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用一年時間能為清遠教育帶來什麽?這位博士做得精準又精彩

2024-07-09辟謠

作為韶關學院來清掛職幹部,雖然掛職即將結束,但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副院長劉霖依然奔忙在崗位上。

從2023年9月到清遠開展教育幫扶以來,忙碌是他的常態:調研學校、深入課堂、診斷問題、提出措施……在做好常規事務工作的同時,他還主動發揮資源優勢,引進先進教育理念,和清遠的團隊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數碼賦能基礎教育等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

劉霖(左一)深入教學一線。

劉霖是工學博士,談吐間給人以沈穩有條理的印象,但同時,他身上也洋溢著對教育的充沛情感。采訪過程中,他多次提到「教育需要情懷」。誠然,情懷是能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不竭動力的源泉。一年來,劉霖堅持情懷為先、專業支撐、精準發力,為清遠基礎教育高質素發展聚力賦能,「就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在這裏奉獻自己的力量讓我感到很踏實。」

深入一線

解決學校「急難愁盼」問題

為促進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基礎教育高質素發展,根據省政府戰略部署,按照省教育廳工作安排,韶關學院與清遠市教育局建立全口徑全方位融入式結對幫扶關系。

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礎,其任務是為人的終身發展打好人生底色。若能幫助一個地市提升基礎教育育人水平,讓「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其中所蘊含的價值和意義不可估量。懷著這樣的想法,劉霖自願報名並透過選拔成為一名幫扶幹部,掛職於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清遠市教師發展中心)。

為能高效地履職崗位職責,一年來,劉霖頻繁地去聽課、視導、調研,甚至周末也沒閑著。他深入了解清遠基礎教育的真實情況,針對清遠中小學校的「急難愁盼」問題進行精準幫扶。

劉霖積極牽線搭橋,利用高校資源優勢,助力清遠教師提升教科研能力。

例如,他調研發現清遠中小學教師科研意識不強、科研能力不足的問題較為普遍,於是聯系韶關學院,發揮高校資源優勢,聘請知名教授為清遠教科研骨幹進行專項培訓;針對清城區東城街第一初級中學教學提升乏力,他聯系韶關學院在該校建立了韶關學院實習基地,為學校發展提供高位引領。他還積極牽線搭橋,聯系韶關學院派出優秀畢業生來清遠實習,幫助一些學校彌補師資短板……

透過深入一線、親力親為,劉霖快速地了解清遠、融入清遠,出色地完成各項常規管理工作,發揮好教育幫扶的溝通對接作用。據不完全統計,他帶隊開展視導活動5場、全程參與並指導科研活動10場、聽課60余節,足跡遍布清遠幾乎所有高中和有代表性的初中、小學。

教研制度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大特色。目前清遠共有專職教研員380余名,他們的核心功能是服務學校教育教學,推動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全面發展,助力教育管理決策。

為更好地發揮教研制度功能、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劉霖和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的團隊深入清遠各地,開展了為期近三個月的教研體系調研,並撰寫了調研報告,剖析問題,提出對策。

在劉霖及團隊的推動下,清遠對教研體系進行改革,發文推進市、縣、校三級教研體系建設,建立教研員定點聯系學校工作制度,從機制體制層面構建良好的區域教研生態,為清遠基礎教育高質素發展保駕護航。

「劉院非常註重教科研,經常深入教學一線,他從高校角度對接基礎教育,對我們做了很好的指導,同事們都很認可。」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建峰說。

引聚資源

推動清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拔尖創新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才資源,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國內實作產業升級、國際搶占科技制高點的競爭中都顯得格外重要。

劉霖不遺余力地推動清遠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帶隊赴四川綿陽調研拔尖人才培養工作,回到清遠後,又馬不停蹄地走訪學校,發現學校對培養拔尖人才的認識不夠、意願不高。

為啟迪思想、凝聚共識,劉霖積極呼籲並組織了清遠市首屆基礎教育拔尖創人才培養研討會。他協調資源,邀請浙江大學高考政策研究室主任呂陽到會作專題講座,讓大家明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必要性與緊迫性。浙江省溫州中學入選2023年五大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的人數居全國前十,是拔尖人才培養強校。劉霖邀請到溫州中學黨委書記、校長吳軍分享學校在20年間五大學科競賽成績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經驗做法,讓清遠各校對培養拔尖人才更有信心和底氣。

在劉霖的推動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清遠農村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為培養清遠本土的教練團隊,劉霖提出「內培外引」的建議,選派有誌於競賽的清遠骨幹教師去高校培訓,同時創造條件擬在全國招聘優秀競賽教練。

經過充分論證,清遠決定,在拔尖人才培養的起步階段,集中優勢力量聚焦生物學科和化學學科率先突破,再帶動其他學科實作突破。同時,重組了五大學科教育分會(競賽專業委員會),指導各地優質龍頭高中開展學科競賽及教練的培養。

今年6月,2024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廣東組別)成績公布,清遠獲得省級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8項,這也是清遠首次實作奧賽省級一等獎突破。

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劉霖與教研員反復研討後,提出多措並舉推進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的加法,引導學校開設各類科技教育活動和校本課程,鼓勵學校建立科技館或創客中心,並以為基礎,聯系專家在創客活動中進行高位引領,為師生的活動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點燃了全市範圍內的「雙創」活動熱情,極大地提升了師生的創新能力。2024年廣東省雙融雙創比賽中,清遠派出多支代表隊參賽,攬獲22項一等獎,成績位列粵東西北地區第一。

經過劉霖和清遠市教育教學研究院管理層的呼籲與推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得到了高層重視,被寫入【清遠市基礎教育教學質素提升攻堅計劃(2023—2027年)】,並在本年度內獲得專項撥款支持。

數碼賦能

讓優質均衡教育照進現實

劉霖在清遠「三連一陽」地區調研。

每周三上午,清遠「三連一陽」地區的初中物理老師都會在「雲上」相聚,成為「教研共同體」,一起備課研討,互學互鑒,聽取專家點評實作成長。

這是清遠以數碼賦能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一個縮影。

清遠「三連一陽」地區城鎮分布廣泛,教學點眾多,教育質素與資源分布呈現以中心縣域為強化點,越遠離中心點則越薄弱的特點,縣鎮村教育水平差距較大。

劉霖發揮電腦套用技術專業特長,引導團隊把「三連一陽」地區相關學科教師組織起來,利用騰訊會議、釘釘等平台開展雲教研。雲教研堅持實效導向,活動內容包括線上集體備課、線上磨課、線上研討交流、專家微講座等。

以往,清遠邊遠地區的教師較少有機會參加大型教研活動,他們往往對校本教研實踐不足、理解不深,也不了解同行的優秀經驗做法。而有了雲教研以後,他們即使身處偏遠的鄉村學校,也能融入到「三連一陽」地區甚至市級層面的學科團隊進行學習,獲得成長。

「雲教研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奠定了基礎,使我們更加喜歡網上交流,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讓我們更好地投身於教育事業。」連州市西江鎮中心學校教師鄧誌文說。

雲教研啟動以來,初中物理、初中語文、初中資訊科技和小學美術等4個學科開展教研活動共42場,參與人數2500余人次,開展微講座42場,課例展示29節,課件80項。

清遠市資訊科技教學平台是數碼賦能教育發展的另一個抓手。2024年起,新課標對義務教育資訊科技課程只有課程標準而沒有統編教材。各地需要依據實際情況決定教學內容,落實課程標準中的育人目標。然而,清遠資訊科技專業出身的教師嚴重不足,教師的專業素養與技術水平均與教學目標要求存在較大差距,整體教師隊伍面臨教學內容建設難度大、教學方式選擇困難的問題。

對此,劉霖和團隊開發了清遠市資訊科技教學平台,組織學科骨幹教師開發教學內容,讓優質教育資源突破時空限制流動起來,實作城鄉共享,促進解決資訊科技專業教師上課教什麽和怎麽教的問題。該平台目前在部份學校試用,受到師生歡迎,將於今年9月在全市範圍推廣。

課堂觀察APP。

此外,劉霖還指導團隊打造了課堂觀察APP並投入試用。該平台的使用使課堂觀察更加科學高效,不但打破了實施課堂觀察的時間、場地、人員和人數的局限,還可以把觀察的數據形成統一的標準化文件供教師們開展教學研討和反思,能有效地促進教師們改進課堂教學,更好地助力教師專業成長和學生發展。

清遠市教師發展中心義務教育教學研究部主任何銀英認為,劉霖指導開展的這些資訊化教研活動,不僅有助於提升教師資訊化教學能力,也拓展了教師們的視野,更新了大家的教育理念。

「清遠所需,韶院所能,也盡我本人所能。」一年的掛職即將結束,劉霖感到不舍。清遠基礎教育一點一滴的變化烙印在他心中,這裏將是他一直牽掛的地方。

【采寫】南方+記者 蘇晨

【攝影】受訪者供圖

點選圖片,一鍵報料↓↓↓

【作者】 蘇晨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