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夜校上課「火出圈」 年輕人喜愛的別樣「夜生活」究竟有何魅力?

2024-03-31辟謠

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平時上班、周末上課。最近,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在業余時間走進文化館,北京、浙江、湖南等地的文化館為了滿足年輕人的新需求,夜間開放、錯時服務。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頗有年代感的文化館,正在以更時尚的方式走進現代青年的生活。

01

年輕人熱衷「泡」在文化館

在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館,一堂「工筆花卉」課程正在進行。在授課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在印有花卉圖案的宣紙上練習著色技法。像這樣的夜校課程,文化館在半年內已經推出了近百課時,吸引超過2000人次參加,涵蓋了中國舞、形體瑜伽、書法、非遺盤扣制作以及形象美學沙龍等近十門課程。

夜幕降臨,一個個年輕的身影陸續地走進了浙江省文化館。越劇、嗩吶、古箏、中提琴、芭蕾舞等豐富多彩的課程,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和時間安排在公眾平台選擇報名。工作之余,大家透過夜校學習知識,結交朋友,豐富業余生活。

浙江省文化館越劇唱腔班學員 裘中慧:自己很想來體驗一下越劇,家裏人也喜歡,主要是想學會了唱給家裏人聽。

浙江省文化館芭蕾舞班學員 吳秋英:老師也很好,講解得都很到位。學到了東西,也讓我的儀態變好了。

搶到課程很幸運,學到知識很自豪,學習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表達出想走上舞台的渴望。在湖南株洲,新一批街頭藝術站亮相街頭巷尾,為文藝愛好者們搭起了綻放自我的舞台,也讓市民撥弦歌舞、駐足欣賞,構築成一道有溫度的街頭特色藝術景觀。

市民 張依婷:勇於去創新、勇於去嘗試,我覺得藝術站是文化的視窗,給更多年輕人表現的機會。

漫步在湖南株洲的各色藝術站點,雖然舞台空間各異,但都能與周邊環境相協調,頗有特色;器樂演奏、炫酷街舞、戲曲表演、非遺技藝等文藝演出,各有看點。

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館館長 龍晶晴:株洲街頭藝術站也給學員們培訓了技藝,還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台,讓他們自己能夠當主角贏掌聲。現在我們是16個站點,我們計劃之後可能會達到30個或者幾年以後達到上百個站點。

02

夜校2.0版本

傳統文化何以成為夜校「明星課程」

不久前,浙江省文化館的嗩吶夜間課堂「火」了,招生資訊一釋出,就吸引了近500人前來報名學習,像嗩吶、越劇這樣的傳統文化課程,可謂是「一課難求」。為什麽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愛上了夜校的傳統文化課程?

傍晚時分,在浙江省文化館的教室裏,嗩吶與鋼琴的巧妙結合給台下的學員們帶來了一場聽覺上的盛宴。放眼望去,台下坐的都是年輕面孔,有的學員還特意為自己的嗩吶做了別致的藝術創造。

浙江省文化館嗩吶班學員 葉聰:我給它刷了一個比較鮮亮的顏色,然後我還進行了夜光處理,正好寓意我們是夜校,夜校裏面的「夜光嗩吶」。嗩吶能夠很直接地表達我們內心的情緒,真的是一個很解壓的課程。

不少學員告訴記者,他們在影片平台上看到了嗩吶表演,從而留下了深刻印象。聽說夜校推出了嗩吶課,便紛紛前來報名,16個招生名額,吸引了近500人報名,錄取占比僅為3%。古琴、越劇等20門文化課報名人數也創下新高,大多數都是年輕人。

嗩吶班的授課老師薛天龍是一位青年演奏者,也是一位國潮音樂制作人,每節課他都會用不同的表演形式開場,讓學員們耳目一新,他說,他想用當下年輕人的語言認識嗩吶。薛天龍幽默詼諧的教學風格,也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了解傳統民樂、愛上傳統文化。

嗩吶班授課教師 薛天龍:現在大家對於嗩吶的想法,已經不是最初的大家覺得很土。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去參與,去演奏、接納、包容它。把民樂帶到人民中去,群眾中去,民樂是在往前發展的,同時也是在傳承的。

國潮盛行下,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情持續升溫,去年夜校火爆以後,文化館對年輕人開展了問卷調查、走訪調研,順勢對課程進行了升級,邀請國潮大咖、非遺傳承人等前來授課,推出了「夜校2.0」版。

浙江省文化館館長 阮靜:從2023年秋季的69門課到今年2024年春季的75門課,內容不斷拓展。我們文化館就是有兩大職能,一個是全民藝術普及,還有一個職能就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03

文化館課師資統一把關

整合資源搭建平台

圍繞「當下流行什麽文化元素」,如何避免「夜校熱」「一陣風」等問題,各地文化館下足功夫,組成調研小組、發放調查問卷、對課程質素、師資力量統一把關等等,保證授課內容的優質性,也讓服務精準對接年輕人的期待。

隨著課程的拓展,教師需求加大,對師資要求也越來越高,浙江省文化館對課堂專業知識、課堂活躍度等六個維度對課堂質素進行評估考核,課後對學員進行滿意度調查,將存在問題與授課教師交流討論。在師資選擇上,文化館保留原有的優秀教師的同時,面向全社會招募,從文化旅遊系統、藝術院校等吸納人才。從今年3月開始,文化館還推出「藝術自習室」,在每個雙休日晚,為藝術愛好者免費開放預約琴房和書法教室,滿足群眾需求。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化館館長 朱麗君:經過去年一年的免費開放課程,讓很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我們公共文化服務的一些體驗。會開展我們文化驛站的系列活動,也希望有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各位朋友,參與到我們的全民藝術普及的課程當中來。

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館探索「總分校」模式,將教學點從文化館擴充套件至各街道分館、服務點,實行充足空間可套用、優質內容統一配送的新模式,實作夜校「多處開花」。

采訪中記者發現,聽百姓心聲,了解群眾需求成為文化館吸引人、留住人的「法寶」。從去年開始,湖南省株洲市文化館深入小區、學校、社團、培訓機構進行調研,確定了街頭藝術站這一公共文化新品牌,供有才藝的市民進行各藝術門類表演,讓藝術融入城市,打造溫暖人、激勵人的文化名片。

湖南省文化館館長 葉偉平:下一步,文化館還要在這方面投入資金、投入力量,更主要的是思考如何創新內容,這也是我們要擔當的使命。

(總台央視記者 俞悅 張勝強 韓雨婷 林侃 趙學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