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他是新疆考古研究的拓荒者,著書回憶60余年「瀚海行腳」

2024-06-12辟謠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家王炳華的最新著作【瀚海行腳:西域考古60年手記】近日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王炳華致力於新疆考古研究60余年,書中以詳實的考古記錄和生動的文字描述了新疆土地上的歷史文明,並展示了一段段引人入勝的考古故事:古遺址的神秘面紗、考古學者的艱難探索、每一次新發現的驚喜與激動……王炳華表示:「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的文化遺產和悠久歷史,激發人們對歷史保護的重視與思考。」

7月6日晚,以「沙海遺真,古道新知——新疆考古60年的發現與思考」為主題的新書線上分享會舉行。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榮新江,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玉麒,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孟憲實與考古學家王炳華一起,圍繞【瀚海行腳:西域考古60年手記】一書展開討論。活動由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玉麒主持。

線上分享會合照。

「搞考古,還是要兩只腳踩在沙漠裏」

談及閱讀【瀚海行腳】一書的感受,榮新江說,搞考古的人一般不輕易流露自己的情感,但這本書實際上非常有感情,「真正在新疆,別說考古,就是周邊沒人,你自己在沙漠裏呆著十分鐘、二十分鐘就慌了。而王先生那時候多艱苦的年代,一個人在那裏做考古,想起來都要流淚的。」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榮新江

榮新江介紹道,王先生六十年代去新疆的時候,新疆沒有正經的考古所,新中國的新疆考古所就是王先生這一代人走出來的,而且王先生是急先鋒。「那個時候都是配合基本建設,配合中央電視台探路,配合吐魯番挖水局,考古工作者就得沖上去。但是那個時候也遍地都是空白,所以王先生從北疆到南疆到東疆到帕米爾高原、到樓蘭古城。我對新疆也蠻熟悉的,整體上最重要的地方,像樓蘭、尼雅、吐魯番、小河他都去過,真正開拓了北疆考古。斯坦因當時的知識,認為北疆太潮,主要的東西在塔克拉瑪幹裏面,他們是來搶奪文物的,以挖到東西卷載而去為目的,不是完全做考古的。王先生才是北大科班出身的考古訓練出來的,每一步,那都是真正的考古。」

榮新江還特別指出,王先生的研究不僅僅是停留在考古,他是北大歷史系畢業的考古專業的學生,一直秉承著老師的教導,要把考古背後的歷史講出來。【瀚海行腳】不僅是西域考古的手記,後面有文明史、文化史、東西交流史、絲綢之路史,這是很重要的。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朱玉麒

「新疆160萬公裏,新疆最大的若羌縣22萬平方公裏,是我出生的江蘇省再加浙江省的面積。我們很難在旅遊中把新疆看得夠,三山加兩盆的豐富地域,舊石器以來豐富的考古文化點也是非常多樣。王先生代表了第一代中國考古人經歷的四十年考古時代,新疆考古其實可以獲得的資源是非常稀少的,人力也非常欠缺。完全靠發掘西域文明,求索古代絲綢之路的文化,矯往新知的信念,去從事守土有責的考古丈量工作。在他那個年代要有一種以一當十的工作熱情。」朱玉麒感嘆道。

朱玉麒認為,從【瀚海行腳】一書可以看到王炳華的考古方法,從步行,到騎駱駝,坐馬車,後來坐了越野車、坐了飛機進入考古。各種工具伴隨著他40余年的艱辛歷程。例如,1979年他為了找到古墓溝的樓蘭美女,一道一道的孔雀河下遊幹溝裏多次行走,五進五出,終於讓古墓溝的墓葬群為世人所知。

「古墓溝11公裏的路程,他們的車開來開去,轉了189個彎,簡直就是一個吉尼斯之最。四十年以後回顧這段滄桑歷程,王先生寫得好像是考古發現的愉悅,並沒有那些艱苦,艱苦好像成了閑庭信步,書裏可以看到他們當時對西域考古發現的激情,令人感到看不見的波瀾下面,還是有自己的勇氣和判斷,自己的犧牲。」朱玉麒說。

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孟憲實

孟憲實則認為,【瀚海行腳】可以被看作新疆古文化的一本指南書。「新疆研究如果不談考古學,就沒辦法研究。新疆現在擁有的學術地位和學術名聲其實都跟考古學密切相關,不管是解放前西方人的考古,還是解放後以王先生為代表新中國的考古,其實這都是在挖掘新疆古文化。王先生因為行腳,走南闖北,樓蘭也好,精絕也好,蔥嶺也好,南疆、北疆全跑遍了,所以作為一個新疆古文化指南,我認為現在可能沒有比這本書更好的。」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考古學家王炳華

鮐背之年的王炳華依然精神矍鑠,他說:「中國人有一個習慣,人一到九十歲,生命好像就倒計時,我感覺用不著這樣,人活著總是要幹點活。我們一定要在考古雞零狗碎的碎片裏,摸著後面的東西,這些東西如果不是非常用心,你抓不住的。一旦你把核心抓住以後,豁然開朗,許多信仰都集中起來了。」

他談道自己近來思考精絕考古的事跡,突然有一天所有現象都串起來,豁然開朗了,他希望能寫一篇文章把自己的結論清楚地揭示出來。王炳華說:「我自己感覺西域古代研究裏,千萬要註意,絕對要非常重視考古資料的分析、觀察、使用,一般搞文獻的學者們,你要求他們做這個有困難,他到不了現場。搞考古的人如果只局限於把這點東西撿起來,把那點東西撿起來那是很可悲的。」

「新疆文明史研究,希望新疆考古工作者能夠站著去做。」王炳華說,「現在條件太好了,每人都有一輛越野車可以逮捕,但有時候考古開越野車很礙事,必須兩腳踩在沙上看東西。生產工具的改進是好事,但也造成了一些不應該有的弊端。到那個地方去,無人機一放,看一看,大概率情況一掌握,了然於胸,就滿足了。實際上細觀察不是那個情況,所以搞考古,還是要兩只腳踩在沙漠裏,在戈壁灘上一點點分析、一點點搜集,這點很要緊。」

沙海遺真:由沈寂到為世界所關註的新疆考古

新疆土地遼闊,是中國西部、地及中亞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多姿多彩的文明、特色獨具的文化,富含歷史的營養。古代新疆與中原大地看似相去遙遠,實際地域毗鄰,文明相通,命運與共,同屬一家人,關系相當密切。考古資料揭示,這片土地上,很早就有「秦人」「羌人」「漢人」「唐人」「蒙古人」「滿人」等居住、活動。古代西域歷史發展的行程中曾經綻放出璀璨的文明之花,而這裏獨特的自然環境和時間的流逝,也使得昔日的西域榮光化作沈落在沙漠深處的點點廢墟,無數鮮為人知的歷史文化資訊還埋藏在流沙漫漫的廣袤大地之中。

19世紀中葉起,不少西方學者闖入這塊遼闊內陸,在茫茫沙海中翻找遺珍,一箱又一箱地運往倫敦、柏林、東京,令人扼腕嘆息。直到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考古學者終於得以步入這片神秘的土地,歷經一次次艱難的沙漠征程,他們有了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發現:神秘的樓蘭古城,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精絕故址——尼雅,沙漠腹地的喀拉墩、丹丹烏歷克……西方學者曾經步入的禁區,他們都走到了;他們沒見過的遺址、文物,他們得到了新的、更大的收獲。正是這些西域考古人孜孜不倦的付出與迎難而上的精神,讓新中國的新疆考古事業從無到有,由沈寂到為世界所關註。王炳華正是這些考古工作者中的傑出代表。

古道新知:神秘文明的發掘與研究

在【瀚海行腳】中,王炳華對眾多新疆古文化遺址的詳細記述令人眼花繚亂:樓蘭女屍的褐色氈帽飾以耀眼的紅線與斑斕的翎羽,令人感懷古樓蘭人對美的追求與向往;精絕王陵出土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護膊,則體現了精絕王室對西漢禮儀制度的認同;因別人一句不經意的發言而當即前往阿勒泰深處並行現史前人類留下的生殖崇拜巖刻畫,展現了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與藝術智慧……每一個故事都來自於王先生40年奔波於考古現場的親身體驗,每一處發現都拓展了我們探索歐亞古文明交往的視野。其中,探訪樓蘭古城、走近阿勒泰、高冷地區的考古發掘以及小河墓地的驚世發現,構成了書中最為引人註目的部份。

2001年,王炳華與考古團隊深入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了樓蘭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這一考古活動成為【瀚海行腳】的重要章節之一。在這片茫茫沙海中,考古隊員們克服了無數的困難,最終揭開了這一昔日繁華的古王國的部份面紗。樓蘭古城的建築遺跡、精美的木雕以及豐富的碑刻文獻等都被一一揭示,為學術界提供了寶貴的歷史資料。王炳華感嘆道:「樓蘭不僅是一個歷史地標,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見證,挖掘它的歷史猶如探索一段被塵封的文明。」

在北疆的高寒地區阿勒泰,埋藏著豐富的先民遺物,尤其是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巖畫。王炳華在書中詳細記錄了他們在冰天雪地中進行發掘工作的過程,這不僅是對考古學者毅力的考驗,更是對歷史真相的進一步追尋。在這種嚴酷環境下出土的文物,為理解新疆古代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最引人入勝的部份之一便是關於小河墓地的介紹。這個坐落在沙漠深處的遺址,以其獨特的木棺葬俗和保存完好的幹屍聞名於世。然而自20世紀30年代瑞典人貝格曼之後再無人能夠踏足這個荒漠中的墓址。在20世紀的最後幾天,王炳華和他的團隊深入羅布淖爾荒漠艱苦徒步跋涉96小時,終於找到66年再無人踏足的小河墓地。王炳華描述了第一次看到這些「時間長河中的沈睡者」時的震撼,其透過這些木棺和遺骸,考古學家們重新勾勒出了一幅千年前先民們的生活圖景。這些考古材料為研究古代新疆居民的生活習俗及其與周邊文化的關系提供了豐富的線索。

考古之路:堅守與奉獻

王炳華自1960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即投身新疆考古事業,從此獻身於新疆大地的每一次考古發掘。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王炳華等即對伊犁河流域進行了發掘,他提出了烏孫考古文化的概念。他主持發掘了阿拉溝的多處墓葬,並撰文詳述了其為塞人考古文化的觀點,極大促進了對新疆地區發現的春秋戰國時代文化遺存的討論。1987年,王炳華在呼圖壁縣發現的康家石門子巖畫所揭示的古人生殖崇拜思想,在海內外學術界引起了廣泛關註,他對新疆地區生殖崇拜和古人精神世界的研究也成為了他學術研究的重要領域。後來引起人們普遍關註的哈密五堡古屍、樓蘭古墓溝出土的「樓蘭美女」及「太陽墓」墓葬遺存所呈現出的孔雀河青銅時代考古文化,經由王炳華的分析論述,讓異質文明碰撞後產生的混融與合一得到了充分的論證與總結。20世紀八九十年代,王炳華還曾組織、帶領中日、中法聯合考古隊對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尼雅遺址和克里雅河流域進行了發掘與考察。精絕王陵的發掘被評為當年(1995)考古十大發現,「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更是成為家喻戶曉的國寶。2000年,王炳華與考古隊在騎駱駝深入沙漠第五天成功發現了小河墓地,再一次將沈睡的絲綢之路古代遺存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同一年,王炳華從田野考古一線退休,但仍繼續對西域文史領域的思考,追索新疆作為歐亞大陸古代東西方文化橋梁的非凡意義。他關註古代文明遺存透露出的環境變遷與綠洲農業發展歷程,撰寫了一系列考察自然環境改變與農耕水利相關的論文,還結合傳世史籍記載對墓葬文物進行分析,進一步闡釋漢文化在西域的影響與發展;同時投身教學,在多所學校開設「新疆考古與西域文明」課程,「力求將考古所得更準確地放置在新疆大地歷史發展行程中」。

王炳華在書中不僅展示了豐碩的考古成果,還詳細記錄了他在艱苦條件下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完成出色考古研究的例項。比如,在樓蘭古城的發掘過程中,他們面對的是極端的沙漠環境:白天高溫和晚上冰寒交迫,沙塵暴頻發,幾乎讓他們寸步難行。然而,王炳華和他的團隊憑借堅毅的精神,迎難而上,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最終成功挖掘出許多重要文物。在阿勒泰高寒地區的考古工作條件更加惡劣,低溫和積雪給發掘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王炳華帶領團隊克服了交通不便、器材短缺等困難,經過數月的持續工作,挖掘出了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文物,為研究新疆早期文明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在小河墓地的發掘中,他們需要用特殊的器材和方法才能保護好脆弱的幹屍和木制遺物。面對沙漠中的高溫和幹燥氣候,保存這些文物的完整性是極大的考驗。王炳華和他的團隊透過不斷嘗試和改進發掘方法,最終成功保護和記錄了大量珍貴的考古資料。

王炳華深情地表示:「作為一名考古學者,我感到無比自豪,也深感責任重大。每一個被發掘出的文物,都是歷史的回聲和文化的記憶。希望這本書不僅能為學術界提供參考,更能喚起公眾對歷史遺產保護的關註與熱愛。」

為新疆考古鋪設精神上的「探索之路」

投身新疆考古事業六十載的耕耘與收獲,濃縮在了本書收錄的十五篇考古手記中。全書二十六萬余字,一百五十多張插圖照片,時間跨度覆蓋了從1960年發掘阿斯塔那晉-唐古墓,到「新冠」抗疫封足期間的書寫與思考,記錄和敘述了他從開創伊犁河流域考古開始,到發現孔雀河青銅時代墓葬、主持並參與樓蘭、尼雅、克里雅、丹丹烏歷克、小河等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過程中的所見、所思與所感,也呈現了他一生投身考古事業不斷求索的時間脈絡。讀者能從近距離了解考古工作,獲得西域考古研究的沈浸式體驗,跟隨王炳華的行腳手記一起穿越半個多世紀的歲月,行走天山南北,體驗一番新疆「考古探險」。 當中更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記錄了他所度過的艱苦時代和特殊的經歷。

【瀚海行腳】不僅僅是一部關於考古發現的記錄,更是一部新疆歷史文化的深情禮贊。透過細致的考古描述和深刻的文化探討,王炳華為我們呈現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古代文明畫卷。同時,他也強調,每一個考古發現不僅是物質的揭示,更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承。這種傳承是對中華文明自信的重要體現,也是對全球文化遺產保護的呼籲。

采寫:南都記者 黃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