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和美鄉村擦亮底色 湖南芷江侗鄉處處繪就新畫卷

2024-03-18辟謠

中新網懷化3月17日電 (付敬懿 楊婉冰)鄉村之美,美在生態底色、田園本色、鄉土特色。近年來,隨著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深入,湖南懷化芷江侗族自治縣「鄉鄉有亮點、村村有特色、季季有風景」,展現出幸福宜居、鄉風文明的新農村風貌。

芷江侗族自治縣「鄉鄉有亮點、村村有特色、季季有風景」。 芷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塑形,建設宜居鄉村。在芷江縣大樹坳鄉新莊村,道路幹凈整潔、庭院錯落有致、綠化美觀大方,這些改變讓村民張月香很是高興。「村裏以四化工程為重點完善了基礎設施,變得更整潔漂亮了。」

近年來,新莊村累計修建入戶路3270米、聯戶路2100米,硬化村組道路12公裏實作「全覆蓋」;修葺的168棟房屋加上新修的侗族風雨橋,與山林溪水構成古樸、優美的侗寨景觀;栽植桂花等喬木891株,紅葉石楠、紅繼木等灌木154株,村莊綠化率、道路綠化率均達90%以上,民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大提升。

新莊村道路幹凈整潔、庭院錯落有致、綠化美觀大方。 芷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賦能,建設宜業鄉村。鄉村不僅要宜居,還要宜業,讓民眾增收有門路、收入有保障。芷江縣羅舊鎮充分挖掘農村資產優勢,盤活土地資源,透過流轉土地、整治耕地拋荒,年增收40余萬元。

「我們鎮整理了50畝農戶果園地發展光伏發電農光互補,利用光伏板下套種喜陰藥材半夏,村集體預計年增收30萬元。」羅舊鎮黨委書記戚文說,鄉鎮還與相關團隊開展「智慧果園」,為鄉村建設、治理等提供全過程跟蹤式專業指導,繼續探索農戶庭院經濟治理新模式,帶動民眾持續增收。

隨著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深入,芷江鄉村越來越幹凈整潔。 芷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鑄魂,建設宜學鄉村。建設和美鄉村,既要建設好「面子」,也要註重「裏子」。梨溪口鄉白土田村從傳統文化中尋找思路、汲取靈感,瞄準「孝」文化,開設道德大講堂弘揚「孝義文化」,透過提升村民道德素養,激發村民自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的內生動力。

「我們村向上爭取專案資金30萬用於打造以孝義文化為核心的白土田老食堂院落,村民知道後紛紛自願投勞。」白土田村村民蒲曾桃說,依托院落改造,村民們主動讓出土地用於修建村道和綠化美化用地,共同建設美麗家園。

依托院落改造,芷江縣鄉村新修的侗族風雨橋。 芷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固本,建設宜遊鄉村。既要註重「靜態保護」,也註重「活態傳承」,芷江縣禾梨坳鄉古沖村振興隊、村支兩委從2017年開始發展鄉村旅遊業,先後組織「湖南大學古沖遊學活動」「古沖村柑橘采摘節」「品鄉風文明,賞橘園美景」等十余場鄉村旅遊活動。

透過穿侗服、學侗話、教侗歌、看侗舞、拍侗照、攔門茶、歌碗宴等侗族民俗活動,古沖村全面喚醒侗族文化。同時,透過挖掘果園文化、紅色文化、抗戰文化、剿匪文化,進一步完善旅遊內涵。

「村莊現在越來越美了,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發展鄉村旅遊積攢了人氣,吸引很多外地遊客前來觀光遊玩,一到夏天可熱鬧了。」提起村裏如今的好光景,古沖村黨總支書記龍四清難以掩飾內心的激動,研學之旅、紅色講堂、采摘節、園遊會、打手鼓等活動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來旅遊。

巖山背村屋場會,民眾主動參與鄉村新風貌建設。 芷江縣委宣傳部 供圖

聚力,建設和美鄉村。為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楠木坪鎮巖山背村積極探索「黨建+積分」治理模式,推行「黨建引領、網格聯動、村民參與」的管理模式,制定符合巖山背村實際的正反向積分事項清單,堅持「因事獲分、依分換物」原則,按照相應的標準為村民兌換生活物資。

「本來打掃自家的房前屋後和院子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現在村裏還有‘積分’活動,不僅住得舒服,還能兌換物品,兩全其美啊!」巖山背村村民楊輝對此豎起大拇指。

透過積分制撬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轉變」,巖山背村激發民眾主動參與和諧宜居的美麗鄉村新風貌建設中,逐步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