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辟謠

一支長焦鏡頭、萬張觀鳥照片……記錄生態安亭!

2024-02-26辟謠

立春過後,上海開始進入遷徙候鳥入境時期。每年此時,正是鳥類攝影師們最「忙碌」的時候。從一支長焦鏡頭開始,這群記錄者們從自己居住的社區出發,逐步將足跡覆蓋整個安亭。他們的作品以鳥類與動物為題材,展現了安亭生態自然美的另一面。

「像安亭新鎮這樣面積大、綠化覆蓋率高,還坐擁20多萬平方米湖泊的超大型社區集群,在整個上海都很少見,光在新鎮我就發現30多種鳥類。」在攝影愛好者周濱的相簿中有近萬張相片,記錄下10年間出現在安亭鎮的鳥類。

周濱回憶,自己第一張拍鳥相片,就位於新鎮的安勇社區。那時也是初春,待在家中只聽得一聲聲清脆鳥鳴不絕於耳,端著相機朝窗外搜尋了一番,便有了這張烏鶇的「寫真」。照片雖然略顯生澀,但卻充滿了生命力,這張相片成為周濱拍鳥之路的起點。

周濱表示,這麽多年來拍鳥的經歷,最大的感觸還是安亭的生態越來越好。過去,他和朋友可以約拍的地點屈指可數,現在不僅居住的社區內到處都是鳥兒的叫聲,黃渡鎮、方泰鎮內新增的開放綠地,也吸引了不少鳥兒來此安家。

「空曠的土地和缺少植被的河堤都不利於鳥類棲息,現在綠地上有了大樹,河岸旁也重新覆蓋了蘆葦蕩,鳥類有了躲藏和捕食的環境,種類和數量自然就會上升。」周濱說。

從拍鳥到護鳥,周濱的熱愛與行動並駕齊驅。他與妻子將拍攝到的鳥分門別類並附上文字,在社區向居民科普這些身邊的「家門鳥」,提醒居民如何與野生鳥類保持距離,尊重它們的生活習性,以及如何使用農藥避免誤傷鳥類。周濱覺得鳥是最好的環境評估師:一個地方環境變差,它們就不會來了,每年來安亭的鳥兒越來越多,說明這裏的生態環境正在不斷變好。

「安亭有40多個村,其中一些已經成為鳥類生存、棲息、繁衍和覓食的固定場所,也是我們熱衷拍鳥的攝影師們常去的地方。」2013年,張鑫林從安亭搬家至共和新路,但春天回安亭鎮拍鳥的習慣一直未變。

「我第一張拍鳥的作品在安亭老街,一只在安亭涇上盤旋的白鷺。」提及第一次拍鳥地點,今年73歲的張鑫林記憶猶新,「從前安亭人管老街那條河叫‘臭水浜’,現在河兩邊樟樹常青、河水碧綠,有白鷺歸來,水質得到了明顯改善。」

張鑫林覺得自己像一只候鳥,離開了安亭,卻又每年和鳥兒一起回來。「搬到普陀區後,我認識了一批拍鳥愛好者。我常向他們介紹自己的家鄉安亭,總是得到質疑——造汽車的工業城鎮會有很多鳥嗎?我笑著回答,你們這些老頭的印象還停留在九十年代。」

安亭鎮的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鳥類回歸,也是近年來鄉村振興工作成果的縮影。以向陽村為例,作為安亭鎮唯一的整建制保留村,向陽村以生態發展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完整地保留了「水—林—路—田—宅—院」的田園生態。每年回村,漫步其中,張鑫林常感嘆道自己仿若置身於「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的江南詩意畫卷中。

談及攝影,朱樂慧連連擺手,表示自己就是個門外漢,不懂一點攝影學問。作為安亭鎮的野生動物監測員,每天為十來種鳥類記錄拍照是她的工作日常。

清晨,晨霧還未消退,朱樂慧和同事帶著相機、望遠鏡、觀鳥鏡等器材,驅車前往林地開展巡護及監測工作。「今年,安亭鎮的林地覆蓋面積已有2017公頃,森林面積1760公頃,全鎮森林覆蓋率達19.8%,位列嘉定區第一。在這麽大面積的林地,一次巡視至少需要一天時間。」朱樂慧介紹,這些年,他們監測到珠頸斑鳩、白鷺、灰椋鳥等野生鳥類的活動蹤跡越來越頻繁,族群數量也明顯增多,「不僅鳥類,貉、刺猬等野生動物也陸續被觀察到。」

近年來,安亭鎮完成綜合治理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企業54家,空氣質素得到持續改善。蘇州河-黃渡國考斷面和5個市考斷面水環境質素全部達標,10條水質反復的中小河道水質穩定達標。優質的空氣質素、良好的水環境使得鳥類與野生動物在這座重工業城鎮找到了理想的棲息地,成為了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的有力證明。

距離節氣「驚蟄」還有一周左右,周濱與朋友商量著,將今年安亭新入選「上海市森林鄉村」的朱家村與光明村作為拍鳥新去處。與此同時,與鳥類打了大半輩子交道的張鑫林將攝影題材拓寬到更多生物上。朱樂慧則與站點同事們投入更為繁忙的動物監測和保護工作。

這群鳥類記錄者們將繼續用鏡頭記錄下安亭鎮生態環境的點滴變化。每張照片中的昆蟲鳥獸,都映照著綠色高質素發展的成果,見證環境生態與工業的和諧共存。

通訊員:魏明愷

攝影:周濱、張鑫林

編輯:徐宇

喜歡就點個「贊」和「在看」吧~