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港媒:中國高質素商品靠實力行銷全球

2024-07-15辟謠

參考訊息網7月14日報道 香港【東方日報】7月13日發表題為【中國出口展現韌性 美圍堵策略失效】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施迪治利茨所言,中美貿易摩擦,根源在於美國沒想到會遇上中國這樣的對手,犯了戰略錯誤。自2018年美國對華開打貿易戰以來,中國經濟非但沒有因此倒下,而且如今中國的出口保持強勢,充分展現韌性,反映出中國高質素商品靠實力、性價比行銷全球。即使美國高舉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制造業「去中國化」,亦無法將中國在國際貿易領域壓下去。

6月中國出口以美元計按年升8.6%,超出預期。中國對多數地區的出口保持正增長,對東盟、拉丁美洲的出口增長更保持旺盛。這反映出美國圍堵中國、推動「去中國化」策略未收到預期效果,反而中國在拓展對美國以外經濟體的貿易上取得良好進展,減少了對美國市場的依賴。

再看出口的產品類別,集成電路、通用器材、船舶等商品的出口表現都比較突出,反映出技術密集型產品出口保持優勢;而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產品如玩具等出口有所下降,不過憑借制造業有序升級轉型,這些產品對整體出口表現的影響已減弱。

事實上,目前中國所生產的高端精密機械大有市場,人民幣偏弱亦為整體出口提供助力。雖然美國致力於打壓中國科技業發展,截斷高端芯片供華,但不見得會令中國科技業發展全面停滯。相反,在國家戰略的指導下,中國傳統芯片供銷能力不斷提升,為長期滿足新經濟的數碼化與智能化需求奠定重要基礎。

且一個不容否定的事實是,得益於中國這十多年來戰略性地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如今中國不但是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還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生產國。中國正積極拓展出口市場,在全球汽車行業挑戰美國、歐洲和日本的影響力,這導致歐美祭出重關稅來打壓。相信日後的出口數據將說明,歐美以保護主義打壓中國的做法是徒勞的,打擊不了對手,還會減慢新能源技術套用進度,削弱歐美企業的發展。

不可否認,由於內部需求相對疲弱,中國的進口表現遜於預期。其實,中國進口需求較弱,除了是整體內部需求使然外,原因還包括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轉變,消費變得更踏實,再加上有更多本地品牌替代品出現,消費者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對進口商品的需求減少。不過,觀乎近期當局加速發行國債,以支持增加基礎建設支出,料將有助加大對工業大宗商品的需求,提振下半年的進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