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三分之一博士生心理有問題?關於讀博影響精神健康的親身體會……

2024-09-28辟謠

先發起一個投票:

你認為博士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程度有多高?

A. 非常不健康

B. 不健康

C. 比較不健康

D. 一般

E. 比較健康

F. 健康

G.非常健康

當博士光環下隱藏著與日俱增的藥丸,你是否能想象,那些在學術象牙塔裏的小夥伴們,或許正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

讀博對心理健康有多大影響?

近期,來自哥德堡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隆德大學經濟系,以及斯德哥爾摩大學瑞典社會研究所的一項縱向研究,直接探討了這一問題。

該研究使用瑞典全國行政記錄數據,包括從2006年至2017年間,在瑞典攻讀博士學位的兩萬余名博士生群體,以及七百余萬普通人群和三十余萬碩士人群的精神病藥物處方數據和因心理健康問題的住院記錄,采用事件研究分析和比較研究,探討了測試者在博士學習開始前後心理健康的變化情況。

精神類藥物。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研究發現,在博士學習開始之前,「博0」學生與擁有碩士學位的人群相比,使用精神類藥物的比例相近,且低於普通人群。然而,博士生涯一旦開始,博士生使用精神類藥物的比例顯著增加,且這種增長趨勢在博士學習期間持續存在。

在第五年(通常也是畢業前一年),該比例已接近普通人群,且顯著高於其他高學歷個體。此時,藥物使用量比博士學習開始前增加了40%;此後,藥物使用量有所下降。從住院記錄來看,與之相似,隨著博士學業的開始,因精神健康狀況住院治療的人數顯著增加,五年後呈減少趨勢。

更誇張的是,研究進一步發現,相比父母去世等重大應激事件,讀博對使用精神類藥物的影響程度更大,持續時間更長。

而在博士學業期間使用精神類處方藥物的相對風險,對於「大齡」青年、女性以及有心理病史的三類同學而言,影響更大。數據指出,超過31歲讀博的同學相比26歲以下讀博的同學,領取精神類藥物的相對風險高出1.51至 1.65倍。

文章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從職業生涯來看,最終選擇去大學工作的博士,相比於去企業工作的博士,領取精神類藥物的風險高出28%。

博士生的焦慮來自哪裏?

作為一名「退圈博士」,捫心自問讀博的焦慮到底來自哪裏?通宵處理數據的每一個夜晚,實驗失敗後捶胸頓足的每一個時刻,一幕幕浮現在腦海,那些前途未蔔、成把脫發的日子或許是焦慮的源泉。

據大腦的不完全統計,心理健康問題的來源包括但不限於:

1

學業壓力

大論文、小論文、期刊論文、會議論文、大組會、小組會、進展匯報、實驗失敗、學術競爭、老板警告、創造力缺失、自我追求等這些或大或小的「稻草」,都能壓死「駱駝」。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職業發展困境

如上文所言,持續在學術圈中工作的博士相比「退圈」博士而言,博士期間的心理健康程度更低。在「越來越卷」的今天,在「非升即走」的大山下,博士期間對於未來學術生涯的擔憂和就業前景的焦慮,也是最重要的應激源之一。

3

論文發表壓力

前幾年有一本很火的書,叫做【不發表就出局】,由香港中文大學李連江教授所著,李教授結合自己經驗,為年輕學者和學子提供了很多實用見解。書名也反映了學術圈現狀,對於博士生來說,不發表論文往往意味著無法畢業,隨即而來的是沒有工作、沒有收入,大齡而「一事無成」。

4

經濟壓力

絕大部份博士生處於25歲以上的年紀,家庭資助不再,且隨著年齡增長花銷增大,尤其對於一些補貼微薄的課題組而言,博士生的「經濟困境」尤為突出,部份同學需要透過兼職維持生活,這更加造成了「時間沖突」和「心力交瘁」。

5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壓力

大量的時間投入是博士畢業的必要非充分條件,博士生通常需要長時間工作,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身體健康和社交生活的活力,甚至產生「社交隔離」,而身體的亞健康狀態也會影響個人的情緒和動機,進而產生負性迴圈。

6

親密關系與家庭責任

一方面,博士期間往往是「戀愛關鍵期」,讀博所占用的大量時間和認知投入可能讓博士生無法在親密關系中給到伴侶充足的「情緒價值」和「經濟價值」,進而影響親密關系的健康存續。另一方面,對於已經成立家庭的博士生而言,照顧家庭成員或撫養孩子可能也會增加其壓力,因伴侶或家庭關系而可能導致焦慮。網絡中「我的另一半是博士生,我應不應該理解Ta」的討論隨處可見。

7

導師與同伴關系

一位合拍耐心的、能給予支持的導師以及氛圍和諧、健康競爭的課題組能減少學術生涯的很多痛苦;反之,不負責任的、脾氣暴躁的、負面否定的導師以及不和諧的競爭氛圍則是「把人逼瘋」的又一來源。

應對建議

說了這麽多,作為一個「過來人」,最後跟大家分享三點幫助我度過漫長讀博歲月的「小秘密」。

博士生畢業。圖片來源:上海交通大學官網

1

走出「習得性無助」

積極心理學大師馬丁·塞利格曼的習得性無助理論指出,「重要結果不受控制的環境」「自我放棄的反應」,以及「形成習得性無助的認知(即預期所有自主行動都無法左右結果)」,這三點表現構成了「習得性無助」。一旦我們形成「習得性無助」,就可能會產生「控制結果動機削弱」「對反應能控制的結果學習的幹擾」,以及「伴隨著創傷性結果的恐懼與抑郁」三類反應。

上述表現與反應,在讀博期間往往反復出現。比如,實驗結果無論怎樣都無法達到預期、努力半年的方向完全失敗、被審稿人不斷否定的論文,無論怎麽做都不能達到標準,要不要放棄……此時,就很可能會出現面對不可控性而產生的抑郁和對不可預測性產生的焦慮。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對此,作者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題思路。

一方面,可以從簡單的事情入手,開展控制感和可預測性練習來緩解焦慮,透過體會控制感來增加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舉例來說,做不消耗腦細胞的家務就是很好的解壓方式,看到被自己打掃得窗明幾凈的房間,獲得感會油然而生。

另一方面,可以改變自己對事物的解釋風格,不斷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跟自己說:我的困境和發生的壞事是暫時的、不是永久的,是特定的、不是普遍的,是外在的、不是內在的。

某種程度上,圖中範德彪的精神狀態值得參考。圖片來源:電視劇【馬大帥】

例如:我的文章被拒,是這一次被拒不代表永遠被拒;我的文章是被這個雜誌拒了,並不是被所有雜誌拒了;我的文章被拒可能是不適合這個期刊或者觀點不被審稿人認同,但不代表我的論文一無是處。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2

提升內在動機

自我決定理論指出,自主性、勝任感和人際關系需要的滿足會讓人享受這項任務帶來的快感,從而產生完成某項任務的內部動機。與之相反,缺乏自主性、被控制、無法勝任角色目標、與關鍵人物存在關系沖突,則會帶來內部動機的匱乏。

博士期間持續的負面反饋會耗盡自主性和勝任感,降低內部動機,產生「習得性無助」。面對這些困難,仍然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可以從自我入手,即「調節情緒、接納自我」;另一方面,個體也擁有透過行為和期望影響環境、讓環境更多支持自主的能力,我們可以透過「與導師談談」「與審稿人 討論」等方式,說服他人接納我們的觀點。

3

尋找並接納社會支持

回到自我決定理論的第三點——關系需求,他人尤其是關鍵他人的支持和鼓勵,在一些重要節點尤為重要。

博士最後一年,我在找工作接連受挫的時候,導師詢問進展,我告訴他不容樂觀,由於我的目標是工業界,「心理學女博士」的身份在某些行業下為我帶來了一些阻礙,他微信告訴我,「各種歧視太多,性別歧視尤為突出,不過你要有自信,肯定比絕大多數人(不論性別)都優秀」,這些話幫助我重建了信心、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而在那些「幾乎撐不下去」的時刻,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同樣能夠給到博士生堅持下去的底氣和勇氣。

最後,祝各位想要讀博士的同學能夠不留遺憾地享受這段旅程,祝正在這段旅途中的同學所得皆所願,不負韶華、健康快樂。參照畢導在畢業影片裏的一句話:

圖片來源:【13 年過去了,我終於畢業啦!】影片截圖

同時,如果你身邊有正在讀博士的小夥伴或者親人,請多傾聽、理解、鼓勵與關心Ta,你的一些小舉動,或許對Ta來說就無比溫暖,能夠幫助Ta度過這段漫長的不易之旅。

參考文獻

[1]馬丁·塞利格曼. (2020).習得性無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愛德華·L. 德西, & 李察·弗拉斯特. (2020). 內在動機. 機械工業出版社.

[3]Sanna Bergvall, Clara Fernström, Eva Ranehill, Anna Sandberg. (2024). The Impact of PhD Studies on Mental Health—A Longitudinal Population Study, Working papers, Lund university

策劃制作

出品丨科普中國

作者丨Beta 套用心理學博士

監制丨中國科普博覽

責編丨董娜娜

審校丨徐來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