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體育

陳幸同認了:永遠的國乒「第五人」?

2024-02-08體育

馬龍

在大球時代力量打法大行其道的今天,馬龍可以說是傳統古典打法獨樹一幟的存在,同時也是把小球打法運用到大球時代演繹到了極致。那麽同為傳統古典打法的陳幸同為什麽始終不溫不火,到底是打法問題還是個人問題?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陳幸同

把陳幸同和馬龍放在一塊比較,這的確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之所以陳幸同與馬龍打法相似但成績不可同日而語,主要還是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陳幸同缺乏馬龍的思想。

馬龍

說白了,就是同樣的傳統打法,馬龍打球肯動腦筋,而陳幸同更多時候是在硬抗,傳統打法下女子選手本來就缺少殺板,與孫穎莎、王曼昱這種力量型打法對壘之下勢必處於下風,沒有主動性的節奏、旋轉、落點變化,往往就會敗下陣來。

馬龍劈長

反觀馬龍,我們何時見過他在處理正手為短球時像樊振東、王楚欽那樣使用反手擰,何時像水谷隼、丹羽孝希那樣使用捺,但馬龍總會時不時擺短、時不時劈長,主動打亂對手第一預判。

馬龍

照理說傳統古典打法在當下已經不占任何優勢,但馬龍總能見縫插針地把這種相對落後的打法運用到極致地揚長避短,很少和對手硬碰硬拼力量與速度,而是敵進我退、敵退我趕,很多時候對手明明占據場面優勢,但總能被馬龍的變化「捆綁」,造成得勢不得分的窘態。

陳幸同

而這一點陳幸同顯得相對死板,有點像過時的教科書。

二、陳幸同沒有馬龍的防守能力。

馬龍

馬龍之所以被稱為「六邊形戰士」,就是馬龍的古典打法登峰造極,沒有明顯短板,原本不先進的技術構架下,馬龍卻有強大的防守實力,看龍隊比賽,特別是巔峰時期與樊振東、張繼科的對峙,面對對手強大的進攻,馬龍總能迎刃而解,沒有霸王擰、沒有逆旋轉發球的馬龍總能用最樸素方式贏得比分,這一切都是基於馬龍扛住對手瘋狂進攻之後的再發力。

陳幸同

再看陳幸同,面對孫穎莎、王曼昱、王藝迪甚至是伊藤美誠都很容易洞穿她的防線,這也直接導致後段的被動,在技術構架不足的前提下沒有足夠厚實防守支撐,加之進攻端一味左來坐撥,右來右攻,很難撕破對手防線,所以就會在形勢上造成長久的被動。

三、陳幸同不及馬龍的閱讀比賽能力。

馬龍觀察

很多時候看馬龍比賽,會發現他很少出現逆風球,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他閱讀比賽的能力,這裏行不通,他立馬改變策略,對方在起勢,龍隊就會放慢節奏,對手稍微松懈,龍隊立馬窮追猛打。

馬龍

另外,只要被龍隊看穿戰術意圖,他會非常果斷強攻,透過多次試探當發現對手技術漏洞 ,龍隊就會專攻短板,讓對手有力使不出,這也就是俗稱的「綁大閘蟹」。

陳幸同

而陳幸同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每次高強度對抗都處於思維和行動上的被動,很容易被對手牽制,說到底,還時閱讀比賽能力不足。

四、陳幸同缺乏馬龍式的「冠軍渴望」。

鄧亞萍

記得鄧亞萍曾經說過,馬龍的開局能力特別強,屬於那種投入比賽特別快的選手。這一點在整個馬龍的職業生涯都表現極為明顯。

馬龍 樊振東

盡管後來隨著樊振東、王楚欽的崛起,馬龍的勝率開始下滑,但何時不見馬龍對冠軍的渴望。東京奧運前,樊振東多次擊敗馬龍,但到了奧運決賽場上再兵戎相見,到了拼刺刀時,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滿血復活的馬龍。

馬龍

再看陳幸同,無論大小賽事,從身體調動到面部表情,始終不溫不火,打好了也就那樣,沒打好還是那樣,讓球迷很難感知到她對勝利的極度渴望,當面對孫穎莎等主力,缺乏戰勝對手的勇氣與拼搏冠軍的決心,這或許也是陳幸同始終無法躋身進位的一個原因。

陳幸同

或許再過幾年,我們就很難看到「中規中矩」式的古典打法,隨著馬龍、陳幸同這一批選手的謝幕,這將成為一段歷史,但現在的陳幸同再不從馬龍身上「取經」,可能就永遠成為孫穎莎、王曼昱、王藝迪等人的背景,成為永遠的「國乒第五人」。

陳幸同

對馬龍和陳幸同古典式打法,大家又是怎麽看待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