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女子懷孕5月征婚,要求男方有車有房,月薪2萬?真相曝光!

2024-01-11辟謠

作 者丨鐘雨欣

編 輯丨蔡姝越

「娃不是你的,媳婦是你的。」「月薪低於2萬不考慮,娃都養不起。」

近日,一段「女子自稱懷孕5月征婚」的影片在網上傳播,引發網友熱議,不少網友跟帖質疑該女子懷孕真實性,也有人評論稱這是自媒體炒作。後來,官方出手「打假」,經核實,相關影片內容為自媒體為吸引流量而編造的虛假資訊。

自媒體時代,流量往往意味著更多的紅利。無中生有、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網絡謠言形式多樣、覆蓋範圍廣,且存在「冷飯熱炒」現象。近年來,針對自媒體亂象,監管部門積極亮劍,立規矩、破謠言。

「女子懷孕征婚」「外賣小哥為彩禮加班累死」 ?

網傳影片顯示,該女子舉著一張A4紙相親,紙上寫著她32歲,未婚,無車無房,懷孕5個月,對男方的要求是「有車有房,月薪2萬以上,能夠對我好,視孩子如己出」。

隨後,「重慶辟謠」微信公眾號釋出辟謠資訊,經相關部門核實, 上述影片內容源於自媒體賬號「陳四歲」,其為吸引流量、博取關註,編造「懷孕5個月征婚」虛假資訊。目前,相關部門正對該賬號進一步調查處理,將依法依規予以查處。

另據媒體報道, 釋出影片的自媒體賬號「陳四歲」此前有21萬粉絲,是一位做吃飯、餐吧的網紅,從去年至今做過十多場直播。目前,該賬號已無法透過搜尋找到。

記者梳理發現,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為了博眼球、賺關註,不少自媒體使出了無中生有、斷章取義、移花接木等手段,網絡謠言形式多樣、覆蓋範圍廣,且存在「冷飯熱炒」現象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對2023年11月的網絡謠言分析指出,當月網上數據監測和網民舉報顯示,圍繞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的醫藥類「偽科普」,針對采暖電價、房市交通等政策類「假新聞」,以及冒充外賣騎手、權威部門、大型國企等特定機構和群體的「假劇本」現象較為突出,翻炒舊謠、販賣焦慮的網絡謠言也有所增多,誤導公眾認知、擾亂社會秩序。

例如,隨著各地陸續入冬,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交織疊加,有關呼吸道疾病防治的謠言和誤區誤導公眾。一些自媒體假借專業人士和醫生網上「開方」,真假難辨、誤導公眾。如「感染肺炎黴漿菌會得肺炎、會出現‘白肺’」「可自行給孩子服用阿奇黴素等藥物以預防黴漿菌肺炎」「可網上購買‘醫院同款’霧化器在家自療」等謠言,抓住人們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大肆傳播,有的耽誤正常治療,有的則是「假科普、真帶貨」。

此外,還有自媒體冒充特定機構和群體,釋出不實資訊。 如炮製「上海外賣小哥為28萬彩禮加班活活累死」劇本,無中生有煽動情緒;編造「外賣平台停止向45歲以上騎手派單」的謠言,故意制造並販賣「年齡焦慮」,給廣大騎手群體帶來困擾。

「預計一段時間內涉及疾病防治、醫療衛生、食品安全、健康養生等方面的謠言仍將頻現。與安全生產、求職就業、欠薪討薪、社會治安等方面有關的不實資訊也可能多發。」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提醒道。

「導致網絡謠言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推出的辟謠訪談中,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新聞系主任譚雲明分析, 從個人層面來看,網絡謠言的制造者和傳播者可能是為了獲取經濟利益,或為了獲取社會認同、情感滿足等需求來制造謠言。從媒體層面來看,一是新媒體平台的技術特性,如資訊的即時性、互動性、多樣性等;二是新媒體平台的管理特性,如資訊的碎片化、個人化等。這些特性為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傳播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和渠道

為自媒體立規矩,給謠言打標簽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中表示,隨著數碼化程度加深,自媒體的普及套用程度也相應上升,逐漸形成了較大的社會動員能力和輿論影響力。 值得註意的是,當前自媒體在營運過程中,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損害公共秩序乃至危害國家安全的各類亂象頻發,加強管理成為日益突出的需要

在治理自媒體亂象、打擊網絡謠言方面,監管部門已開展多項工作。2022年9月,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資訊」專項行動,並組織微博、抖音、百度、騰訊、快手、小紅書、嗶哩嗶哩、360、知乎、豆瓣、UC瀏覽器、鳳凰網等12家網站平台,開展網絡辟謠標簽工作,對存量謠言進行全面梳理標記,對被標記的典型網絡謠言樣本及時通報曝光,最大限度擠壓網絡謠言生存空間,讓網絡謠言無處遁形。

專項工作期間,重點網站平台積極參與,對近年來平台數據進行深入摸排, 全面梳理存量謠言樣本3342個,涉及衛生健康、食品安全、教育就業、自然災害等重點社會民生領域 。經權威查證,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集中標記辟謠標簽,予以公開曝光和警示。 微博、抖音、百度、騰訊等網站平台依據權威釋出開展全平台自查,對8萬余條存量謠言標記辟謠標簽 。重點網站平台均開設辟謠專欄或專門辟謠賬號,及時釋出權威辟謠資訊,對接觸過謠言的使用者,精準推播相關辟謠內容。

2023年3月,中央網信辦部署開展「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 其中指出,聚焦社交、短影片、網絡直播等類別重點平台,針對「自媒體」造謠傳謠、假冒仿冒、違規營利等突出問題,堅決打擊,從嚴處置,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2023年7月,中央網信辦釋出【關於加強「自媒體」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強調,加強資訊真實性管理。 網站平台應當要求「自媒體」對其釋出轉載的資訊真實性負責。「自媒體」釋出資訊時,網站平台應當在資訊釋出頁面展示「自媒體」賬號名稱,不得以匿名使用者等代替。「自媒體」釋出資訊不得無中生有,不得斷章取義、歪曲事實,不得以拼湊剪輯、合成偽造等方式,影響資訊真實性

【通知】還規定, 加註虛構內容或爭議資訊標簽 。「自媒體」釋出含有虛構情節、劇情演繹的內容,網站平台應當要求其以顯著方式標記虛構或演繹標簽。鼓勵網站平台對存在爭議的資訊標記爭議標簽,並對相關資訊限流。

同時,【通知】要求, 完善謠言標簽功能 。涉公共政策、社會民生、重大突發事件等領域謠言,網站平台應當及時標記謠言標簽,在特定謠言搜尋呈現頁面置頂辟謠資訊,運用演算法推薦方式提高辟謠資訊觸達率,提升辟謠效果。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 維護資訊真實的責任主要在自媒體本身,而網站平台需要提供技術支持 。比如,在自媒體上傳相關資訊時,平台可以提供便捷的標註選項。具體的標記步驟、標記位置等等,網站平台還需要根據【通知】來制定細節化的規則。

自媒體違規有何後果?根據【通知】要求,網站平台應當及時發現並嚴格處置「自媒體」違規行為。對制作釋出謠言,蹭炒社會熱點事件或矩陣式釋出傳播違法和不良資訊造成惡劣影響的「自媒體」,一律予以關閉,納入平台黑名單賬號數據庫並上報網信部門。對轉發謠言的「自媒體」,應當采取取消互動功能、清理粉絲、取消營利許可權、禁言、關閉等處置措施。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趙鳳鈴

突然宣布違約!債務達2.98億

借【繁花】爆火!上海唯一門店卻要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