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歷史|你們古人嘴真嚴啊,包包這麽好看都不說

2024-07-29辟謠

電影【抓娃娃】票房一路飆升,片中女主貼在男主耳邊念經般的「愛馬仕kelly橙色荔枝紋」迅速成為全劇爆梗,同名話題也沖上了熱搜。可誰能想到時尚的盡頭是傳統,好看又實用的包包,我們祖先早就用上啦。

龔開【中山出遊圖】中的招文袋

商周春秋

古早版「國民包」 居然還分男女款

【詩經·大雅·公劉】中有這樣一句詩:「廼(nǎi)裹餱糧,於橐(tuó)於囊。」描述的是公劉在出發前做準備,率領眾人將豐收的糧食制成幹糧,大包小包都裝得滿滿當當。可見有關於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不過向來講究的古人在那時將大包稱之為「囊」,而小包則被喚作「橐」。

詩中的「囊」是為了裝幹糧,古人心想:「既然囊可以用來裝幹糧,那我隨身的鑰匙、手巾、印章以及憑證異類的物件也能裝!」畢竟袖口腰間放一堆小東西不僅行走不方便,而且鼓鼓囊囊的看起來也不夠瀟灑,於是他們就研發出了「佩囊」。這個「佩囊」通常是被掛在腰間,不過它還可以手提,或肩背,所以也被稱為「持囊」或稱「挈囊」。

作為「國民包」,佩囊的材質與款式也在不斷升級換代。至春秋戰國時期,佩囊易名為「鞶(pán)囊」。據【禮記正義】卷二八【內則】中記載:「男鞶革,女鞶絲。」由此可知升級版的「國民包」居然已分男女款,男款的是用皮革制成,而女款的則是用絲制。

新疆鄯善蘇巴什古墓出土過一件春秋戰國時期的鞶囊遺物。這件鞶囊通體為純羊皮,豎置,高6.7cm,寬3.7cm,囊口敞開式,兩端有提帶,由纖細的皮條縫綴,造型簡潔大方。即使是用現代人的審美來看,也是一件時尚單品。

而說起絲制的鞶囊,那就不得不提史上最顛「箱包設計師」董卓。據【後漢書】載,董卓作亂,從洛陽遷都長安,由於行李袋不夠用,他居然大手一揮,指著國家圖書館裏收藏的絲帛書籍說道:「將它們都給拆出來,大的做成帷帳車蓋,小的做成佩囊!」

漢代

獸頭腰包,新款限定,有價無市

漢代時期,鞶囊已成為包中的經典款,幾乎人手一個。為了走在時尚的最前列,皇家開了一個新品釋出會,推出了新款限定包「綬囊」。

「綬囊」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朝廷官員衣袍上佩掛的「組綬」。「組」是官印上的一條帶子,「綬」是一種長條形的絲質帶子,用來蓋住裝印的囊,通常被系在腹前或是腰側。朝廷以「綬」的色號來區分官員職位的高低,由此在官員的腰間出現了一種盛綬的口袋,也就是這個新款限定包「綬囊」。

綬囊的正面通常有獸頭圖案,其中以虎頭居多,整體造型為方形,四角略圓,周邊還會加點小裝飾,看起來相當於現代人的公事包。不過它又沒公事包那麽嚴肅,日常被系在前腹或腰間,看起來居然還有點現代運動腰包的感覺。可運動腰包又沒它精致,畢竟綬囊僅是材質就可以細分為金縷、金銀縷、銀縷、彩縷等多種。

作為皇家釋出的新款限定包,綬囊自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在當時的社會,要想知道一個人是否有官爵加身,就看他腰間的綬囊上是否繡有「獸圖」。當然,想要得到這個限定款新包,也很不容易,主要靠皇帝賞賜。東漢史學家班固曾受賜虎頭綬囊一雙,他高興得不行,還專門給當時的權臣竇憲寫了封信:「固於張掖縣受賜虎頭繡鞶囊一雙,又遺身所服襪三具,錯鏤鐵一。」在【東觀漢記】中也有類似記載:「鄧遵破諸羌,詔賜遵金剛鮮卑緄帶一具,虎頭鞶囊一。」

綬囊一直流行到魏晉南北朝,只不過包上的圖案不再拘泥於獸頭,獸爪也成為了流行元素。北朝時期的官員就常將一種被稱為「獸爪囊」的佩囊佩掛於腰間,專門用來盛放印綬,時人將它簡稱為「獸爪」或「爪」。

不過綬囊雖然是一種公事包,但它卻不是男性的專屬。與此相對應的,還有一種「獸頭囊」,即在囊袋上織有獸頭紋樣的佩囊,是隋朝良娣以下命婦的專用佩囊。在山東沂南的一漢墓畫像石上,就能看到一古人腰間垂掛著一個做工精致,繡有花邊的虎頭紋樣的佩囊。

唐朝胡人背包俑(西安博物院藏)

唐代

出差官職不夠,借包來湊

唐代以後,隨著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古人對包的需求開始精細化,於是又一新款限定包釋出,它就是「魚袋」。

「魚袋」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收納「魚符」,而所謂「魚符」多用木頭或金屬制成,因為外形像魚而得名。魚符有兩片,分別刻有「合」「同」二字,裏面詳細地刻著官員的形式、官位、任職何地以及俸祿等情況,這樣便於官員被皇帝宣召入宮時,驗明身份,防止欺詐現象。從這裏可以看出,魚符相當於現代人的居民身份證,而魚袋則是一種卡包。

只不過,這種卡包在唐代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據【新唐書·輿服誌】記載:「隨身魚符者,以明貴賤……皆盛以魚袋,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最高檔次的包居然是用黃金裝飾。若是職位低的小官,想要到「國外」出趟差,還得去找大官借個紫色的「金魚袋」來撐場子,這個行為在當時被稱為「借紫」。至武則天授元年間,她直接下令將「魚符」換成「龜符」,於是魚袋也就換成了「龜袋」。

此外,唐代與身份地位相關的包還有「笏袋」和「算袋」。「笏袋」是用來裝笏的袋子。據史料記載,在唐玄宗時期,丞相張九齡年事已高,若是將笏放在身後,然後再騎乘很困難,於是他就命人制作了一個裝笏的布袋子,讓隨從拿著隨行。誰想這個笏袋一出,居然成為了官員上班的「網紅包」,很多官員都入手一個。而「算袋」,是官員們用來存放墨、硯、計算用具的袋子,類似現代人的補習袋,不過要有一定品級的官員才能佩戴這種算袋。到了唐玄宗年間,這種算袋不再具有實用性,而是用來作為腰間的一種點綴,只有重要場合時,文職官員才會佩戴。

作為唐代的女性,怎麽會放棄「‘包’治百病」的機會?雖說唐代最有名的包是魚袋,但從目前出土的筆畫石刻以及陶俑來看,唐代女性對包那是相當有想法。如敦煌第十七窟北壁西側壁畫晚唐近事女掛在樹杈上的挎包,通體無任何裝飾,只在搭扣處加以點綴,「外縫線」的款式看著就非常時尚;又如西安博物院藏的唐朝胡人背包俑,挎包的外形或方形,或扇形、無論是款式還是裁剪,絲毫不遜於現代人的國際大牌包。

南宋時期的褡褳(福建福州黃昇墓出土)

宋代

招文袋,連「鬼」都得配一個

到了清雅的宋代,士大夫以及讀書人已不再追求能象征身份地位的包,而是將充滿文藝氣息的「招文袋」作為穿搭的標配。「招文袋」又被稱為「昭文袋」或「照袋」,民間則稱「刀筆囊」。

據明陳繼儒【眉公記】載:「從三四蒼頭,攜照袋,貯筆硯、韻略、刀子、箋紙並小樂器之類。照袋,以鳥皮為之,四方,有蓋並攀,五代士人多用之。」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招文袋是用來裝書本文具的包,多用皮革制成,相當於現代人的書包或是補習袋。

而【金史·輿服誌】又記載道:「書袋之制,大定十六年,世宗以吏員與市民之服無別……遂定懸書袋之制。……並黃皮為之,各長七寸、闊二寸、厚半寸、並與束帶上懸帶,公退則懸於便服,違者所司糾之。」從這段描述可以看出,招文袋是掛在腰上的,官員們退朝後要將書袋掛在便服上。宋明時期的招文袋多為橫向方形,大小不一,包上有蓋子,並且用襻扣固定,包上有背帶,可以斜挎在肩上。

目前招文袋並沒有出土文物,但很多古畫中都曾出現了它的身影。如宋代李公麟【白描十六羅漢渡海圖】中的招文袋,看起來非常精致,在包蓋處還做了些類似祥雲的波浪狀設計。而從宋代畫家方椿年所作【仙人過海圖】中的招文袋,看起來更像是布帛制成,包的翻蓋處還有一個小小的包掛,可見招文袋的制作材質也很多樣。宋末元初畫家龔開【中山出遊圖】更搞笑,連畫中的鬼都給配了一個可斜挎的招文袋,半橢圓的外形,包的剪裁設計還很簡約大方。

招文袋如此盛行,大概是因為它設計簡單,不拘泥於材質,也沒有過多的鑲綴,款式又很利落,實用性很強,像極了現代文藝青年們的帆布包。若是走在宋代的大街上,不背上一個招文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化人。

祿東贊腰間的魚袋 【步輦圖】局部

明清

鏈條包已誕生 比西方早五百多年

招文袋是古代讀書人的專屬,那「褡褳」自然就是普通勞動人民和小商販的心頭好。「褡褳」追求的是自然隨性與實用,它多以藤、草、麻等材料結網成袋,與現代人的草編包、網織包極為相像。褡褳分為兩層袋子,使用的時候從中間對折,搭在胳膊上,所以它還有一個名字叫「褡膊」。

在明清時期,褡褳非常流行,商人或賬房先生外出時,總是把它搭在肩上,這樣可以將兩只手解放出來幹活。同時,它也是禮物中的「尖貨」,因為褡褳的兩個口袋均用來盛放錢幣,古人就借「袋」的發音,取「代代有錢」的吉祥之意,來表示祝福。

褡褳也受貴族婦女的喜愛,在福建福州宋黃昇墓中出土過一個小型的褡褳,系於屍體袍內腰間,全形似兩個對稱的扇狀帶相連,呈銀錠式,可以合並或展開。可見,褡褳不僅可以搭在肩上,也可以系在腰間。

除了褡褳外,商品經濟繁榮的明清時期,由於新生事物的誕生,也出現了一些特定的包,如專門用來裝扇子的扇囊。明清時期的文人墨客喜歡在折扇上題詩作畫,為了保護好折扇,不讓折扇上的字跡模糊,古人就制作了一種絲綢的扇囊。作妖的古人想要表現出自己獨特的審美情趣,當然不會放過在扇囊上繡有花紋。古人將扇囊系在腰間時,不仔細看都會以為是個裝飾物,壓根就沒有包的痕跡。

值得一提的是,鏈條包的祖宗在中國。2019年南京江寧將軍山明沐斌繼室梅氏墓出土了一件金鑲寶嘎烏式佩件,看著與現代的迷你鏈條包類似。它的外形只有巴掌大小,但花紋極為精致,正面是六瓣蓮花如意雲紋,鑲嵌著紅藍寶石綠松石,背面是梵文,具有很濃的佛教氣息。這件金鑲寶嘎烏式佩件極有可能是藏經匣,或是護身小窖,背起來剛好到腰部位置,看起來時尚又貴氣。

此外,現代人所熟悉的荷包也在明清時期流行起來。尤其到了清代,服裝納入了滿族服飾的特點,官服中必須佩戴荷包。每年過年,皇帝還將裝有金銀珠寶的「歲歲平安」荷包作為年終獎賞賜給朝廷大臣們,而民間少女們也在等著將自己親自縫制的荷包送給心上人。

縱觀包的發展歷史,現代人不得不再次感慨:時尚的盡頭是傳統。

文並供圖/金陵小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