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視線模糊竟是患上高血壓?專家:眼部疾病或是身體在發出訊號

2024-06-28辟謠

即將到來的6月6日是第29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為「關註普遍的眼健康」。不同年齡段人群應當分別留意哪些眼部健康問題?眼部疾病可能預示什麽慢性疾病風險?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眼科主任張洪洋表示,公眾應樹立起「全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理念,根據自身所處年齡段,有針對性地進行高發眼病的篩查和防治工作; 同時要關註眼部疾病與全身性疾病間的關聯,警惕眼部疾病背後身體發出的 訊號。

「打工人」用眼過度警惕幹眼癥

眼睛作為人體最重要的感覺器官之一,接收約70%的外界資訊。因其直接暴露於外界,容易受到感染、刺激和外傷,隨年齡增長還會發生諸如老花眼、白內障等退行性疾病。

「眼部疾病可見於各年齡段人群。」對此,張洪洋認為,普及「全年齡段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理念格外重要, 公眾根據所處的年齡段,應 有針對性地進行高發眼病的篩查和防治工作。

具體而言,3歲以下幼兒應重點進行先天性和遺傳性眼病的篩查;3-18歲青少年應當建立屈光檔案,每半年監測眼軸和屈光度的變化;工作人群需進行眼表功能分析,對幹眼癥進行局部理療,補充人工淚液滴眼液,有效緩解長時間、近距離工作帶來的視疲勞癥狀;老年人則應該密切註意白內障的發展,尤其對有高危房角因素的患者,還需警惕晶狀體膨脹繼發的青光眼急性發作。

糖尿病患者留心視網膜病變

眼部出現不適,和全身性疾病有何關聯?

眼部疾病可繼發於多種全身性疾病。「而這些疾病可能首先在眼部出現癥狀,這正是身體發出的訊號。」張洪洋說,包括高血壓、糖尿病、風濕免疫疾病等系統性疾病高發群體,更應重點關註眼健康。

她解釋, 眼底血管作為唯一能被「看見」的血管,是全身血管性疾病的「哨兵」。 以高血壓為例,血壓升高或損傷視網膜小血管,造成血管管壁增厚、血流量減少,使視網膜斑塊受損。此外,隨病情發展,血液也可能滲漏進入視網膜,導致視力逐漸下降。

資料顯示,病史達10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比例為24%;中度及以上程度的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則與發生腦卒中的風險呈正相關;因患有風濕性疾病而服用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的患者更容易發生激質性白內障和視神經病變。張洪洋指出,大量的臨床數據都表明,全身常見疾病、慢性病和免疫病患者應嚴格按照醫生推薦的頻率進行眼科檢查。

「慢性系統性疾病患者就診時,應當主動告知醫生最近的眼部情況,比如有無視力下降、眼痛、眼前黑影、重影等癥狀。」她說,這對相關繼發眼科疾病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能對全身疾病的進展起到預警作用。

南方+記者 陳子陽

通訊員 李曉姍 林婉瑩

【作者】 陳子陽

廣東健康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