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承接產業轉移,給企業一個選擇耿馬的理由

2024-01-21辟謠

清水河口岸,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耿馬縣孟定鎮,是中國通往緬甸皎漂港和仰光港最近的陸上通道。近年來,高水平高質素建設沿邊產業園區、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已經成為雲南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在此背景下,耿馬縣依托滬滇協作平台,持續強化產業精準招商與服務力度,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提升產業發展質素、效益和競爭力,為共建「一帶一路」、中緬印度洋新通道貢獻力量。

「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服務質素,耿馬都值得選擇。」雲南豐和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匡怡庭說。

開門迎客,讓邊境小城聲名遠播

見到耿馬縣投資促進局局長楊如昆時,他剛從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現場風塵仆仆地回來。還沒來得及喝上一口水,他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了一個好訊息:「簽了!在中國(雲南)產業轉移發展及口岸經濟合作主題推介會上,我們和上海的一家服裝企業簽約了!」

對於這座邊境小城而言,這實屬不易。

楊如昆給出了一組數據——截至2023年11月8日,耿馬縣縣級領導共帶隊外出招商31場次,共接待來訪客商730余戶2100余人,其中黨政「一把手」會見客商450余場次,實作簽約專案27個、簽約資金42.89億元。

「每一個專案背後,都是耿馬縣相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傾情付出,都是企業對耿馬縣沈甸甸的信任。」楊如昆說。

難點在哪?

原來,盡管耿馬縣自然資源稟賦、區位優勢明顯,但受制於復雜的地形地貌,部份通往皎漂港和仰光港的路段尚未全線貫通,物流運輸成本相對較高。加之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不少企業在核算成本後,無奈選擇放棄。

如何破題?

在滬滇協作的支持下,耿馬縣立足實際情況,出台優惠政策,降低企業成本,並瞄準全縣熱區資源,圍繞糖、茶、果、菜、牛、膠、中藥材、新材料及新能源、現代物流、文旅康養等十大產業鏈,針對性、高質素畫好招商引資「路線圖」,形成完善捲動儲備、動態管理的專案謀劃機制和「六個一」招商服務機制,不斷提升招商引資精準性、實效性。

所謂「六個一」,即「一本指南明確指引、一個方案搶抓先機、一套資料專業推介、一月排程精心研判、一團一員助力支持、一企一檔跟蹤服務」。言下之意,就是要高位布局、靶向發力、統籌推進、凝心聚力,用熱情與真誠讓企業賓至如歸,用「辛苦指數」「專業指數」換企業投資的「信心指數」「推薦指數」。

蔬菜產業是耿馬縣重點發展的一大優勢產業,但由於缺少現代農業技術,導致當地空有好山好水好氣候,卻還得從別的鄉鎮購買種苗。透過滬滇協作的牽線搭橋,上海蘭桂騏科學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蘭桂騏」)相關負責人多次赴孟定鎮考察,耿馬縣也成立專案工作專班,為企業提供「首問首辦」「幫代辦」等一系列服務。2023年4月,耿馬縣與蘭桂騏簽署合作協定,著力打造現代育種育苗科研基地、優質蔬菜生產示範基地。此後,專案工作專班聯絡員幾乎每天都會前往專案現場跟進專案進度、詢問企業需求、解決痛點問題,減少企業後顧之憂,確保專案順利推進。

耿馬縣委常委、副縣長,上海援滇幹部王宗文分管招商引資,在他的辦公室裏,有一張「施工圖」,上面寫滿了專案需要落實、督促的內容與進度。「實踐過程中,上海援滇幹部踏實、細致的工作作風和超前的思維方式,也讓我們受益匪淺。」楊如昆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營商環境的一份子。只有把功夫下在平時、工作幹在日常,才能在關鍵時刻頂上去、幹成事。」

做實保障,當好企業「自家人」

沿邊產業轉移,不僅要「接得穩」,還要「留得住」。

耿馬縣是雲南甘蔗種植大縣。2018年,在滬滇協作的推動下,從事蔗渣再利用制造可降解餐飲具和可降解工業包裝產品的上海綠賽可實業有限公司(簡稱「綠賽可」)來到耿馬縣。

當時,現在的耿馬綠色食品工業園區(簡稱「園區」)還是一片甘蔗地,有零星幾頭牛在地裏吃草。站在山頭,滬滇兩地幹部與企業家經過一通謀劃,合作雛形漸漸浮現。經反復論證分析,雙方終於在2019年5月完成簽約,綠賽可成為入駐園區的第一家企業。「坦白說,剛來的時候,誰的心裏都沒有底。後來,我們跑遍了雲南所有符合條件的縣市,還是耿馬縣的綜合實力、區位條件和服務配套最優。」綠賽可新材料(雲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興鼎說。

園區建設初期,百廢待興。綠賽可生產線啟動前,發現園區生產用電不足,臨時水站的水壓忽高忽低,無法達到生產標準。反映情況後,縣委、縣政府立刻召開專題會,爭取資金迅速落成變電站。水站建設工期稍長,但整個過渡期,園區自掏腰包用運水車拉水,幫助企業渡過難關。2023年,耿馬縣雨季較長,廠區水質出現渾濁。園區立刻投入資金在水站增設濾水裝置,並又一次主動用運水車供水,直至水質恢復正常。「每滴水、每千瓦時電背後,是一條條生產線,是實實在在的效益,更是入駐企業的心。我們就是要當好企業的‘自家人’,讓企業有困難就找園區,心無旁騖地在這裏發展。」管委會辦公室主任鐘曉榮說。

在喬興鼎的觀察中,園區的服務是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推進的,「最初更偏向工業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企業穩定執行後,則更側重解決企業招工、用工等問題。」比如,因春播秋收以及民族風俗習慣,企業常常面臨階段性缺工,園區就會與當地人社局合作,下沈各個村寨進行招工宣講,竭盡所能補足人手。

「在這裏,我們真的很放心,也希望能夠長久留下來。」喬興鼎介紹,目前已經建設好的10條生產線中,有4條正常運轉,6條試運轉,二期專案建設也如火如荼。共有超200名員工在這裏工作,月收入普遍在4000元左右,高的可達7000元。為了進一步匹配市場需求量,綠賽可也持續加大投入,裝配智能機械臂實作自動化生產。專案滿產後,預計可以解決就業超400人,有效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做強鏈條,牽引發展「好前景」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因為有了綠賽可,所以才有了園區。園區支持了綠賽可的發展,綠賽可反過來也幫助了園區做強產業鏈。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王宗文說。

綠賽可落戶後,園區的招商引資工作有了支點,全國各地的企業家紛紛慕名而來。「以商引商」,綠賽可也為耿馬縣介紹了豐富的企業資源,並在東部地區為耿馬縣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這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喬興鼎回憶,有一回,三菱集團旗下中央化學相關負責人來到耿馬縣考察,偶爾看到了綠賽可廠房施工隊正在吃清湯煮青菜。他饒有興致地嘗了一口,竟一發不可收。「無形中,我們把耿馬縣原生態、無汙染的這張‘名片’打向國外,也讓國際企業對我們產品的質素更加放心。」喬興鼎說。

如今,園區發展欣欣向榮。耿馬縣還落實「鏈長制」,有針對性地圍繞甘蔗的糖產品鏈、蔗渣鏈、糖蜜鏈、濾泥鏈、蔗葉梢渣鏈等進行招商引資,吸引了包括酒精、黃腐酸鉀肥、生物質顆粒燃料等領域一批市場前景好、產品附加值高的企業入駐,真正實作了把「一根甘蔗吃幹榨盡」。「目前,共有20家企業落戶園區,絕大部份都是主動承接東部產業轉移而來。」鐘曉榮說。

「截至2023年11月初,臨滄市援滇幹部聯絡小組在鎮康縣、耿馬縣、滄源縣等沿邊縣共引進企業專案19個,新增投資3.54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490人;共建產業園區3個,其中農業園區1個,共吸納入園企業11家,新增投資1.412億元,吸納農村勞動力412人。」臨滄市委副秘書長、上海市援滇幹部聯絡組臨滄小組組長黃榮說。

在滬滇協作的支持下,耿馬縣也在嘗試握指成拳,取轄內優勢產業之所長,形成合力,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透過「堅果+蔗糖」,引進企業生產精深加工堅果糖品、堅果飲料等新產品;透過「新材料+茶葉」,綠賽可研發一次性可降解旅行茶具,與耿馬茶葉組合銷售,已經在第六屆進博會上嘗試派發。

不過,在一片向好之中,上海援滇幹部仍然保持了「冷思考」。「他們反復提醒我們,延鏈補鏈拓鏈,絕不能大水漫灌,絕不能只算‘經濟賬’,而是要實事求是,從全域、長遠考慮問題,選擇真正靠譜、願意做事的企業,有話要放在桌面上講,力求實作可持續發展。這已經成為我們的行動指南。」楊如昆說。

再過不久,從瑞麗通往普洱市孟連縣的瑞孟高速公路即將通車。該高速公路將貫穿耿馬縣,並作為雲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布局「五縱五橫一邊兩環二十聯」中的「一邊」,成為連線雲南邊境地區的重要經濟幹線。耿馬縣將在滬滇協作的幫助下搶抓新機遇、實作新發展,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欄目主編:周文吉 題圖來源:俞宏浩 攝

專題

來源:作者:俞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