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新春走基層·職場新舞台|解決「懸空老人」後顧之憂 他帶著爬樓機走街串巷

2024-02-10辟謠

「阿姨,你背靠在後面,放松一點。」陳宗良幫余盛仙調整好位置,綁上安全帶,兩手拉住爬樓機往下走,只花了幾分鐘就平穩下樓了。92歲的余婆婆慢慢站起身,在女兒女婿的攙扶下坐進小汽車,準備到陸家嘴商圈吃團圓飯。下午4點,陳師傅還要等在此處,幫助老人順利歸家。

在沒有加裝電梯的老舊公房,不少老年人面臨出行難題,而爬樓機服務正是針對「懸空老人」上下樓的一種特色服務,也催生了爬樓機操作員這一為老服務的新職業。這個春節假期,不少爬樓機操作員堅守崗位,確保服務不斷檔。

善用巧勁,老人上下樓不再費力

昨天是小年夜,上午10點不到,陳宗良在密雲小區西區停下助動車,取下25公斤重的折疊爬樓機,熟練地把它展開後,仔細檢查剎車。完成「三件套」動作後,他推著爬樓機走上6樓,敲響了一戶人家的大門。

采訪物件供圖(下同)

門內是92歲的老人余盛仙和她的女兒女婿。陳宗良和家屬一起扶起老人,幫助她坐到爬樓機座椅上。放下腳踏板,綁好安全帶,調整好位置,他又親切喚了一聲「阿姨,我們下樓啦」,長按按鈕,老人「乘坐」爬樓機平穩下樓。第一次體驗爬樓機的余婆婆顯然有些緊張。他一邊調整節奏,盡量更加緩慢平穩,一邊安慰老人:「你放心往後躺,撐得住你的。」

別看是機器代替人爬樓,但操作者必須用上巧勁。老舊小區的樓梯間大都比較逼仄,樓梯口轉身的空間只有一米多寬,爬樓機「體型」較大,要「倒車」幾次才能轉彎,陳宗良總是壓縮自己的位置,盡量讓老人前方的距離寬敞些。此外,爬樓機加上老人的重量一般在150斤到200斤左右,手上也要用力。

到了一樓底下,陳宗良轉到老人前面,輕輕解開安全帶後順勢把她扶了起來。家屬趕緊開啟車門,一起護著她坐進後座,這才算完成了整趟下樓之旅。

「我媽下一次樓不容易。」余婆婆的女兒告訴記者,最近三四年,老人幾乎很少下樓,因為走不動樓梯。「年紀大了,髖關節又做過手術,她上下樓非常吃力。去年我們接她去自己家住了一段時間,回來的時候,是四個人擡著椅子把她送上去的,花了半個多小時,累得夠嗆還是小事,關鍵是一路心驚膽戰,生怕磕著碰著。」

獲知有爬樓機服務,她立刻打電話為老媽預定了:「從六樓下來只要10分鐘,這個服務太好了!我們可以安安心心地帶她出去吃團圓飯,再坐著小車兜兜陸家嘴。下午再請爬樓機操作員過來,把她平安送上樓。」

滿足剛需,春節服務不打烊

陳宗良是上海家事佳家庭服務公司的家政服務員,來自江蘇太倉,從業已有6年,原來做的是長護險服務,這兩年爬樓機服務的需求上升,就轉崗做了爬樓機操作員。

「這台爬樓機是公司經過多方比較後引進的,我在正式轉崗前也經過了一系列的機構培訓,考核合格後再上崗。」他告訴記者,操作爬樓機靠的不是蠻勁,而是巧勁,比方說樓梯坡度是45度,而履帶放下後的角度是32度,推著老人上下樓時,要即時調整角度,讓老人能夠半躺下來,這樣才能既舒服又有安全感。

臨近春節,一些「懸空老人」的駐家家政服務員離滬過年,讓爬樓機的服務數量一下子提升。在陳宗良負責的片區裏,就有不少新增預約,其中大多數是老人要血透、放化療或者突然骨折的剛需。

「本來我要回家過年的,看著那麽多需求,最後還是決定留下來。」陳宗良說,這個工種人數比較少,他所在的家事佳公司只有4名爬樓機操作員,他又是頂梁柱,「我走了,這些‘懸空老人’怎麽辦?」

今天是大年夜,他的服務單上仍有三位老人的預約。「其中有一位是做血透的老人,必須早上8點趕到醫院。所以我6點40分就起床了,7點10分必須送他下樓,中午12點再等在樓下,送他上去。」他告訴記者,剛剛做好血透的老人特別虛弱,靠自己是無法上樓的,必須有爬樓機來幫忙。因此盡管自家也有年近80歲的老父老母,驅車返鄉過年也不過2個多小時的車程,但陳宗良依舊選擇留下,堅守爬樓機操作員的崗位。

用一次爬樓機要花多少錢?春節期間會不會漲價?家事佳總經理呂敬輝說,透過老人出一點、街道補一點、公司讓利一點,爬樓機的公益價減低到了50元一次,而老人只要出25元。春節期間也保持原價,多出來的人工成本由企業承擔。

「我們公司主要從事長護險、助潔等為老服務,因此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很看重社會效益,培訓一批長護險護理員轉型為爬樓機操作員就是滿足高齡老人需求的一種嘗試。」在今年春節期間,家事佳公司總共配備了4名爬樓機操作員,確保服務不斷檔。

新民晚報記者 張鈺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