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和西方情人節完全是兩回事,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到底是個什麽節

2024-08-16辟謠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那麽,七夕節到底有什麽來歷?它是中國的情人節嗎?請聽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逵夫在甘肅衛視「絲路大講堂」上講述七夕節的前世今生。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趙逵夫

『各地有不同的七夕風俗』

說起七夕節,這是一個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乞巧節、女兒節。很多少數民族也有七夕節和牛郎織女的傳說。而且,七夕節在亞洲鄰國也有影響力,像日本、越南、北韓等國家也都有七夕節。那麽,七夕節究竟是什麽時候形成的?最早起源於什麽地方?這些問題是很值得探討和研究的。

我們先來看看今天全國各地是怎麽過七夕節的。

在中國各地,七夕節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內容。比如,江蘇宜興有七夕「香橋會」,這是由鵲橋傳說衍化而來的;在浙江農村,流行一種用臉盆接露水的習俗,相傳這是牛郎織女相會時的眼淚;七月七的七娘會是一種大型祭祀活動,廣東多稱「拜七姐」,閩台地區則稱為「拜七娘媽」。

一般來說,全國的大多數地方,都在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過七夕節,這天晚上,家裏或者村裏的姑娘們會聚在一起探討針線、刺繡等方面的技藝。只有甘肅省隴南市天水一帶的地方,七夕節是舉行七天八夜的。從農歷六月三十日開始做「巧娘娘」的像,到七月初七的晚上子時把這個像燒掉,這七天八夜的時間都在舉行各種民俗祭祀歌舞活動。除了隴南天水一帶,還有漢水流域,包括陜西省漢中市南部、湖北省西北部的一些地方,七夕節是舉行三天三夜的,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傳統風俗。

我們家是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人,從小我就知道乞巧節,身邊的老人也常常給我們講乞巧的故事。在西和,乞巧節的民俗是代代相傳的。1924年,我父親在甘肅省立第五師範學校求學時,讀到了由北京大學的學者編輯的【歌謠周刊】。受此啟發,他於1936年回到西和縣在鼓樓南學校任教時,組織學生把全縣流傳的乞巧歌的歌詞收集在一起,編了一本【西和乞巧歌】。【西和乞巧歌】收錄了當地20世紀30年代以前的乞巧歌,曾經印成線裝本,引起了國內很多民間文學研究專家和民俗學家的重視,給予了充分肯定。

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我工作以後開始對乞巧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幾名演員在表演傳統「乞巧」民俗改編的舞蹈。 新華社 發

『七夕節是中國情人節嗎』

在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禮縣一帶,乞巧節已經流傳了1800多年,被稱為中國古代乞巧風俗的「活化石」。這些持續時間最長的七夕節活動是怎樣開展的呢?

小時候,每到乞巧節,縣城裏的每條巷道都會有一個乞巧點,整個縣城有十來個乞巧點。「乞巧」是向神靈討要智慧的意思,參加乞巧活動的多為待字閨中的姑娘,她們以虔誠的信仰、隆重的儀式,祈求「巧娘娘」賜予聰慧、靈巧,祈願自己婚配如意、生活幸福。

西和縣的乞巧節活動一共經歷七天八夜,由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娛巧、蔔巧和送巧組成。農歷六月三十那天,姑娘們成群結隊地來到縣城,那些紙貨店裏已經準備好「巧娘娘」,大體有二三尺高,黑頭發,穿花衣服、裙子。活動中既有歌舞相伴,又有一些富有特征性的儀式,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詞、曲譜、舞蹈形式以及與農耕文明相關的崇拜儀式,還有與生活相關的紡織女工、服飾、道具、供果制作等。

乞巧過程中最重要的活動就是唱乞巧歌。「娛巧」這一天,從白天直至深夜,女孩們都在巧娘娘像前按一定的程式唱不同的歌曲。乞巧歌屬於民間歌謠的範疇,歌詞有傳統和新編之分,一些年齡稍大一點、有經驗的女孩子每年都會創作新的乞巧歌。

這些新的乞巧歌主要反映什麽內容呢?一方面,表達她們的情感與願望;另一方面,對社會上一些重大事件表達她們的看法。比如,在【西和乞巧歌】裏,有反映婦女生活和反抗封建禮教的內容,也有真實反映舊社會那些腐敗的官吏壓榨老百姓的內容。

要知道,在20世紀40年代以前,西北各地女孩子上學的很少。但是,透過編乞巧歌,鍛煉了她們的創作能力、藝術表達能力,她們成了小詩人、小藝術家,也鍛煉了她們的分析能力,培養了她們對社會問題的關註。這在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乞巧活動完全是一種自發性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女孩子們被全部動員起來,善於制作面食的被分派去做供奉的面花,能唱歌的負擔起乞巧活動中的領唱任務。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乞巧點之間的「走親戚」,也叫訪巧。各村的女孩子相互走訪,參觀學習。我感覺這就像是女孩們自己組織的一個自修學校,鍛煉了她們團結人、組織人、處理各種關系的能力,乞巧的過程完全是一個相互學習的過程。

近年來,社會上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七夕節、乞巧節就是中國的情人節。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乞巧節是中國的女兒節,傳統的七夕節是未婚女孩子參加的節日,這和西方的情人節完全是兩回事。

『織女星、牛郎星的來歷』

七夕節(乞巧節)究竟是什麽時候開始的?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我認為它形成於先秦或者更早的時候。

七夕節的形成與織女星、牛郎星的傳說密切相關,那麽,古人是什麽時候開始認識、命名織女星、牛郎星的呢?

在西漢初年的文獻中已經有所涉及。【史記·秦本紀】的開頭這樣寫道:「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意思是說,秦的祖先是「五帝」裏的顓頊帝的孫女,名字叫女修。一天,女修正坐在那裏紡織,一只燕子飛過,掉下了一顆蛋,女修撿起來吃了,後來就生下兒子大業。大業是秦人的第一個男性祖先。那麽女修是怎樣一個人?關於女修的事跡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織」。實際上,女修就是最早的織女的原型。

秦人最早生活在今天的山東一帶,山東的大部份地區地處沿海,海上經常能夠看到日月執行和星星密布,所以,秦人是較早對天文有深入了解的一群人。據清華簡(清華大學所藏的一批戰國竹簡)記載:西周初年,周公把在山東奄(山東曲阜之東)一帶居住的秦人全部西遷了。遷到什麽地方去了呢?遷於朱圉山。朱圉山就是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的一座山,與隴南市禮縣交界。這是清華簡中明確記載的。

根據甘肅省歷史學家祝中熹先生的研究,秦人第一次被遷於隴右是在更早的堯舜時代,因為當時要派懂得天文的人到西部去考察日月執行的情況。到了西周時期,秦人被遷到朱圉山後,有一部份人逐漸沿著西漢水上遊進入禮縣、西和縣等地。所以史書上說,秦人早期生活於天水西南的古西犬丘地區(今禮縣、鹽官一帶)。20世紀90年代,在禮縣城東的大堡子山發現了早期秦文化的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銅器和樂器。學界研究認為,這裏就是秦公先王的大墓,這也證明了秦人正是從這裏發跡的。

秦人自遙遠的東方遷到西漢水流域以後,非常思念自己的故鄉和祖先,於是他們就把西漢水附近的星帶——一片能夠在秋天看到的、像河流一樣的星帶命名為「漢」。因為他們在西漢水上遊居住,所以他們把天上的那條星河命名為「漢」。上古時候天河不叫天河,也不叫銀河,就叫作「漢」。【詩經】中就有【雲漢】這首詩,雲漢的「漢」指的就是漢水,也叫天漢。然後,他們又把天漢邊上一顆最亮的星,也是整個北半球看起來最亮的一顆星——零等星命名為織女星,以此來紀念他們的始祖。這就是與七夕相關的織女星的來歷。

再來說說牛郎星。在古代,牛郎星也被稱為牽牛星。這個牽牛星是怎麽來的呢?它是為了紀念周人的祖先。周人發祥於甘肅隴東一帶,尤其是在慶陽,到現在還有周先祖的靈廟、遺址等。著名歷史學家李學勤認為,慶陽有一條河叫馬蓮河,周人最早的居住地就在馬蓮河流域。學術界普遍認為,先秦時期的隴東慶陽地區是一處農牧交錯地帶,有可資早期農業獲得高速發展的廣袤而深厚的黃土地,所以甘肅隴東慶陽一帶曾經是周人長期創業、發展的地方。

周人也學習秦人,以命名天上星星的方式來紀念自己的祖先。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周秦文化之間有交流,也有競爭。

在天河的另一側,也有一顆很亮的星——一等星,周人就把它命名為牽牛星。為什麽把它命名為牽牛星呢?【山海經】中有明確的記載:「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又說,「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谷,始作耕」。文獻記載中的周人歷史是從其始祖後稷開始的,「後稷」曾經是上古時期負責農業工作的最高職官名。作為周人祖先的第三代,叔均繼承了後稷的業績,發明了牛耕。牛耕的發明意義重大,它一下子推動了整個農業的發展,因此周人的農業生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在【詩經】的很多詩中都有所反映。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農耕文化的國家,而上古時候周人掌握了最發達的農業生產技術,可以說在農業科技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而牽牛星正反映了周人在農耕文化中留存的傳統。

周人在隴東一帶,秦人在隴南一帶,地緣相近的周秦文化交融,誕生了牛郎星和織女星。而更重要的是,牛郎星和織女星真正反映了中國農耕文化的特點,因為中國幾千年來的社會基本形態就是男耕女織,這既是一種經濟形態,也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可見,甘肅隴南的乞巧風俗,雖然目前只在為數不多的幾個縣裏完整地保留下來,但它們保留了這一中國傳統節日的最古老的形式。所以,對隴東南的風俗文化作整體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七夕文化流傳世界各地』

考古發現,在出土的秦簡上就有牽牛星和織女星的記載。隨著秦人東遷,牽牛星和織女星的傳說一路傳播到了今天的西安。

【詩經·小雅】中這樣寫道:「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漢代【古詩十九首】中也有一首自先秦時代流傳下來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可見,大致在西周時期,就已經有了牛郎與織女愛情故事的想象與傳說。

明代學者羅頎著有【物原】一書,主要介紹中國古代先民的發明創造。書中這樣寫道:「楚懷王初置七夕。」說是戰國時期的楚懷王最早設立七夕節。不過,那時候的七夕是祭祀牽牛星、織女星的節日,並無牽牛織女的愛情故事。直到漢代,七夕節才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系起來,並且正式成為屬於婦女的節日。

在東漢學者應劭所撰的【風俗通】中有這樣的記載:「織女七夕當渡河,使鵲為橋。」西漢劉歆著的【西京雜記】中這樣寫道:「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據文獻記載,漢朝宮廷中已有七夕節俗,七月七日那天女子可以穿著新衣和小姐妹們一起玩耍作樂。那時候穿新衣服是很難得的,可見西漢的宮廷很重視七夕。

七夕節俗是從西漢宮廷逐漸流傳到民間的。再後來,隨著東漢王朝遷都洛陽,七夕風俗較集中地傳到中原一帶。後經大量人口流動和長期經濟、文化的交流,中國各地都有了七夕節俗。

七夕文化在唐宋年間可謂達到了巔峰,過節十分隆重。不僅有專門售賣乞巧飾品的乞巧市,詩人們還創作了大量有關七夕的詩詞歌賦,就連唐高宗李治也在七夕宴席後作詩【七夕宴懸圃二首】。

七夕節在古代女性的成長過程中意義重大。古時候,女子的命運只能嫁作人婦、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織女的傳說,並希望以織女為榜樣,祈求自己能夠心靈手巧、獲得美滿姻緣。這就是「乞巧」這個名稱的來源。七夕節期間,無論貧賤富貴,女孩們都可以在一起切磋和提高紡織、刺繡、縫補、茶飯等方面的能力,它給予了廣大女性一個學習實踐、交流觀摩的平等的平台。久而久之,七夕也就成了「女兒節」。

七夕節還傳遞出古人打破門第觀念、對感情忠貞不渝的婚戀觀。在牛郎織女的傳說中,織女是仙女,牛郎是農民,織女看中了牛郎勤勞、善良、真誠的品質,願意嫁給他,這打破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體現出追求婚姻自由的觀念,深受底層民眾的歡迎。

後來,七夕節逐漸流傳到東亞的日本、北韓、南韓以及東南亞的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牛郎織女的故事從中國傳播到亞洲其他國家時,也融入了當地的特色。比如,日本的牛郎織女故事中加入了木屐、草鞋、竹子等民族特色的事物,在北韓,牛郎織女變成了王子和公主,南韓的牛郎織女故事則透露出孝文化的傳統觀念。

日本最早的一部和歌集【萬葉集】中,從第八卷到第二十卷共收錄了130多首七夕和歌,大多與牛郎織女有關。很多有關七夕的習俗也隨著當時的中國典籍傳入日本。南韓文學家崔南善在【北韓常識】中記載,七夕原是中國的習俗,後傳入南韓。在高麗時代,恭湣王和王後曾經一起祭拜牽牛星和織女星。在北韓半島的李朝時期,婦女們的乞巧主要有投針驗巧、鬥巧、曬衣等活動,文人則在七夕飲酒賦詩。越南有很多詠誦七夕的詩句,比如【牛郎辭織女詩】【織女憶牛郎】【詠乞巧】等唱和之作,反映出牛郎織女的傳說在越南流傳之廣。

2008年,西和乞巧節因歷史傳承的獨特性和珍貴性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西和縣也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乞巧文化之鄉」。我認為,從牛郎織女的傳說到七夕節,再到乞巧歌、乞巧習俗,其中所體現的精神內核和傳統底蘊,在今天仍然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我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關註中國民俗中的精髓,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發揚光大。

欄目主編:龔丹韻 文字編輯:徐蓓

來源:作者:趙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