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該散散職場中的「爹味」了

2024-08-20辟謠

「爹味」是種什麽味?

沒人說得清,但年輕人感受得到。

「爹味」,據說最初是指家庭中掌控欲較強的父母散發的氣息。這些所謂帶有「爹味」的家長都喜歡打著「都是為你好」的名義,過度幹涉孩子的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一旦孩子的步伐與自己預期想法不符,他們就會氣惱。一項調查顯示,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最抗拒的就是「爹味」。

職場中的「爹味」也同樣令人不適。「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說教」「動不動就教訓人的溝通方式讓人難以忍受」「居高臨下或語重心長,聽完一席話整個人都不好了」「總是挑毛病,指指點點這也不好那也不行」……在「Z世代」「00後」看來,現在職場中的「爹味」也有點濃。

「爹味」是怎麽產生的?

過於相信自己的經驗,或許會散發「爹味」。經驗被稱為「最好的老師」,多年的經歷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人更快地適應工作和任務。但當時間和環境發生變化時,依然相信「經驗論」,效果就會適得其反。尤其是把「經驗」奉為圭臬,僅憑經驗就說出的話、發出的行為更容易顯得「爹味」十足。比如,在消費場景中,經常能看到一些銷售人員自恃經驗豐富,僅憑自己對消費者喜好、經濟等情況的判斷,就自顧自將某類產品推銷給消費者。而這種判斷往往很多時候都是不準確的,這種銷售就充滿了「爹味」,勢必會引起反感,還何談成功呢?

常戴「有色眼鏡」看待年輕人,會散發「爹味」。在職場中,資深者總會對新人不放心,總覺得現在的「90後」「00後」是蜜罐裏長大的一代,還沒經受足夠的風雨考驗。於是乎,常以「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的姿態,對年輕人進行各種「指導」,而不願真正放手讓年輕人去嘗試。面對年輕人工作中的一些奇思妙想,也常常習慣性地說「不」。但前段時間,一些單位「00後」接管微信、微博官方賬號的「整活」影片席卷各大社交平台,不少政務號放下「架子」,一系列年輕態的花式操作,卻也收獲了「潑天流量」。這不就是對放下「爹味」說教、讓年輕人去勇敢嘗試的最好回應?

對新生事物不自覺的抗拒,也會讓「爹味」油然而生。時代在快速演進,面對層出不窮的新事物,如果一味謹小慎微,就會慢慢被固有思維裹挾。比如,中國自古是農業社會,但傳統的種植方式就不能改變嗎?現在,在很多地方的農業生產中,一些「90後」新農人帶著新理念、新技術來到希望的田野,他們用現代機械替代繁重的人工勞動,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棚設施覆蓋土地,用無人機灑水施肥……很少的員工就能高效管理大片農田。不僅如此,網絡直播帶貨,又把好產品賣出了好價錢。如果再用農耕社會的老做法來束縛年輕一代,這樣的「爹味」是不是就很不合時宜?

也許有人會說,「爹味」背後通常是一顆「慈母心」「老父親心」,不管怎樣,出發點始終是好的。此話不假。但「爹味」過濃,則會影響年輕人鍛煉成長,不利於一代新人迅速挑大梁、當主角。散散職場中的「爹味」,確實有這個必要。

散散「爹味」,有必要倡導工作中多些平等的視角。眼下的年輕一代,特別希望的就是與世界的平等相視。無論是在家庭、學校或者是社會的各個角落,「平視」是今天的年輕人最松弛也最習慣的處事方式。就拿剛剛閉幕的巴黎奧運會來說,我們看到許多教練和運動員之間,已是一種超越師徒的亦師亦友關系,既有專業指導,也有情感相融。「平視」之中,我們的年輕運動員勇於超越前人,在很多領域創造了中國奧運史上從未有過的輝煌。

散散「爹味」,有必要倡導多些「換位思考」的方式方法。領導和下屬,公職人員和服務物件,黨員幹部和普通群眾,如果只是從各自角度出發去想問題、做事情,雖然也合乎規矩,但難免會產生一些「爹味」,讓下屬、服務物件和普通群眾感覺到一些不舒服。而如果多些換位思考,祛除容易產出隔閡的「爹味」,則會讓人有「潤物細無聲」的舒適感。

散散「爹味」,就一定要更多地相信年輕人,相信未來的主人翁。記得一位專家說過,盡管我們可能不願承認,但事實是:我們看待年輕人,永遠不如年輕人看待我們來得準確。當越來越多的「90後」已經在科學研究、生產制造、創業創新等各個領域挑起大梁,當「00後」已經在巴黎奧運會上代表中國成為爭金奪銀的生力軍,我們還有什麽不相信的呢?

當「爹味」淡去,朝氣蓬勃、活力滿滿的當下就撲面而來了。

撰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徐睿翔

特別聲明:本文經上觀新聞客戶端的「上觀號」入駐單位授權釋出,僅代表該入駐單位觀點,「上觀新聞」僅為資訊釋出平台,如您認為釋出內容侵犯您的相關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