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實測「搶票神器」:想買上海去貴陽的票,竟然「搶」到上海去杭州的票

2024-01-24辟謠

「真能搶到票!」市民龔女士剛給家人發完這條訊息,卻發現收到的「火車票購票成功」訊息中,只有始發站,沒有終點站;再透過鐵路12306查詢,發現「搶」到的竟然是「上海至杭州」的車票;向提供代購服務的平台咨詢,卻被告知「平台會幫忙搶杭州至貴陽的車票,搶不到可以把上海至杭州的車票也退了,不會造成損失」。

「這樣的‘搶票神器’靠譜嗎?」龔女士非常困惑。

龔女士收到某平台發送的購票成功資訊,但實際車票與她想要買的車票相差甚遠

上海辟謠平台發現,春運火車票已經開售,多家線上票務平台都推出了「搶票神器」,並打出「搶不到退款」「搶不到包賠」等服務;但另一邊,鐵路部門再次釋出提醒稱,「鐵路12306網站(含手機客戶端)是中國鐵路唯一官方火車票網絡售票平台,從未授權任何第三方平台辦理火車票業務」。那麽,為什麽還會有「搶票神器」呢?乘客能用「搶票神器」嗎?

理論雖然可行,實際未必靠譜

為什麽想「搶」上海至貴陽的車票,卻「搶」到了上海至杭州的車票?

記者調查龔女士的訂單後發現,原來是代購票平台采用了分段購票的形式:龔女士擬乘坐的是上海虹橋站始發、終點為貴陽北站的列車,途經杭州東站、義烏站等多個站點;由於鐵路部門會根據客流量動態調整不同區段的車票數量,所以平台的「搶票」方案是幫助龔女士購買同一車次「上海至杭州」「杭州至貴陽」這兩個區段的車票。如果購票成功,龔女士可以憑「上海至杭州」的車票到達杭州,然後不下車,根據「杭州至貴陽」的車票更換座位,最終到達貴陽北站。

但在實際操作時,不僅「上海至貴陽」的車票緊張,「杭州至貴陽」的車票同樣緊張。所以,平台只幫助龔女士買到了票源不那麽緊張的「上海至杭州」區段車票,接下來的行程得依靠「候補票」。至於能否順利候補,平台無法承諾。

記者比較並嘗試多家線上票務平台的「搶票神器」後發現,購票時輸入的個人資訊與登入鐵路12306所需的資訊完全一致,很多平台的購票頁面更是直接提醒,只有資訊一致,才能提高買票效率。至於各種「搶票攻略」,本質是利用鐵路12306現有的售票規則操作,並非平台獨創,也不是平台從鐵路12306處獲得「特權」——

「超前預約」釘選的是鐵路部門公開的發售時間,以便第一時間購票;

「雙鍊結搶」是指同時關註余票和候補票;

「搶票加速」是指平台利用後台軟件,及時向鐵路12306發送購票需求;

「專人搶票」是指平台安排人員前往鐵路12306線下渠道購票;

「多買幾站」是指買目的地站點之後幾站的車票,實作「買長坐短」;

「同車換座」是指買同一車次不同區段的車票,組合起來到達目的地……

也就是說,這些購票方案在理論上都可行,但最終能否買到票,仍舊與車票供需情況有關,與使用者自行透過鐵路12306買票沒有本質差別。

某線上票務平台從業者陳誠(化名)直言,第三方票務平台並不存在「提前買票」等特權,平台「搶票」的本質仍是將使用者的購票資訊與鐵路12306對接。當然,平台買票有一些優勢,主要體現在平台對售票規則更熟悉,能全面掌握出票資訊,「比如,同一車次車票在不同車站的發售時間不一樣,使用者需要自行檢索查詢,但平台可以‘一網打盡’,實作第一時間買票;再比如,在無票的情況下,使用者得時不時關註余票情況,但平台可以透過後台軟件時刻監控。」 總體來說,平台「搶票」有成功的概率,但遠遠做不到「打包票」。

當心虛假行銷,當心資訊泄露

上海辟謠平台在調查中還發現,社交平台出現了部份打著「內部員工搶票」旗號的代購火車票服務,還有發帖者稱「搶不到賠付1000元」。經調查,這類宣傳大多站不住腳。

溯源發現,部份「內部員工搶票」資訊,實際是「去哪兒」平台代購火車票服務的廣告。

部份社交平台的「分享帖」實際是平台廣告

在「去哪兒」平台上,「搶不到,真敢賠1000元」的廣告很顯眼,但在廣告旁的「活動說明」顯示,不論是「真敢賠1000元」還是「‘去哪兒內部員工’加速特權」頗有水分。

其中,所謂的「真敢賠1000元」似乎是「拉人頭」行銷:使用者需要「邀請好友助力成功」後,才能獲得「搶不到賠」的權益;如果搶票失敗,賠付金額取決於邀請好友使用者完成助力任務的人數。記者嘗試「助力」發現,實際是記者透過個人社交賬號給朋友發廣告,而且要好友也參與代買火車票活動;如果最終未買到票,得有5名好友參加了這一活動,才能拿到1000元賠付。

所謂「內部員工加速特權」,官方的解釋更是含糊不清,只表示如果在活動期間成功出票大於等於3次的使用者,可以為親友搶票訂單加速。至於怎麽「加速」、什麽叫「內部」,沒有任何說明。

平台對「加速特權」的解釋讓人不明所以

為此,上海辟謠平台試圖透過「去哪兒」官方客服熱線95117詢問詳情,卻發現該熱線始終稱「人工客服忙」,只提供自助語音服務,無法獲得回復。透過該平台APP聯系「線上客服」,卻被發送了一張掃碼添加企業微信客服的圖片,掃碼申請添加好友後,未得到透過。截至發稿,記者無法聯系到該平台的客服。

陳誠對此分析,「買不到包賠」等口號大多是行銷套路:「一方面,使用者自己買票時,如果買不到票也不用支付票款,所以平台買不到票全額退款給使用者,不會有任何損失。另一方面,即便平台賠付,大部份也是平台上的各類消費優惠券,平台同樣沒什麽損失,反而有機會促成新交易。」所以,平台推出「搶票神器」「搶票攻略」並打出「買不到包賠」等旗號,主要目的是利用人們對車票的關註,爭奪客流。

事實上,鐵路部門在官方提醒中特別提到,透過第三方平台購票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僅會遭遇附加費、捆綁銷售服務等‘陷阱’,還可能存在個人私密資訊泄露風險。」因此,建議旅客一定要透過鐵路官方渠道購票,認準12306官方網站和「鐵路12306」官方APP,同時確認票款的收款方為「中國鐵路網絡有限公司」,避免後續如需退票、改簽時無法收到應退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