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關於疫苗,需要了解一些數據

2024-06-14辟謠

最近明顯有一些人,別有用心的帶節奏,把人群普遍感染新冠後,導致人群整體免疫力下降的原因甩鍋給疫苗,甚至說人們出現的長新冠也是疫苗害的,這顯然是造謠。

其實從簡單邏輯來說,如果是打完疫苗後,很快出現不良反應,還可以歸因到疫苗副作用的可能性。

但我們大多數人是在2021年打疫苗,很多人是打完疫苗後並沒有出現副作用。

然後2022年底陽了之後才開始出現各種長新冠癥狀,結果這時候不去思考新冠病毒對自己身體健康的損害,反倒甩鍋給一兩年前打的疫苗,這是不是連基本邏輯都丟了。

關於疫苗,我不會去盲目相信什麽,畢竟歷史上也有過疫苗質素出問題的先例。而且這次新冠疫苗,國外也有阿斯利康疫苗這樣明顯出問題的新冠疫苗。

但我們並不能因此就斷定所有疫苗都有問題,被帶入比較極端化的反疫苗節奏裏。

對於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我一向是只看大數據。

我這裏就貼一組,香港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中的病死率數據:

不接種疫苗的平均病死率是3.04%;

接種兩針疫苗,病死率降低到0.17%;

接種三針疫苗,病死率降低到0.04%;

看到這裏,有人可能會質疑說,不接種疫苗的病死率高,是因為不接種疫苗的都是老人居多,所以才拉高了病死率。

那麽我就再貼一組香港2022年初按年齡分組的病死率數據:

30-39歲,未接種疫苗病死率0.06%,接種三針病死率是0.01%;

40-49歲,未接種疫苗病死率0.21%,接種三針病死率是0.01%;

50-59歲,未接種疫苗病死率0.88%,接種三針病死率是0.01%;

60-69歲,未接種疫苗病死率2.1%,接種三針病死率是0.04%;

70-79歲,未接種疫苗病死率5.56%,接種三針病死率0.16%;

8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病死率16.47%,接種三針病死率1.22%;

以上這組數據來自香港官方2022年5月19日釋出的「新冠死亡報告初步數據分析」。

該數據統計的是2021年12月31日-2022年5月18日,這個時間段感染的120萬新冠患者,對9152例新冠死亡病例按年齡分組和接種疫苗次數,去統計歸類。

而且香港接種的疫苗主要科興和輝瑞,二者接種比例相差不大。

並且這是Omicron毒株帶來的疫情,其毒性跟我們2022年底的感染的Omicron毒株相差不大。

所以,香港這份大數據統計結果,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參考意義。

香港2022年初的第5波疫情,是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波疫情,超過前4波死亡人數總和。

港大在2022年初發表過【新冠病毒Omicron BA.2子毒株在香港的感染流行病學研究,2022年1-3月】。

其中提到「我們發現在香港第五波的早期階段,Omicron在未接種疫苗的人群中造成了與之前幾波相仿的病死率。因此BA.2的內生重癥風險也許並沒有顯著低於原始株,或者完全不低於原始株。」

從上面死亡率數據也可以看到,其實很多人認為的「Omicron毒性減弱」是一種認知誤區。

實際上並不是Omicron變弱了,Omicron流行期間,之所以重癥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是因為人群普遍打了疫苗和感染,有了抗體之後,才讓重癥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

而且雖然死亡率大幅下降,但由於Omicron超強的傳染性,這使得Omicron在有疫苗的情況下,造成的死亡人數是遠超德爾塔和初始毒株。

香港第五波疫情死亡人數超過9000例,72%以上未接種疫苗,而香港80%人群都接種了疫苗。

這些數據都表明,接種疫苗雖然不能防感染,但確實可以讓重癥率和病死率大幅下降。

以香港的數據,其實可以簡單推算,我們如果全部不接種疫苗,和全部接種三針疫苗,這兩種情況下,死亡人數會相差多少。

我這裏提供一下中國各個年齡段的人數。

中國80歲以上老人3577萬人;

71歲-80歲老人8082萬人;

61歲-70歲1.47億人;

51歲-60歲2.22億人;

41-50歲2.1億人;

31-40歲2.23億人;

如果我們全部不接種疫苗,單單2022年底,我們可能得多死上千萬人,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算一算。

我把香港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各年齡段的病死率數據也再貼一下,方便大家自己計算。

我並不是說疫苗完全沒有副作用。

任何疫苗都有副作用,但這個得看概率。

正常疫苗挽救的生命數量,是遠高於出現副作用的數量。

孰輕孰重,是需要取舍的。

另外,香港第五波疫情的數據,早就證偽那種社會達爾文主義說法,認為「因新冠死亡的老人,是本來就要死了,只是死之前剛好感染了新冠,才被計入新冠死亡人數」。

哪個自然死亡的老人,會是16.47%的死亡率?

根據香港釋出的【1986年至2020年香港死亡趨勢】8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死亡率大約是7%;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80歲以上老人,每年要死掉7%的人,但在2022年初的Omicron流行期間,80歲以上的老人,如果沒有接種疫苗,病死率是達到16.47%;這遠超過正常的老人自然死亡率。

正常80歲以上老人,如果最終不幸死亡,通常從感染到死亡是不會超過一個月。

這意味著感染新冠病毒,如果沒有打疫苗,80歲以上老人的死亡風險,是正常情況下下的二十幾倍。

我們80歲以上老人3577萬人,如果全部都沒打疫苗,按照16.47%的病死率,我們單單80歲以上老人得多死多少人,大家可以自己算算。

並不是本來即將自然死亡的老人,剛好感染了新冠。

而是本來不會死亡的老人,因為感染新冠而提前死亡。

這也是為什麽,世界各國過去兩年,直到今年仍然有大量超額死亡人數的原因。

另外,新冠疫苗保護的也不單單是老人,41-50歲的中年人群體,打了三針疫苗也可以少死幾十萬人。

新冠病毒在30歲以下人群造成的死亡率雖然低,12歲-29歲的群體,即使不打疫苗只有萬分之4的死亡率,但這個放大到3億的大基數上,仍然會有十幾萬人死亡,打了三針疫苗可以少死十幾萬年輕人。

這都是可以透過大數據推算出來的。

只不過這些數據,普通民眾大都不知道,我們輿論現在也不去宣傳辟謠,民眾自然很容易被網上一些錯誤言論帶歪節奏。

現在輿論有些人把疫苗妖魔化,把感染新冠後免疫力下降,出現的長新冠都甩鍋給疫苗,顯然是有問題的,是別有用心的。

把疫苗妖魔化會帶來很多危害。

比如,現在世衛組織都在警告X病毒可能到來,如果任由輿論這種疫苗妖魔化態勢,很容易讓民眾對疫苗產生不信任感。

那萬一未來X病毒真的到來,即使我們能第一時間把疫苗研制出來,恐怕民眾也不會積極接種,那我們可能得因此付出更多代價。

美國就存在很強的反疫苗氛圍,所以美國有超過1/3的人群是強烈抵制疫苗,像疫苗裏有納米機器人的反智陰謀論,在美國也是十分流行。

當然,美國之所以流行這種反疫苗言論,也是因為美國那些醫藥巨頭,都有大量不良前科,他們是真的龍王賣傘。

所以,也難怪美國民眾會對美國醫藥巨頭產生強烈的不信任感。

但我們的情況跟美國顯然是完全不同的,我們至少是會有國家層面的監督,不會像美國那樣,是美國政府和醫藥巨頭勾連在一塊。

就我自己來說,相比mRNA疫苗這樣的新技術,我是更相信滅活疫苗這樣成熟的老技術。

另外,在Omicron超快速變異的情況下,疫苗的研發已經逐漸落後於病毒的變異速度。

本文只是根據香港2022年初的大數據,去論述我們在2022年底那波疫情裏,疫苗所能產生的效果,這是很多人並不清楚的。

香港2022年初的第五波疫情,是在大部份人打完疫苗後,香港首次放開面對Omicron的首次沖擊。

所以,會跟我們2022年底的情況相近。

這只能推斷,人群普遍沒感染新冠情況下,打沒打疫苗的病死率差別。

至於在人群普遍感染新冠後,打加強針對於重癥率和死亡率能再降低多少,效果如何?這個是需要其他大數據去論證,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內,目前也比較缺乏這方面的大數據研究。

而且,在當前輿論妖魔化疫苗的情況下,對疫苗的研發也有阻礙,企業更加沒動力去研發新疫苗。

此外,我甚至還看到有反智陰謀論認為,不存在新冠病毒,都是疫苗害的。

這是比較典型的美國反智主義出口到我們這。

我們還是得堅持實事求是,尊重數據,尊重事實。

其實,可以透過一個簡單邏輯來判斷我們滅活疫苗到底有沒有問題。

我們的新冠滅活疫苗是大量出口到海外,如果我們滅活疫苗存在嚴重副作用,那麽美國早就對我們疫苗發難了,結果美國官方從來就沒有對我們滅活疫苗提出質疑。

如果美國提出質疑,也不能就說明我們滅活疫苗有問題。

但如果美國都沒提出質疑,就肯定說明我們滅活疫苗沒問題。

這個邏輯,應該是很清楚的。

滅活疫苗是已經滅活的病毒,是死病毒。

結果很多人對「死病毒」的副作用怕得要死,但對當前不斷傳播的新冠活病毒直接危害卻視而不見。

在這些人眼裏,感染新冠活病毒,沒有什麽危害,甚至成了打「強效疫苗」。

曾經就有專家說,感染一次新冠病毒相當於打一針疫苗。這是僅從身體獲得抗體來說,卻忽視了感染新冠病毒本身對人們健康的巨大危害。

直接感染新冠病毒對人體健康的損傷,是遠超過疫苗的副作用。

一個人如果打滅活疫苗出現嚴重副作用,那麽他如果不打疫苗,直接感染新冠可能都抗不過去。

完全忽略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僅從身體獲得抗體,來說感染新冠病毒相當於打疫苗,這種說法,極其誤導民眾。

反倒是滅活疫苗,被他們當成感染病毒,畏如蛇蠍。

但他們往往又對mRNA疫苗這種新技術路線十分推崇,完全就是國外的月亮比較圓的思路。

活病毒,被他們當做疫苗。

死病毒,被他們當做活病毒。

不得不說,還是挺諷刺的。

感覺當前輿論是越來越妖魔化,可以說是群魔亂舞。

另外貼一下每周的新冠投票結果分析。

我每周日會發起「新冠感染情況」投票,統計讀者群體的新冠感染比例。

截止6月11日的數據如下圖:

6月9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為1.7%,比上周是繼續下降,已經連續第3周下降,而且也跌破2%大關,低於去年11月的低谷期。

澳門截止6月6日的最新數據如下圖,仍然在持續下降。

香港周新增感染數據也在快速下降,比較接近去年11月的低谷期了。

綜合讀者投票數據,澳門和香港的數據看,當前整體還是處於新冠低谷期。

目前主要還是觀察,這波低谷期能持續多久。

這仍然需要投票數據來幫助我們確認低谷期,以及一旦爆發新一波疫情,可以透過投票數據及時預警。

目前投票數據跟中疾控、澳門、香港的疫情數據整體趨勢吻合,但中疾控數據是月報,會滯後一個月,香港澳門的數據基本也會滯後一周,所以論靈敏度和及時性,也還是得看投票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