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打響「臨滄海裝工人」品牌,助力海洋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2024-01-18辟謠

17歲的李芳行有個夢:出去看一看。

他是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猛板鄉人,就讀於臨滄技師學院,2024年即將畢業。「學校裏,老師總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對於我們這些大山的孩子來說,出去一次並不容易,自己也感覺處於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明確的方向。」

機會在2023年4月到來。透過「臨滄海裝工人」品牌專案,他乘坐滬滇勞務協作包機,前往上海振華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長興分公司(簡稱「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實習。這裏有現代化的廠房、精密的儀器和課本上學不到的技能,他也收獲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筆薪金——4200元。

「我換了台手機,還把錢寄給了父母,感到非常自豪。」李芳行說,現在,他的目標非常明確:考上大專,好好磨煉,入職振華。

勞務協作「送出去」,保駕護航助成長

永德縣是臨滄市人口大縣,共有戶籍人員約33萬人。但該縣產業以農業為主,無法提供充足的就業崗位,導致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據永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2022年,全縣共有外出務工人員13.7萬人。

「其中,省外就業有3.9萬人,主要流向是廣東、深圳等地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月收入在5000元至8000元不等。」永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楊群雁說,「別看收入不少,他們多數在就業福利、社會保險等方面未得到保障。」

2022年7月,上海援滇幹部施雲峰前往永德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崇明區人社系統出身的他立刻嘗試從企業端解決永德縣勞動力外出務工方面的問題。一番對接後,永德縣與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實作供需匹配。雙方簽訂了東西部勞務協作戰略合作協定,永德縣成為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重要的人力資源基地。

2023年1月,在滬滇協作的支持下,永德縣組建起雲南永滬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簡稱「永滬公司」),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規範化、精細化、精準化的勞務服務,並進一步擴大合作範圍,聚焦國家重點的海洋裝備島——長興島上江南造船、中遠海運、振華重工、滬東中華四大央企的用工需求,打造「臨滄海裝工人」品牌。

「永滬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將原來的勞務派遣舊模式轉變為勞務外包新模式。相較於過去的‘個人作戰’,我們更強調‘集體行動’,既能夠充分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與福利,也能夠透過勞務品牌的塑造,合力提升外出務工人員歸屬感。在此過程中,永德縣還增加了一家規上企業,有力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施雲峰說。

楊言琛是永德縣小猛統鎮大埡口村人。過去,他在廣東的一家電子廠打工,月收入7000元,但沒有公積金。2023年1月,永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作人員帶著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來到村裏招工,因為有相關工作經驗,他被順利錄用。

2月6日,楊言琛來到上海,經培訓後入職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機電安裝事業部。在師父手把手地帶教下,他學習排線,現在已經能獨立完成常規任務,還在師父和同事們的鼓勵下考取了電工證。有一回,機電安裝事業部需要完成50多米的登高作業。一些新員工有些擔心,但楊言琛卻三下五除二:「有規範的安全保障,有大家的幫助和支持,有技能給我帶來的底氣,我一點也不怕。」

架起橋梁當後盾,「心裏暖」才能「留得下」

每月18日,是發薪金的日子。楊言琛總會在這一天去還車貸。

「現在,我一個月到手薪金有8000多元。我給在家鄉的父母買了車,方便他們出行。」他說,在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工作的日子裏,他「每天都有25元飯補,食堂頓頓有紅燒肉,既能省錢,又吃得開心」。到2023年11月,他已經「胖了整整20斤」。

但他偶爾也會有煩惱——家裏父母的身體好不好?每個月的社保繳費為什麽不一樣?

為了減少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永德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永滬公司相關負責人定期都會進行走訪慰問,解決實際困難。在滬滇協作的推動下,永滬公司還在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設定「臨滄來崇就業人員服務站(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聯絡點)」(簡稱「服務站」),搭建起企業與外出務工人員之間的橋梁。

「後來我才明白,原來每個月薪金不同,社保繳費也是不同的。服務站也會為我們科普【勞動法】以及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這些都是以前我們所不知道或不清楚的。」楊言琛說。

「我的性格比較要強,往往都是自己克服困難。以前,確實有很多時候是硬著頭皮上的,但現在,一想到有一個堅強的後盾,我就很放心、很暖心。」李芳行說。

據統計,截至2023年11月10日,永滬公司累計輸出「臨滄海裝工人」148人次。

「2023年是永滬公司成立的第一年,有許多機制尚在摸索和建立過程中。後續,我們將在上海援滇幹部的指導下,將上海好的經驗與永德縣縣情結合起來,探索更多新模式,多措並舉促就業。」楊群雁說。

黨建引領方面,待首年度「臨滄海裝工人」就業穩定後,永滬公司將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外出務工人員服務臨時黨支部和工會,透過陣地建設凝心聚力,進一步「解民憂、穩就業」,不斷激發幹事創業的熱情。

產教融合方面,永德縣依托職業教育資源,加強與長興島相關企業的聯結,開展訂單式合作模式,定點培訓、定性培養、定向輸出,並邀請相關企業技能骨幹走進永德縣帶教,提升當地教師與學生技能水平,讓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精準對接,實作高質素就業。

招聘工作方面,牢牢抓住以振華重工長興分公司資深技工、臨滄市耿馬縣傣族小夥俸春林為代表的「明星外出務工人員」,透過回鄉現身說法、多渠道宣傳推廣等方式,形成「臨滄海裝工人」口碑效應,帶動更多有誌之士前往上海就業,培養越來越多的「俸春林」。

勞務服務方面,在做好常態化工作的同時,根據企業用工反饋,增加「行前培訓」,並逐步實作永德縣「技能人才集中化、產業工人集中化、外出務工人員培訓集中化、零工市場集中化、培訓管理集中化」,全面提升永德縣乃至臨滄市勞務人員的市場競爭力。

「透過努力,我們想把永滬公司和‘臨滄海裝工人’品牌打造得長長久久,讓更多永德縣、臨滄市的外出務工人員因勞動實作夢想,因技能改變命運。」施雲峰說。

欄目主編:周文吉

專題

來源:作者:俞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