

失去了事業支撐,安娜和詹金龍開始思考未來的方向。安娜想去考倫敦大學的研究生,而詹金龍則想學習針灸。最終,在相互尊重和支持下,他們各自追求自己的目標。

2013年,安娜在倫敦讀研究生,而詹金龍則在老家跟著醫院裏的師傅學習針灸。半年後,安娜回到亳州寫論文。在這段時間裏,婆婆細心照顧安娜的飲食起居,甚至經常為她做平日裏舍不得吃的雞蛋,燉雞湯給她改善夥食。

安娜深深感受到了來自婆家的尊重與關愛。然而,這種關愛也引來了一些非議。有鄰居曾對安娜說:"你都多大了,還考啥啊,看把你爸媽累的,還不如生個孩子給他們抱呢。

"盡管安娜沒有與鄰居爭辯,但這些話讓她意識到需要找份工作。憑借著自己的語言優勢和繪畫技能,安娜開始在網上接單畫像。

這不僅為家庭帶來了一些收入,也讓鄰居們不再閑言碎語。安娜的才華很快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因為她是亳州少有的外國媳婦,又能說流利的漢語,她被邀請去做電視台主持人。

從2014年到2015年,她兼職主持新聞,偶爾還會作為嘉賓參加一些活動,如2015年3月的桃花節。然而,成為公眾人物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困擾。

有一天,一個從杭州來的陌生人敲開了安娜家的門,希望她能教自己的孩子英語。這讓安娜意識到了自己作為公眾人物的影響力,也讓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職業選擇。

最終,安娜接受了亳州某大學的邀請,成為一名外教。2016年7月,大女兒出生後,安娜開始在大學任教。她回憶道:"女兒放在家裏需要吃奶時老公就帶到學校來找我餵母乳。

"盡管面臨各種挑戰,但安娜始終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她說:"在中國的這些年,我學會了很多。不僅僅是語言和文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在不同的環境中適應和成長。

"這段經歷讓安娜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夢想——將中國武術帶回德國,開設自己的武館。2016年7月,安娜和詹金龍迎來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蘇菲。

三、兩年後,他們的二女兒也降生了。成為母親後,安娜開始更多地思考孩子的未來和教育問題。當大女兒蘇菲開始上幼稚園時,安娜發現中國的教育方式與她的期望有些差距。

她回憶道:"蘇菲上到中班的時候,我發現他們天天都是學拼音,沒有屬於自己的時間,而且一天到晚都是坐在板凳上。

每天都要寫作業,根本沒有我小時候那麽輕松。"更讓安娜擔心的是,作為混血兒的蘇菲在學校受到了過多的關註。安娜觀察到:"蘇菲在學校因為是混血兒,有時候會受到太多的關註,導致她每天謹小慎微,膽子非常小。

我害怕長久以後不利於她的成長。"這些考慮讓安娜萌生了回德國的想法。她認為,孩子越小適應新環境的能力越強。然而,這個決定並不容易。

安娜坦言:"老公對我的意見一貫都是支持的。可唯一的問題就是他擔心婆婆不同意。"安娜直接找到婆婆說明了這個想法。

她回憶道:"婆婆和公公剛開始挺不能接受這件事,經過我苦口婆心地勸解,他們才默默接受這個事實。他們挺舍不得兩個孩子,我們也承諾寒暑假會帶孩子回來看他們,他們才勉強同意。

"盡管決定已經做出,但安娜的心中仍充滿不舍。她感慨道:"隔代親的愛永遠是不會被距離打敗的,因為血濃於水親情永遠都在。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原本計劃2020年回德國,卻因新冠疫情爆發而不得不推遲。安娜和家人只能耐心等待,同時為即將到來的新生活做準備。

在這段等待的日子裏,安娜更加珍惜在中國的時光。她努力教導兩個女兒說漢語、寫漢字,在網上分享她們做手工、練書法的影片。

安娜希望,即使回到德國,孩子們也能保持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傳承。這段跨文化育兒的經歷,不僅讓安娜更加堅定了回德國的決心,也讓她對未來在德國開設武館、傳播中國文化的夢想充滿期待。

2021年7月,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和準備,安娜一家終於踏上了回德國的旅程。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安娜的心中充滿了期待和忐忑。

剛回到德國,安娜的父親就為詹金龍安排了工作。她回憶道:"爸爸就讓老公去他開的修車行工作,他認為人一旦待在家裏就會失去信心。

"盡管修車行在中國可能被認為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在德國,這是一個需要專業技能的職業。然而,語言障礙成了詹金龍面臨的最大挑戰。

四、‘安娜說:"最大的困難就是語言障礙,他也只好跟著店裏的員工學習德語,我相信時間久了他早晚會學會。"孩子們的適應情況則讓安娜感到欣慰。

她觀察到:"孩子到了這裏也很快適應了這邊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曾經內向、見人就躲的蘇菲,在德國的環境中逐漸變得開朗起來。

安娜自己也開始在當地的培訓機構工作,同時不忘繼續教導兩個女兒說漢語、寫漢字。她堅持在網上分享女兒們做手工、練書法的影片,希望能保持孩子們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盡管身在德國,安娜和詹金龍的心仍牽掛著中國。安娜註意到:"他每天下午休息的時候(台北時間晚上),都會開直播聊天,一個人在那裏自言自語,偶爾幾個人跟他聊天。

"雖然安娜覺得這有些無聊,但她理解這是丈夫對家鄉的思念。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但安娜和她的家人正在逐步建立新的生活。

她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會越來越適應德國的生活,同時也能保持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傳承。這段新的人生旅程,也讓安娜更加堅定了要在德國開設武館、傳播中國武術文化的決心。

如今,安娜正在為實作她的夢想——在德國開設武館教授中國功夫而努力準備。這個夢想不僅是她個人武術生涯的延續,更是連線中德兩國文化的橋梁。

回顧自己的人生歷程,安娜感慨萬分:"因為武術我來到中國,因為武術結識了老公成了半個中國人,這些年的經歷就像積攢的寶貴財富,不管何時它都指引著你接下來生活的方向。

"盡管身在德國,安娜和詹金龍的心始終牽掛著中國。他們期待著能夠在不久的將來,帶著孩子們重返中國,讓她們親身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

安娜說:"我們現在雖然身處國外,心裏卻時刻牽掛著中國和家鄉的動態,相信中國發展會越來越好,中國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安娜最感激的是在中國的這些年裏所收獲的一切。她深情地表示:"我對這片熱土充滿了熱情和感激,在這裏我擁有了中國的親人,擁有一群中國的朋友。

五、他們教會我很多手藝,教會我中國的傳統禮節。"展望未來,安娜堅信她的武術之夢終將在德國生根發芽,綻放出璀璨的花朵。

她微笑著說:"我的故事還在繼續,而中國永遠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