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稻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不光是三山五園的重要組成部份,還形成了「京西稻文化」。而這位年近九旬的「麥田守望者」,一直堅持從事著京西稻育種工作,爭取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種…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
以下內容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作物所育種專家李增高演講實錄:
京西稻為何叫京西稻
陳征:非常有幸今天能跟您討論京西稻的話題。首先想請您介紹一下,為什麽這個稻叫京西稻?它和其他稻有什麽區別?
李增高:我是李增高,今年85歲了。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先簡單回顧一下歷史上北京地區的水稻種植情況。
北京的水稻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考古學家在通州的路縣故城遺址發現了稻谷遺存,其年代大致是戰國末期到西漢初期。到東漢時期,張堪出任漁陽太守,在順義、懷柔等十幾個縣發展水稻生產,出現了史學家記載的「漁陽惠政」。
海澱區水稻的種植起源於三國曹魏時期。當時劉靖駐守幽州,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因為從南方運輸糧草不便,他就決定發展水稻生產。他在漯河(今永定河)岸修建車箱渠,攔水修壩,築戾陵堰,把水引註到紫竹院再分兩股,一股往北一股往南,灌溉稻田,解決了糧食問題。從這之後,水稻在海澱的種植從未間斷。
至於京西稻的歷史,是從清代開始的。京西就是說海澱的方位在北京西面,即在玉泉山及各大名園周邊種植的水稻統稱為京西稻。
清朝時期的種植品種有禦稻、紫金箍;民國年間有大白芒、大紅芒、小紅芒;新中國成立之後水稻面積擴大,又先後引進了銀坊、水原300粒、越富、中作93、津稻305還有上香1號等水稻品種。
紫金箍是清代康熙皇帝在康熙31年(1692年)從江南引進,在玉泉山開辟稻田進行種植,這就是京西稻的開始。同時,他還在城內的中南海、豐澤園開辟稻田種植水稻,在這裏育成了一個水稻新品種,起名叫禦稻。這兩個品種後來相繼在海澱各大名園周邊都有種植,進一步又在宛平縣開辟了稻田。在這時,京西稻的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500多畝,初步形成了規模。
雍正皇帝繼位之後,對京西稻田也非常重視。雍正元年,他就在玉泉山設立總理玉泉山稻田的大臣,對京西稻進行專門管理。這時候,京西稻的種植面積向南邊的宛平、房山,往北邊的昌平、黑泉等地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發展到了5000多畝。
之後的乾隆皇帝為了滿足京西稻種植的需水量,首先興修水利,把西湖(即頤和園昆明湖)拓寬、挖深到原來的2倍,又透過石槽把西山的櫻桃溝泉、香山的碧雲寺泉的泉水引進到玉泉山,進而引入昆明湖,使昆明湖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水庫。此後又把巴溝低地的水引入清河,使這一帶的低地也成為了擴大的稻田。在乾隆年間,京西稻的面積已經發展到1萬多畝。
所以說,京西稻具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它是「三山五園」重要的組成部份。在春夏,到處是青綠一片;到了秋天,遍地金黃,盡顯小橋流水之美,呈現出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北國風光。京西稻還是清廷重農的象征。各大名園都有水稻,可以透過觀察水稻了解底下的民情。
由於京西稻體現出了這種田園風光,因此也引起了詩人的重視,激發了他們的靈感。據我們統計,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描寫京西稻的詩就有400多首,加上皇子、大臣和當時的名人作的詩一共有6萬多首。透過這些詩歌,他們歌頌了京西稻的美景。
曹雪芹生命的最後20年是在香山正白旗度過的,他在這裏創造了【紅樓夢】,京西稻也成為了創作的一種素材,他在幾卷的描寫當中都提到了京西稻。
同時,在京西稻種植過程中,種植者在休息的時候時而對唱,時而合唱,逐漸形成京西稻文化,特別是秧歌會。其中六郎莊五虎棍已經成為了北京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與京西稻結緣
陳征:聽李老師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在85歲的高齡脈絡清晰地為我們講述了京西稻的種植歷史,確實讓我們非常感動。那您是透過怎麽樣的機緣參與到了京西稻育種工作的呢?在這個工作當中您有什麽印象深刻的事嗎?
李增高:我是1961年畢業的,畢業之後先被分配到了北京國營北郊農場。國慶日之後去報道時,領導找我談話時明確地說,在1962年先不給我安排具體的工作,讓我一方面做一下中心任務,一方面去農村進行調研,了解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當時北郊農場有將近10萬畝耕地,其中水稻1萬畝。但社員的生活還比較艱苦,平時吃飯以玉米面為主,很少吃大米、白面。
我每到一個有水稻的生產隊,他們都提出來,希望逢年過節的生活更好一些,所以想種一些糯稻。糯稻在北方也稱作江米,用來做元宵、年糕、炸糕等等。這段經歷給我的印象很深。
1963年,領導給我安排了推廣水稻新技術的工作。在這項工作當中,我就做了兩件事。第一個是對新品種的推廣,當時種植的品種是水原300粒,畝產有800多斤,最大的缺點是不抗稻瘟病。於是,我們從國外引進一個叫白粳的品種,頭一年種了100畝,畝產1100多斤,產量提高了300多斤,受到社員們的歡迎,北京市農業局還因此召開了現場會進行推廣。
第二件事就是糯稻的育種。當時無論是北京還是全國,糯稻品種都非常稀缺。我就想透過雜交育種的方法,一方面育成糯稻新品種,一方面還提高糯稻的產量。
到了1972年,我育成的兩個糯稻品種京糯1號和京糯3號已經定型。當時北京大學生物系的教改小分隊到了北郊牧場,其中有一位教授叫李汝祺,是美國摩爾根學派的學生。我配成的這個組合、育成的品種受到了他的高度稱贊,認為這是一個創舉。
我先後寫了兩篇文章,一篇發表在【農業科技通訊】上,一篇發表在【科技訊息】上,在全國範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省、市、縣,到公社、大隊,先後有上千個單位來引種,引種到20多個省。
它的種植情況普遍表現良好,表現為抗病、耐水、抗倒、高產。尤其在四川、甘肅這些地方,畝產都在1300多斤,比一般水稻的產量還高。在廣東它可以作為連作晚稻,是當時糯米出口的主要品種之一。因此受到了農林部的重視,從1982年開始先後在索馬里、墨西哥、日本等18個國家進行展出。當時我的心情非常痛快,因為終於能夠為生產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讓京西稻常種常新
陳征:為生產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科學家精神就在這句話裏體現出來了。您都85歲,退休20多年了,退休期間還在做這個工作,還獲得了新的成果。是什麽讓您一直持續地做育種工作呢?
李增高:在我調到北京市農科院之後,北京市科委專門出了一期簡報介紹我的育種情況。在這期簡報上,當時的副總理萬裏、北京市長焦若愚、農林部長林乎加、農墾部長高揚都在上面簽了字,對我的工作表示支持。這讓我感到我從事的工作受到了國家和北京市的重視,所以我還有力量。
▲退休後在家研究京西稻,標註特征參數
我認為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奉獻,不在於享受。退休之後,我繼續進行著育種工作,同時又完成了「京糯8號」的育種。這個品種矮桿又高產,即能作為高產的作物,也可以作為矮桿資源。
陳征:從李老師身上,我們看到非常多令人感動的地方。我還想問一個大家特別關心的問題,您育的那些聽起來就很好吃的品種我們在哪能吃到呢?
李增高:海澱區上莊鎮現在還有2000多畝。京西稻最大的特點是籽粒飽滿圓潤、晶瑩透明,碾出的米潔白,蒸出的飯清香,用來熬粥非常黏稠,類似瓊漿玉液。
陳征:讓李老師說得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最後我們想問,您85歲了依然精神矍鑠,您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對接您班的那些同誌們有什麽想說的?我們應該怎麽把這件事繼續做好?
李增高:京西稻作為海澱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我希望在「三山五園」農展館當中能有一個京西稻的展區,作為向廣大市民和青少年傳承京西稻文化的展台。
我本人爭取有生之年能夠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京西稻品種,使京西稻常種常新,使京西稻代代相傳。
「格致論道」,原稱「SELF格致論道」,致力於非凡思想的跨界傳播,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討科技、教育、生活、未來的發展,由中國科學院電腦網絡資訊中心和中國科學院網絡安全與資訊化辦公室主辦,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科普雲平台)提供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