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網絡評論新秀挑戰賽|年輕人不愛過年了?這樣的擔憂大可不必

2024-01-19辟謠

□作者 錢薇伽

春節是中國最悠久的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最重視的「歲首」。春節傳統習俗有很多,掃塵祭祖、團圓拜年、守歲、貼春聯等。而現在,許多年輕人更喜歡將春節假期用在自己身上,獨自旅遊或者宅家追劇,對傳統的親戚團聚、追問則以「雲拜年」應付之。有人感嘆,年輕人都不愛過年了,讓「年味」越來越淡。

這些「沒年味」擔憂大可不必。節日所特有的感受,與該節日相關的民間習俗密不可分。春節打年糕、元宵節吃湯圓、端午吃粽子劃龍舟、中秋吃月餅,透過一些特定活動和吃食,給人以不同的感受。而這些習俗是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以春節舉例,在物質缺乏的年代,辛苦一年的人們只有在年底才能殺豬宰羊,享受豐收的喜悅;在交通不便的過去,遊子在春節前趕回家鄉,看望許久不見的親人,彌合因長久不見而漸漸疏遠的親情。而現今,物質生產的豐富,讓我們不再受時令拘束,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豐盛的食物;便利的交通和通訊,讓親友的交流不再被路途阻攔。所以,新的社會語境下,我們沒必要拘泥過去的習慣。

另一方面,從社會心理的角度來說,節日節慶具有精神補償的功能。節日讓人們暫時脫離程式化的日常,緩解長期秩序勞作帶來的束縛感和心理壓力,為下一階段積蓄新的能量。既然節日是讓個人放松,那為何不選擇讓自己更開心的方式?一個人的旅遊、閱讀、思考、學習,看似與別人格格不入,但對個體而言,未嘗不是最好的放松?未嘗不是在度過專屬於自己的春節?

舊的習俗傳承下來,我們繼承並行揚光大。萬事萬物在不斷發展,人們在不斷棄舊迎新。不斷變化、發展的事物,才是最有生命力的,人如此,春節亦如此。

日月其邁,時盛歲新。無論社會如何發展,只要中華文明還散發活力,春節就不僅不會淡去,還會產生更多的新民俗,「年味」也會散發出新的活力。

編輯 張莉 責編 官莉

(該作品系網絡評論新秀挑戰賽參賽作品,僅用於作品展示,不代表紅星新聞觀點。除此展示外,不得用於其他途徑,違者必究。)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